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9 篇“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的相关文章
基于急救医疗 服务体系 框架的案例情景教学提升护生急危重症护理职业素质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在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教学中提高护生急危重症护理职业素质的教学方法。方法选取224名护理专业大专生为研究对象,实施基于急救医疗 服务体系 (EMSS)框架的案例情景教学,即“依托案例—情景设计、线上线下—以点带面”,对护生进行职业素质培养。结果护生对本次教学改革效果较满意。结论在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教学中,实施基于EMSS框架的案例情景教学,有利于培养护生急危重症护理职业素质。 杨艺 丛小玲 李璐寰 邹霞关键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急危重症护理 基于5G+的智慧急救医疗 服务体系 构建研究 被引量:4 2022年 融合5G、云计算、物联网、传感器集群等技术设计面向急救 的5G+智慧医疗 服务体系 。从信息感知、网络传输、数据管理、智慧服务 4方面阐述该体系 基本框架,介绍其在数据、业务、管理层面所发挥的服务 优势以及关键技术,为5G赋能急救医疗 服务 提供理论框架,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 张梦馨 纪浩关键词:急救医疗服务 积极探索共同富裕建设背景下乡村急救医疗 服务体系 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被引量:4 2022年 近年来,我国急诊医疗 服务体系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与城市相比,广大农村地区的急救医疗 服务 能力和发展水平还明显滞后[2],农民对优质高效医疗 急救 的可及性仍然较低,与此同时,城市医院急诊科的医疗 需求激增现象日益明显。EMSS应朝着城乡融合、平衡协同和高效可及的方向发展。近年来,广大农村地区的医疗 卫生资源配置、信息化建设和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正在稳步发展[3-5]。随着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6-7],推动乡村EMSS高质量发展的条件已逐步具备,应紧抓发展机遇,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积极探索乡村EMSS的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沈伟锋 吴暄 马岳峰关键词:急救医疗服务 医疗急救 EMSS 可及性 基于急救医疗 服务体系 的急性脑梗死急诊一体化溶栓模式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基于急救医疗 服务体系 构建适用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的“急诊一体化溶栓模式”,并探讨该模式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收集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7年5月-2019年6月行静脉溶栓治疗的ACI患者资料。依据是否构建“急诊一体化溶栓模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DNT、出血转化率、预后。结果共纳入386例ACI患者,其中对照组176例,优化组2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24h颅内出血转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DNT缩短[(67.50±10.06)min比(87.66±19.11)min,P<0.05],DNT<60 min的患者比例更高[61(29.04%)vs 28(15.90%),P<0.05];溶栓后90d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患者比例更高[89(42.38%)vs 46(26.14),P=0.001]。结论基于整体急救医疗 服务体系 的“急诊一体化溶栓模式”有效减少了院内延误,安全可行,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王耀辉 金雷雷 吕喆 孙伟 刘维斌 张重阳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急救医疗服务 出血转化 我国香港与内地急救医疗 服务体系 的比较及其启示 被引量:5 2020年 作者系统介绍了我国香港急救医疗 服务 管理体系 ,对比了香港和内地急救医疗 服务 运行模式和管理方式的差异,为提高我国内地急诊及院前急救 管理水平提出建议:完善急诊分诊系统,加大急救 管理制度建设力度,稳定急诊急救 人才队伍,理顺急救 管理机制,提高服务 水平和患者体验感,加强公众培训。 韩伟 姜莹莹 李景波关键词:急救医疗服务 创新医共体急救医疗 服务体系 推动县域急诊急救 大平台建设 被引量:12 2020年 《全国医疗 卫生服务体系 规划纲要(2015—2020年)》中指出,要加快推进建立健全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和医疗 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县级医院的城乡纽带作用和县域龙头作用,形成县、乡、村三级医疗 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组建县域医疗 共同体,构建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 服务体系 。县域医共体的主要职责是承担县域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急危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为人民群众提供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 ;开展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紧急医疗 救援。 邢玉华 李子龙 马岳峰 刘伟 荣广成关键词:公共卫生服务 妇幼保健 紧急医疗救援 急诊急救 急救医疗 服务体系 从事急救 相关工作人员职业防护改进措施的研究2020年 目的: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降低急救医疗 服务体系 从事急救 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率,提高其职业防护的执行率,从根本上减少急救医疗 服务体系 从事急救 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方法:根据导致急救医疗 服务体系 从事急救 相关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率高、职业防护执行率低的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措施,在本市急救 中心、医院急诊科和ICU给予实施,从中选取从事急救 工作的100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比较其实施前后的职业暴露率及职业防护执行率。结果:通过实施一系列改进措施后,急救医疗 服务体系 从事急救 相关工作人员的锐器伤等职业伤害发生率较实施前有明显减少,手卫生执行率、个人防护用具的使用率、发生职业暴露后的正确处置率、上报率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定合理规范的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职业安全教育体系 、合理的物资调配体系 和合理的排班制度可有效降低急救医疗 服务体系 从事急救 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率,提高其职业防护的执行率。 唐志红 王浈 张燕琴 曾洋关键词:急救人员 浙东地区县域医共体急救医疗 服务体系 建设 被引量:8 2020年 余姚市作为试点,于2017年12月开始组建医共体,实施集团化运营管理,形成医共体内纵向合作、医共体间横向互补和竞争的高效运行机制,县域内医疗 卫生资源进一步整合共享,逐步提升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 能力。余姚市人民医院作为其中一家医共体的牵头医院,着重推进医疗 资源协作机制,创新专科建设联动机制等新模式,稳步促进医疗 资源均衡化等建设,而余姚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又是浙江省急诊医学(浙东)区域专病中心。 李哲 李子龙 谢益辉 龙永洪 金平 毛有可 许吉冲 楼新波关键词:医疗卫生资源 急诊医学 急诊科 医疗资源 专科建设 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探索政府购买服务 的方式完善区域内急救医疗 服务体系 建设 被引量:4 2019年 院外急救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PEC)是医疗 卫生事业和社会公共保障体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国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地理特征、人口密度等因素存在差异,院外急救医疗 服务 的发展程度也不均衡,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院外急救 模式。北京市海淀区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 的方式,以120急救 中心为核心,按照地域分布及医疗 资源布局情况,依托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建立急救 站,完善区域内急救医疗 服务体系 建设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对急救 体系 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有望为急救 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也为其他地区建立完善的区域内院外急救医疗 服务体系 提供有益借鉴。 岳滨 吴立文 李剑锋关键词:院外急救 江西省急救医疗 服务体系 从事急救 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现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江西省急救医疗 服务体系 从事急救 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认知情况及实际防护现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为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设计调查表,对江西省部分地区120急救 中... 唐志红关键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郝江 作品数:136 被引量:421 H指数:10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 研究主题:创伤 院前急救 颅脑创伤 右美托咪啶 高速公路 桑宝珍 作品数:31 被引量:263 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急诊 专科护士 护理 体外膜肺氧合 重症 宁晔 作品数:81 被引量:388 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体外膜肺氧合 急诊 救治 心肺复苏 介入治疗 汪新民 作品数:121 被引量:378 H指数:9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 研究主题: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外固定架治疗 外固定架 外科皮瓣 拇指 江岩 作品数:35 被引量:71 H指数:6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 研究主题:院前急救 高速路 高速公路 交通伤 高速公路交通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