搜索到2544篇“ 急性脑血管意外“的相关文章
- 探究急性脑血管意外的心电图改变及临床意义
- 2024年
- 探究急性脑血管意外的心电图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3年04月在我院诊治的9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分析比较患者的心电图异常表现情况,包括ST段改变、T波异常、Q-T间期延长、U波异常、Q波异常、心律失常的变化。结果:统计研究表明,ST段改变、T波异常、Q-T间期延长、U波异常、Q波异常、心律失常的占比较高的分别是ST段改变37例(21.11%)、T波异常40例(44.44%)、Q-T间期延长13例(14.44%)、心律失常35例(38.89%)。急性脑梗死(CI)患者的ST段改变16例(17.78%)、T波异常18例(18.40%)、Q-T间期延长5例(5.56%)、心律失常15例(16.67%)。急性脑出血(CH)患者的ST段改变19(21.60%)、T波异常21(20.00%)、Q-T间期延长7例(7.78%)、心律失常19例(21.11%)占比明显高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ST段改变2例(2.22%)、T波异常1例(1.11%)、Q-T间期延长1例(1.11%)、心律失常1例(1.11%),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析表明,心电图异常改变与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会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逐渐升高,随着病情治疗后好转而逐渐下降,要对此引起重视,做好心脏功能监测,避免病情恶化,在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用药指导、病情转归等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许东成
-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意外心电图
- 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脑血管意外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2024年
- 分析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脑血管意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本院74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37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联合院前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护理效率、情绪、急救效果和并发症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 给予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前急救护理能有效提升急救质量和效率,具有推广价值。
- 郭淑敏
-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急性脑血管意外并发症
- 研究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急诊护理
- 2024年
- 研究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采用急诊护理干预方式的实际效果。方法 我院2021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为180例,细致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个组别,确保两个小组人数为90例。分别对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急诊护理干预的手段。主要参考的各项指标如下: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家属护理满意率、急诊护理依从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更短,抢救效果突出(p<0.05)。研究组患者的急诊护理依从性相对更高(p<0.05)。研究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明显改善(p<0.05)。结论 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接受个性化治疗干预的同时,实行基础护理配合急诊护理干预。主要作用就是缩短患者急性脑血管意外发生到急诊救治时间,提高急诊抢救率。进一步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避免并发症现象出现,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宁初红
- 关键词:急诊护理护理疗效
-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探究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医院收治的62例急性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参照组。试验组接受早期康复治疗,参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结果 试验组治疗显效率和有效率总和为93.54%,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4.19%。试验组在日常活动能力和肢体功能评分上也明显优于参照组。这结果表明,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的康复有明显效果,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和肢体功能,降低瘫痪程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 周磊
- 关键词:早期康复治疗下肢运动功能
- 急性脑血管意外院前急救措施研究进展
- 2023年
- 急性脑血管意外是全球范围内的高发疾病,属于第二大致死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如今,急性脑血管意外疾病病发率呈上升趋势,所以需要对该疾病的院前急救措施进行加强, 使该疾病对患者的影响减少。大部分文献资料显示,在急性脑血管意外疾病发病初期,为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急救措施,能够使疾病危害下降,减少急性脑血管意外疾病致残率和病死率,所以,提升急性脑血管意外院前急救措施质量十分重要。然而要想充分发挥院前急救措施的作用,院前急救系统的使用、疾病诊断、现场急救措施有效处理和安全转运是急救成功的关键,可最大化发挥院前急救措施的作用,促使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 陆仕东
-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意外院前急救护理措施
- 呼吸机管理在重症监护病房急性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中的策略分析
- 2023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进行呼吸机管理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的影响,并通过比较传统插管治疗与喉罩呼吸机治疗两种策略的复苏成功率、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和插管所需时间,评估其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的10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插管治疗,观察组采用喉罩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和插管所需时间。结果:观察组使用喉罩呼吸机治疗的患者在复苏成功率方面表现出更好的结果(P<0.05)。观察组患者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插管所需时间更短(P<0.05)。结论:喉罩呼吸机治疗在重症ICU急性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相比传统插管治疗,喉罩呼吸机治疗可以提高复苏成功率,并减少一次性插管的失败和插管所需时间。因此,将喉罩呼吸机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策略,有助于改善重症ICU急性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的预后。
