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809篇“ 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文章
- 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护理效果
- 2024年
-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行早期康复护理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4.2.1~2024.2.29的80例到院就诊患者,所有纳入本研究的患者,均为急性脑血管疾病。分组以常规护理的40例,命名对照组。以患者为中心行早期康复护理训练的40例,命名观察组。组间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不同干预方案后,不论是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指标,相较均比对照组更优,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干预之前,两组在SAS、SDS这两项指标上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干预方案之后观察组的两项指标经评定改善效果更明显,组间相比差异显著(p<0.05);组间护理满意率指标相较,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95.00%(38/40)、77.50%(31/40),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训练,有助于患者的运动功能得到有效改善,明显提升生活自理能力,而且焦虑、抑郁情绪均得到有效缓解,极大的提高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率,有良好的临床推广应用前景。
- 胡琴
- 关键词:早期康复训练急性脑血管病自理能力
- 质量控制的护理干预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2024年
- 本研究旨在分析急性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实施质量控制护理干预的效果,特别是对患者的治疗结果、并发症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整体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年龄40-80岁,通过头部CT或MRI确诊。患者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接受质量控制护理干预),每组35人。护理干预包括制定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明确护理目标、精准评估、专项治疗、人文关怀等。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统计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连续型数据采用t检验,分类数据采用检验。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4%)显著低于对照组(28.6%),护理满意度(平均得分90.3±5.1)显著高于对照组(82.5±6.2),护理质量评分(88.7±6.3)也显著高于对照组(78.2±7.1)。统计学意义均达到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质量控制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这表明质量控制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在临床上具有明显优势,有助于提升患者护理体验和整体治疗效果。
- 郑翠然
-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疾病术后并发症
- 质量控制理论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 2024年
- 探讨质量控制理论下护理对急性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7月-2024年8月公安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05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均实施介入治疗,在分组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质量控制理论,观察患者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运动功能[Fugl-Meyer(FMA)]方面的改善,并对其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进行对比,且分析其心理状态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护理后,对CSS评分进行比较,两组均详尽,FMA、ADL评分提高,相比对照组,在CSS评分方面,观察组下降,但FMA、ADL评分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较,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缩短(P<0.0;SAS、SDS评分方面对比,护理后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43%,与对照组的28.85%相较,明显下降(P<0.05)。结论 质量控制理论下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急性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对其运动功能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可使之保持更高的日常生活能力,缓解焦虑、抑郁心理状态,使得并发症得到有效预防。
- 陈启明
-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疾病日常生活能力
- 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学特点及IL-23、IL-17预测价值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耐药性及血清IL-23、IL-17预测价值,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接诊的235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及80例未发生肺部感染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痰液标本,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测定患者血清IL-23、IL-17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IL-23、IL-17水平对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235例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46.81%为急性脑卒中(110/235),41.70%为急性脑出血(98/235),11.49%为其他急性脑血管疾病(27/235),共检出病原菌235株,为革兰阴性菌143株(60.85%),革兰阳性菌76株(32.34%),真菌16株(6.81%)。革兰阴性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48株,20.43%)和大肠埃希菌(40株,17.02%),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阴沟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产气肠杆菌、产酸克雷伯菌分别占8.94%、4.68%、2.55%、2.13%、1.70%、1.70%、0.85%、0.85%。革兰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7株,15.74%)和表皮葡萄球菌(16株,6.81%),肺炎链球菌、粪肠球菌、无乳链球菌分别占比5.53%、2.98%、1.28%。真菌中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13株,5.53%)和热带假丝酵母菌(3株,1.28%)。革兰阴性菌对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高于50%,对头孢哌酮、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于30%。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高于50%,对环丙沙星、利福平的耐药率低于30%,未产生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的耐药株。真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较低,未产生对氟胞嘧啶的耐药株。肺部感染组患者血清IL-23、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t=8.097,P<0.05)。血清IL-23、IL-17水平预测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肺
- 张瑞王小雅原野孙敏妮刘宏生
-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疾病白细胞介素-23白细胞介素-17
- 质量控制理论下护理干预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 2024年
- 探讨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间实施质量控制理论下护理干预的应用评价。方法 此次研究共选取92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均为急性脑血管疾病病程且行介入治疗,采取盲抽方式进行组别划分,可分为对照与观察两个组别,每组患者人数46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质量控制理论下护理干预手段,对两组临床应用效果展开研究分析。结果 经实验中各项数据表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此同时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较优,并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较高(P<0.05)。结论 对于急性脑血管疾病行介入治疗的患者而言,给予质量控制理论下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促进其整体满意度的提升。
- 张晶
- 关键词:护理干预急性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
- 急性脑血管疾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现状及相关疫苗研究进展
- 2024年
- 铜绿假单胞菌是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易发展成多重耐药菌和泛耐药菌。而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身体虚弱,一旦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将会导致治疗棘手。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较复杂,包括抗生素作用靶点改变、质粒介导、生物膜形成、外排机制和膜通透性改变等。研究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有利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有多种毒力因子,其中的Ⅲ型分泌系统和Ⅵ型分泌系统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铜绿假单胞菌的疫苗研究一直备受关注,为预防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了新的手段。
- 张菁武剑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分泌系统疫苗研究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疗效分析
- 本研究旨在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重症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症状改善、生存率及功能恢复程度等方面的影响。本研究选取100名患者并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通过评分表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评估,采用生存率衡量患者的生存状态、功能...
- 杨青春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分析
- 128排螺旋CT在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应用
- 2023年
- 分析128排螺旋CT在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在我院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对其均行CTA和DSA诊断,并比较CTA与DSA两种检查技术。结果 DSA诊断发现,29例诊断为阳性,其中慢性闭塞3例、动脉瘤4例、急性闭塞22例;CTA诊断发现,28例阳性,其中有1例未诊断出动脉瘤,其余CTA诊断结论与DSA高度一致。结论 临床上对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实施诊断时,采用128排螺旋CT脑血管CTA可与DSA相媲美,准确率高,效率快,并能根据CTA的结果提供治疗方案。
- 王荣
-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
- 质量控制的护理干预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的护理干预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94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发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质量控制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量控制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护理服务质量,且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 候小琴王春苑
- 关键词:护理干预急性脑血管疾病护理服务质量
- 经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在老年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经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9月绥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奇偶数法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观察组采用经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比较两组检查相关指标、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穿刺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造影剂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检查中,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操作技巧、专业知识、技术质量、工作态度、责任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结论:经桡动脉行血管造影在老年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缩短操作时间,减轻疼痛,提高造影及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蒋仕颖
- 关键词:老年人急性脑血管疾病
相关作者
- 闵连秋

- 作品数:160被引量:766H指数:15
- 供职机构: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脑缺血 局灶性脑缺血 脑梗死 原花青素 脑缺血大鼠
- 梁艳

- 作品数:23被引量:71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 研究主题:清开灵注射液 疗效评价 注射液治疗 清开灵 急性脑血管疾病
- 王刚

- 作品数:6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奥德金治疗 急性脑血管疾病 奥德金 临床疗效 CT灌注成像
- 路辉

- 作品数:43被引量:102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奥德金治疗 奥德金 脑血管性痴呆 中医药疗法 药物治疗
- 程雪

- 作品数:6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奥德金治疗 急性脑血管疾病 奥德金 临床疗效 CT灌注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