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35篇“ 总统选举“的相关文章
普京赢得俄罗斯总统选举
2024年
3月15日至17日,俄罗斯举行第八届总统选举。逾8711万选民参与投票,投票率达到77.44%,创俄历届总统选举之最。本届选举是在乌克兰危机持续超过两年、俄外部形势异常复杂背景下举行的,受到外界广泛关注。据俄联邦中央选举委员会3月18日公布的数据,在对100%的有效选票进行统计后,俄总统候选人、现任总统普京以87.28%的得票率在所有候选人中排名首位。本届总统选举共有四名候选人。
赵萌
关键词:普京候选人
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的分裂底色
2024年
随着不久前共和党和民主党党内预选先后开启,2024年美国总统竞选日趋激烈,正引起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党争异常激烈、政治极化加剧,分裂已成为本届美国总统选举的底色。无论选举后谁将主掌白宫,美国社会和政治的分裂都将进一步加剧,凸显美国政治体制功能日益失调。
苏淮北
关键词:美国总统选举美国总统竞选共和党民主党底色
亲俄派赢得总统选举,斯洛伐克“去欧洲化”趋势明显
2024年
4月6日,斯洛伐克举行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在首轮选举中拔得头筹的前外交部长、独立候选人科尔乔克和位列第二的国民议会议长、社会民主一民声党主席佩列格里尼展开激烈角逐。7日,国家选举和政党筹资控制委员会正式宣布,佩列格里尼以53.12%的得票率击败科尔乔克当选总统
张传玮
关键词:国民议会独立候选人选举总统
米莱在阿根廷总统选举中的公关研究
2024年
公关的根本特征在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联系,但是在具体运作中,公关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2023年11月,哈维尔·米莱成功当选新一届阿根廷总统,在总统选举中,米莱“非主流”风格的选举公关是十分成功的,主要表现为一种特殊的宣传行为,如通过发表激进极端言论、借助网络新媒体、表现出简单直白且亲民的风格等,其选举公关的背后逻辑是:善于利用时代背景、自身知名度优势及阿根廷民众“求变”且“反建制”的心理,建构出对他的认同,最终赢得选举的胜利。
李宁
关键词:米莱网络平台
印尼新政府对华政策总体上不会出现大的调整——专访2024年印尼总统选举辩论专家组成员伊·安迪·阿尔萨纳、国家研究创新署中国研究中心负责人哈亚提·努弗斯
2024年
4月19日至27日,印度尼西亚主要高校、智库学者代表团访问上海、西安、北京三地,以增进印尼社会对中国发展的理解,促进双边合作。在北京,代表团到访了外交部亚洲司、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等政府和科研机构,并走访华为北京公司,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其中,4月26日下午,代表团同多位来自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座谈,就中印尼政治、经济、人文交流合作等展开对话。与会的多位印尼学者表示,在过去十年里,中印尼两国的经济合作是富有成效且具有实质性的。
赵萌邹琰宁
关键词:新政府
美国总统选举中的摇摆州:2000-2020年被引量:3
2023年
摇摆州是美国特有的政治现象,源于“胜者全得”的选举人团制度。近年来,美国政治极化加剧,总统选举中的小比分胜利频发,两党均无力组建稳定的全国性选民联盟,摇摆州的重要性大幅提高。本文在定义和归纳21世纪以来美国主要摇摆州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了摇摆州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摇摆州内实为一种“弱多数党—强少数党”的两党制,少数党实力强大,以至于随时有可能取代多数党在选举中胜出。这种州级政党体制的改变主要形成于两个方面:第一,州内人口结构的变化,即“变化的选民”;第二,州内选民政党偏好和投票行为的改变,即“变动的选票”。当前美国摇摆州主要集中于两个区域,分别是因拉美裔移民大举涌入逐渐由红转蓝的南部和西南部“阳光地带”,以及因制造业工人政党认同改变而由蓝转红的中西部“铁锈带”。种种迹象表明,“铁锈带”将在一段时期内继续摇摆,但“铁锈带”各州的具体政治走向取决于其州内经济状况;未来“阳光地带”可能会出现更多摇摆州,并逐渐成为影响美国选举政治的核心地带。