- 童茂
- 关键词:呼吸机管理重症监护急性脑血管
- 急性脑血管意外偏瘫下肢功能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对总步行率的影响研究
- 2023年
- 分析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管意外偏瘫下肢功能、总步行率的影响。方法 研究在85例病例样本中开展,收录时间限制为2020.2-2023.2,确保所选患者都为急性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根据实验设计,组建两组,给予患者常规康复治疗(n=41)和早期康复治疗(n=44),对比步行率、SF-36评分、GCS评分、FMA、NIHSS评分。结果 治疗后,就SF-36评分来看,实验组社会功能(64.78±5.19)、角色功能(65.15±5.24)、情绪功能(66.17±4.68)、躯体功能(67.20±4.35)、认知功能(66.49±4.18)评分更高,实验组步行率更高,GCS(13.49±0.76)分,比参照组(11.58±1.04)分高,P<0.05。治疗6周,实验组FMA评分更高,NIHSS评分更低,P<0.05。结论 在急性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治疗中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可显著优化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运动功能,提升其步行率。
- 陈有桂严祖红
- 关键词: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血管意外
- 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规范化院前急救的效果评价
- 2022年
- 对于发生脑血管意外的患者采取规范化院前急救,探讨其效果。方法 选择脑血管意外患者70例,均在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间就诊,随机分2组。35例患者采用常规急诊护理,划分为对照组,采用规范化院前急救的35例患者划分入观察组。需要分析的指标如下:急救效果、抢救指标、24h死亡率、急救护理质量。结果 比较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前者比后者高(P0.05)。比较两组抢救指标,观察组各指标更占优势(P0.05)。就两组24h死亡率而言,计算观察组死亡率是5.00%,对照组是22.50%,前者更低(P0.05)。观察组急救护理质量各评估分值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规范化院前急救对发生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患者而言,抢救效果更高,死亡率更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 王鸣
-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意外院前急救
- 呼吸机管理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急性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中的策略分析
- 2022年
- 探讨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中,急性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急诊抢救中使用呼吸机管理以及喉罩和气管插管的具体技术策略以及使用效果。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节选2021年1月~10月这段期间,我院内部出现急性脑血管意外昏迷并配合心肺复苏的共计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配合数字表法的应用,将之均匀地划分为普通小组和研究小组,每组各有40例病患。普通小组和研究小组二者在急诊护理、呼吸机管理方面的工作始终维持一致。普通小组在实施心肺复苏处理的过程中使用的是传统的气管插管方式,研究小组主要使用的是喉罩处理方式,分别对二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取得的效果进行对比。本次研究中收集整理的数据包括两组研究病患的插管时间、功能恢复时长、复苏以及一次插管成功率四项指标数据。结果 从两组研究病患的插管时间看来,使用喉罩以及呼吸机管理的研究小组病患的插管所需时间为(12.1±8.2)s明显小于普通组的(65.3±11.2)s,数据经过对比之后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0.05)。研究组的功能恢复时长为(4.1±0.3)min,这一数据也明显的小于普通组的(7.4±0.5)min,数据差异性明显(P<0.05)。研究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以及复苏成功率也都明显好于普通小组的(P<0.05)。结论 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中,针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处理的过程中,喉罩以及呼吸机管理方法的使用,能够在缩短插管时间提高插管成功率的同时,降低病患正常功能恢复的时长,取得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崔宏印
- 关键词:呼吸机管理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 急性脑血管意外住院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意外住院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调查结果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40例)与预后不良组(20例),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急性脑血管意外住院的相关因素。结果影响急性脑血管意外的单因素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合并并发症、白细胞计数、血糖、纤维蛋白原。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引起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住院的不良预后因素中,年龄≥65岁、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合并糖尿病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简明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增高均为典型独立因素(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意外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合并并发症及MoCA、GCS、MMSE评分增高有关。临床需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有效改善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预后效果。
- 王凯悦严晓丹
-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脑血管意外不良预后影响因素
相关作者
- 谢光柏

- 作品数:35被引量:504H指数:11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 研究主题:康复治疗 急性脑卒中 偏瘫患者 早期康复治疗 偏瘫
- 吴宇飞

- 作品数:34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躯体形式障碍患者 脑梗塞 运动神经元病 急性脑血管意外 脑卒中
- 曹曼林

- 作品数:59被引量:440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康复 等速测试 脑血管疾病 小鼠成纤维细胞 社区康复
- 毛健萍

- 作品数:10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脑血管意外 卒中患者 卒中后 急性脑梗死 精神卫生服务
- 冯力民

- 作品数:349被引量:2,628H指数:2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研究主题:宫腔镜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检查 子宫内膜 异常子宫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