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2篇“ 性味归经“的相关文章
- 黄龙汤的药用历史考证及性味归经与功能主治探讨被引量:1
- 2024年
- 黄龙汤由人粪制作而成,古代多有应用。笔者通过查阅古今记载的本草医籍及文献,对黄龙汤的首载古籍、药用历史进行考证。结果显示,黄龙汤入药首载于《华佗神方》,为性味苦寒且无毒之物,入心、胃、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清痰,消食积,降阴火的功效,其中尤善清热解毒,适用于中毒,湿热或热毒炽盛之证等,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和重要的药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推广使用。
- 郑依玲David G.Y.Wang马俊李皓翔王增铎金阳王仲蓀梅全喜
- 关键词:黄龙汤药用历史性味归经功效主治
- 中药方剂性味归经的信息化表示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方剂性味归经的信息化表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中药辞典中各个药材的药用信息以形成药典数据库,药用信息至少包括性味、归经和用量范围;2)将中药方剂中各个药材的用量与药典数据库中对应药材的用量范围比...
- 郑庆华周晓玲黄冠全
- 紫草的性味归经、功效及用药禁忌考证被引量:3
- 2023年
- 查阅古代本草典籍,对紫草性味归经、功效和用药禁忌进行整理分析,梳理古代医家对紫草的认识,丰富中医学本草考证研究内容。研究发现,紫草的性味归经、药物功效和使用禁忌在历史发展中有一定的变化,但古今认识基本一致。紫草在明以前的性味主要记载为苦、寒,明以后则主要记载为“甘、咸,寒”;紫草归经主要为肝经、心包经、心经、肾经、小肠经,尤以心包经和肝经为主。在功效上,宋以前医家鲜少使用紫草,宋元时期多被用作疮疹治疗,自明代李时珍明确提出“凉血”功效以后,后世医家皆将“凉血解毒,发疮透疹”作为紫草主要功效;古今医家均认为脾虚、便溏是紫草药用禁忌。本文基本厘清紫草性味归经、功效和用药禁忌的源流变迁,可为临床安全、合理、有效用药提供参考。
- 林艳巧刘雅芳吴含章曲昌成郑修昆
- 关键词:紫草性味归经本草考证
- 酸枣仁性味归经辨析及酸枣仁汤平脉辨证应用经验被引量:5
- 2023年
- 中药酸枣仁,现代大多数学者沿用其味甘、酸,归肝、心经,补肝养心、安神、生津、敛汗,主治失眠、心悸、自汗的概念框架。回溯历史可以发现,其药味、归经认识的偏差源于医者将酸枣实与酸枣仁混淆,酸枣仁局限于治疗失眠是被酸枣仁汤治疗“不得眠”所束缚。提出酸枣仁性能应为气味甘、香,性平,归脾、心经而滋脾养心,进而提出酸枣仁汤的主治应为脾胃气阴虚损、阴火上乘之证。“平脉辨证用(方)药”是仲景医学的核心,酸枣仁汤的应用要点亦在于平脉用方,提出酸枣仁汤的脉证应为:右关和(或)左寸脉或浮大芤迟,或浮虚弱涩,或沉弦细微,或沉小迟紧。脉同症异,可异病同治;脉异症同,同病须异治。如此运用酸枣仁汤可以开阔其用方思路,并可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与治疗的有效率,最大程度地恢复中医学“辨证论治”与“治病求本”的优势。
- 倪博文林雁于明
- 关键词:酸枣仁性味归经酸枣仁汤辨证论治
- 基于性味归经理论浅谈安罗替尼的中药药性
- 2023年
- 目前肿瘤的治疗已经进入了个体化的“精准医疗”时代,通过对基因状态及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等指标的检测可以制订更加高效、低毒的治疗方案,但对于无精准靶向药物可用的患者而言,常用的治疗方案如放化疗、抗血管生成等仍缺少一定的指向性,因此若能将性味归经理论引进到肿瘤治疗的理念中,用以评估药物治疗可能的适宜人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用药的准确性,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中医性味归经理论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根据机体用药反应,通过逻辑推理,探讨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及归经,用以指导临床应用。将性味归经理论引进到肿瘤治疗的理念中,对提高肿瘤治疗的指向性和力度、减低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意义。文章以血管靶向药物安罗替尼为例进行分析,安罗替尼属于抗血管生成类药物,主要应用于肺癌、软组织肉瘤、甲状腺癌等疾病,根据其作用机制、不良反应、临床实践,推测其四气为热,五味属辛、咸,升降浮沉中具有双向性,主要归心、脾二经。因此临床运用安罗替尼时,若中医辨为心脾热盛、血热吐衄等实热证或气阴亏虚等虚热证,应注意配伍养阴生津类药物。
- 伍卓珺文枝王理槐赖桂花向婷婷王菲曹建雄
- 关键词:四气升降浮沉归经
- 基于本草古籍之大黄性味归经与功效研究被引量:5
- 2022年