郭馨怡谢韬
关键词:美国总统选举两党制阳光地带
政治极化背景下美国白人工薪阶层与美国总统选举被引量:1
2023年
美国国内政治正经历复杂的结构性变化,理解美国社会中那群沉默的“被遗忘的人”——白人工薪阶层的基本特质与政治倾向是了解当前美国总统大选逻辑的关键之一。白人工薪阶层是罗斯福年代“新政联盟”分崩离析的结果,是尼克松口中“沉默的大多数”,是美国保守主义潜流的承载者。“美国选举研究”项目的数据分析表明,美国白人工薪阶层的政治参与远低于其他群体,更加倾向于反对政治正确的保守主义。白人工薪阶层已经日趋与民主党疏离,正成为共和党的重要支持力量。阶层投票仍然是理解当前政治极化中的美国总统选举不可或缺的视角。
祁玲玲
关键词:美国总统选举保守主义
大众政治的觉醒:法国总统选举中的“空白票”评析
2023年
法国选民在选举中投“空白票”已经成为一种醒目的政治现象。通过对第五共和国成立以来法国总统选举(1965—2022)的相关投票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本文发现“空白票”在数量上呈增长态势,并且在时空分布上与主流政党的衰落、边缘力量的崛起具有同步性。对此进一步的解释性分析认为,选民会在对执政党不满、对一般政治失望和对首轮结果有异议的情况下采取投“空白票”这一“投票但不选择”的政治表达方式。这种具有大众政治属性的参与手段不仅显示出公民权对政府代表性的修正,其民主内涵还会牵涉法国总统的合法性问题,甚至导致有组织的民粹势力借大众之名冲击选举政治。
李佳琪
关键词:选举政治
反倾销的政治周期--基于1991-2019年美国总统选举的实证研究
尽管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挑战,但国际经济开放合作仍是不可阻挡的发展大势。在开放型世界经济下,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沉重阻碍着全球化步伐。反倾销是当今操作最频繁且覆盖范围最广泛的贸易保护手段,有效庇护发起国企业发展的同...
刘畅
关键词:出口贸易反倾销行为政治周期
美国蓝领工人在总统选举中的投票取向变化趋势——基于1980~2020年美国大选的研究
2023年
通过分析1980~2020年的美国大选民调数据,可以发现蓝领工人的投票取向在这一阶段并没有明确的政党认同,而是在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摇摆。经济和种族议题在美国大选中对蓝领工人有很强的动员作用。当发生经济危机时,民主党的经济主张更有吸引力;而近年来共和党在贸易保护相关议题和种族议题上更能获得蓝领选民的支持。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国新经济形态,对于蓝领工人投票取向的变化有着深远影响。一方面,蓝领工人的经济地位下降,导致他们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种族意识抬头;另一方面,工会的衰落瓦解了蓝领工人的政党认同,加剧了碎片化议题对他们的影响,从而给民粹主义的煽动创造了机会。
夏敏崔萌萌
关键词:蓝领工人政党认同

相关作者

林宏宇
作品数:58被引量:124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
研究主题:美国总统选举 总统选举 内政 G20 中日关系
张鸷远
作品数:54被引量:600H指数:5
供职机构:保定学院
研究主题:农民 总统选举 文化软实力 美国总统选举 公民
徐世澄
作品数:192被引量:290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研究主题:拉美 社会主义 拉美国家 查韦斯 国会
冯亦斐
作品数:120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华盛顿邮报公司
研究主题:专访 外交关系 总统选举 海啸 恐怖袭击
张业亮
作品数:102被引量:205H指数:8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美关系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特朗普 美国政治 共和党 民主党 奥巴马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