- 通过查阅古代本草文献中大黄的记载,梳理大黄的性味归经与功效,归纳大黄的用药特点。大黄味苦性寒,主归胃、大肠经,具有攻积滞,行土郁,清火热,解热毒,凉血热,下瘀血,通经脉,祛痰湿,利水道,退黄疸,外用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主治脏腑积滞、痰热腑实、癥瘕积聚、痞满燥实、热结便秘、瘟疫发斑、阳狂谵语、痢下赤白、里急腹痛、口舌生疮、齿龈肿痛、湿热黄疸、小便淋漓、热毒疮痈、水火烫伤、瘀血诸证及血热妄行之各种出血证。从现代药理学角度分析,大黄具有泻下与止泻双向调节、保护胃及十二指肠黏膜、护肝利胆、保护胰腺细胞及功能、活血、止血、调节血脂、保护心脑血管、保护肾脏功能、抗炎抑菌、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等作用。
- 袁代昌袁玲袁盼盼南一
- 关键词:性味归经药理作用
- 巫君玉教授由“性味归经”辨证用药经验
- 2022年
- 巫君玉教授临证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根据脏腑、虚实、寒热、表里等辨证,确定相应的治法,从南北地域、四时气候等不同选取道地药材,依托中药的性(寒、热、温、凉和平)、味(酸、苦、甘、辛、咸、淡和涩)和归经(肺经、胃经、脾经、大肠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和肝经)等理论等将中药组成涵盖君、臣、佐、使药的有机的方药组合即方剂,从而达到药证相符,解除疾苦。
- 巫熙南刘平巫浣宜郭仁真
- 关键词:四气五味归经中医治法名医经验
- 黄精性味归经及功效应用的古今演变被引量:16
- 2021年
- 查阅古今本草典籍,梳理并探讨黄精性味归经及功效应用的古今演变。将中医古籍搜索网收录黄精的62种古代文献与国家标准文献中138种黄精复方制剂的相关信息整理归纳,分析黄精性味归经及功效应用的演变过程。对比分析古今文献,发现黄精性味的古今认识基本一致,黄精归经的主次及取舍古今有差异;古今医药学者都推崇黄精的益肾健脾作用,有些"轻身""延年""不饥""下三虫""小儿羸弱多痰"等古存今失的功效主治,已得到现代研究证实。本研究为黄精的临床用药与大健康产品开发提供了参考。
- 程喜乐曲寿河纪宏媛卢堰潘英妮刘晓秋
- 关键词:黄精性味归经中药资源
- 紫苏的性味归经、功效及用药禁忌考证被引量:10
- 2021年
- 通过查阅魏晋至今的历代本草书籍、现代专著和文献等资料,对资料中记载的紫苏名称源流、性味归经、各部位不同的功效和用药禁忌方面进行整理和分析,对紫苏进行本草考证研究。紫苏早在魏晋时期就作为临床中药,在清代以前大多以“苏”的名字在本草书籍中记载,清代开始的本草典籍中多以“紫苏”为正名记载。紫苏的性味主要为“辛、甘、温”,归经主要为“心、肺、脾、胃经”,其性味归经在历史发展中也有了一定的变化。紫苏最早药用是全株入药,清代开始,医家对紫苏的认识逐渐全面,并对紫苏不同的部位功效做出了不同的描述。认为紫苏叶主要具有“发汗解表”功效;紫苏梗主要有“下气和胃”的功效;紫苏子主要有“消痰止嗽定喘”的功效。我国医家在早期对紫苏有多食“以令人肥健”的认识,随着对本品认识的逐渐丰富,用药禁忌逐渐丰富,主要包括“表弱气虚者”“脾虚便滑”禁用。本文旨在为紫苏更广泛的临床使用及临床安全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 李雪梅李雪梅尹丹蔡思宇
- 关键词:紫苏紫苏梗紫苏子用药禁忌本草考证
- 甘松性味归经与功效文献研究被引量:11
- 2020年
- 通过查阅古代本草文献中甘松的记载,对甘松的性味归经和功效进行梳理,归纳出甘松的用药特点。认为其具有温中散寒、温通经脉、芳香醒脾、行气活血的作用,主治恶气、心腹痛满、黑皮、风疳、齿痛、野鸡痔、转筋、脚气浮肿等。从药理学角度分析,具有镇静、抗抑郁、抗心律失常、平滑肌解痉挛、消炎、降血糖血压等作用。
- 鲁玉梅袁玲张昊东南一
- 关键词:性味归经药理作用
相关作者
- 王林元

- 作品数:205被引量:877H指数:17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中药 中药药性 萨伊 虚热证 环核苷酸
- 张建军

- 作品数:338被引量:2,077H指数:26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中药 芍药苷 芍药内酯苷 中药药性 萨伊
- 王淳

- 作品数:139被引量:856H指数:18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中药 中药药性 性味归经 功能主治 高尿酸血症
- 苗明三

- 作品数:1,435被引量:10,842H指数:46
-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动物模型 中药 中西医临床 数据挖掘 模型分析
- 陈素红

- 作品数:428被引量:3,374H指数:30
-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铁皮石斛 模型大鼠 高脂血症 中药 提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