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2篇“ 总资本“的相关文章
美国货币政策对新兴经济体证券投资资本流入的溢出效应分析
2025年
基于美国货币政策对新兴经济体证券投资资本流入的溢出效应及新兴经济体在抵御冲击时的差异化特征,构建包含14个新兴经济体的面板回归模型,发现美联储货币政策对新兴经济体证券投资资本流入具有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其中,对于股票投资资本流入的溢出效应较债券投资更为明显,但对于信贷投资的溢出效应并不显著。文章利用中位数划分组别法分析新兴经济体“拉动因素”在抵御美国货币政策冲击时的异质性影响。结果显示,对于经常账户差额占比低、资本市场开放程度较高的新兴经济体,证券投资资本流入更易受美联储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影响。新兴经济体应强化证券投资资本流动监测,加强抵御外部冲击预期引导,稳慎推进资本账户开放,提升出口能力。
李思多闫添琪赵必赢
关键词:新兴经济体资本流入证券投资拉动因素货币政策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实体—虚拟”关系——基于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拓展
2024年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特别是数字技术驱动下,经济发展中实体与虚拟的边界日趋模糊。虽然部门划分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但是部类划分相对稳定,可以更好揭示长期的经济发展规律。为了理解虚拟经济相较于实体经济的运行规律,拓展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把虚拟资本作为与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并列的部类,用流量层面的资本运动规律解析其存量变化,进而构建“实体—虚拟”三大部类资本循环的流量分析框架;使用投入产出数据,构建三大部类表以及反映结构信息和关联信息的指标体系,对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实体—虚拟”关系进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发展中“实体—虚拟”紧密交织,共同形塑着当前的经济结构,但虚拟经济尚处在“扩而未深”的阶段,体来讲,实体经济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虚拟经济“脱实”并不等于“向虚”,当前我国虚拟资本回流实体经济的规模较好但结构不协调风险较大。未来,优化虚拟资本回流实体经济两大部类的结构、“以虚促实”的系统性治理方案,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李帮喜刘充陈亮
关键词:资本循环虚拟资本虚拟经济
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批判与超越——基于马克思主义“资本家”思想的分析
2024年
经济全球化遭遇强烈逆流的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却在加速发展,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反映出经济全球化正处于深刻变革之中。马克思主义“资本家”思想揭示了资本主义国家行为的内在逻辑,这为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区域转向提供了独特的理论视角。基于这一分析视角,可以发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质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工具。随着生产无限性与世界市场有限性矛盾的不断积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速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增强缓和与协调国际矛盾的能力。国家实力对比调整引致重新瓜分利益的争斗,愈发加剧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区域经济一体化护持资本全球积累体制,使其呈现出规模巨型化、融合深入化以及对抗显性化的时代特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不能消除资本主义全球化内含的各种矛盾,反而可能导致国家竞争升级为区域竞争,进一步激化矛盾。基于此,我们需要准确把握“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层逻辑,以“一带一路”倡议内嵌的平等交往逻辑,变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运行逻辑,从而超越受到资本逻辑裹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使之成为推动新型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陈雨森罗皓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的自动平衡增长之谜破解——社会再生产的资本结构无后效性及其去除
2024年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具有自动平衡增长特性,明显与实际相悖。社会再生产的自动平衡增长揭示资本的结构无后效性,而根据马克思的社会资本运动原理分析,社会再生产的资本结构是具有后效性的。经典的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公式中把固定资本周转简化成中间消耗,其价值一次性转移到它所帮助形成的产品当中,实际上形成无固定资本占用和折旧的社会再生产公式。这与马克思论述的固定资本的特点及周转理论相悖,是社会再生产的资本结构无后效性之使然。本文遵循马克思的固定资本周转理论,分析、比较和借鉴已有研究固定资本问题的两种代表性模型,建立了有固定资本占用和折旧的社会再生产公式。本文阐明了有固定资本占用和折旧的社会再生产的资本结构具有后效性并证明其不会自动平衡增长,维护了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及其公式的自洽。
陶为群
关键词:社会再生产
新发展格局下社会资本再生产实现问题——基于技术创新的视角
2024年
新发展格局包含技术创新这一重要因素。为考察新发展格局下的技术创新,可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基础上构建基于技术创新的社会资本再生产模型,推导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基于技术创新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的顺利实现需要在两大部类按比例生产的基础上调整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比重。由于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在国民经济循环中的不同特征,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易产生显性不平衡与隐性不平衡的平衡困境。考察2000年以来我国社会再生产的相关数据发现:我国一方面实现从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的转变,规避了社会再生产的隐性不平衡;另一方面在坚持技术自主创新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社会生产结构与分配结构,规避了社会再生产的显性不平衡,有力地推动了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李佳张俊山
关键词:技术创新
我国省际资本存量和净资本存量估算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资本存量是估算净资本存量的起点,是研究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但以往文献对省际资本存量的估算研究较为少见。在梳理了资本存量与净资本存量、经济折旧与会计折旧的联系和区别,明确了资本存量估算中残存模式和价值模式之后,理清了省际资本存量和净资本存量的估算思路,并通过结构系数将估算出的省际层面资本存量数据与国家层面数据进行了有效衔接。与已有研究中净资本存量的估算结果对比表明:国家层面和省际层面上的净资本存量都与已往研究中的结果较为接近。因此,利用较易获取的会计折旧数据及适当的估算方法所估算出的省际资本存量也是可靠的。
刘云霞
政治经济学范式视阈下的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兼评置盐定理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系统偏离被引量:3
2023年
围绕置盐定理展开的争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界研究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重要内容。置盐定理从资本理性行为这一微观基础出发,论证了成本节约型技术进步引发一般利润率上升的结论。与马克思的分析不同,置盐定理略过了资本积累与社会消费的对抗性矛盾,社会资本运动被静态剪裁为瞬时的一般均衡,技术进步的方向和社会产品价值实现困境等关键因素随之被排除在分析框架之外。对照置盐定理的简化逻辑,马克思的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展现了生产力进步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间的矛盾运动,它是《资本论》鸿篇巨制中理论建模的集成性典范,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发挥着“范式”功能。
王生升
关键词:一般利润率社会总资本范式
论含虚拟资本的社会资本再生产
2021年
从不同债权债务关系的比较和交易出发,厘清了作为虚拟资本定价标准的“虚拟价值”的形成逻辑,并指出其现实意义在于对现实资本再生产的不完全计划和不完全预示,进而分析了作为“拟商品”的虚拟资本与普通商品的异同,指出其生产、交换、消亡的现实内涵。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了虚拟资本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关系:虚拟资本既可以直接参与现实资本再生产,也可以借助信息耦合与社会资本再生产相互作用。在厘清价值增值/消耗源流的基础上,阐述含虚拟资本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实现条件,从理论上揭示了含虚拟经济的经济体系的发展所必须遵循的约束和限制,进而以此为依据,探讨了科学引导虚拟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
杜冲霄白雪秋
关键词:虚拟资本虚拟经济实体经济
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下的社会产品实现问题--基于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从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出发,构建以“两大部类、两重循环、两个侧面”为特征的社会再生产分析框架,分别讨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产品实现的基本条件和比例关系;通过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探索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下处理社会产品实现问题的历史实践,验证了理论模型分析得出的结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下社会产品的平稳实现,须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并注重提高劳动者报酬。
王俊苏立君
关键词:两大部类
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研究
社会生产活动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要周而复始地重复同样的过程。当我们研究经济社会生产时,面前的对象从一开始就是社会“再”生产。与对生产过程本身进行的孤立的考察不同,对再生产过程的研究必须在错综复杂的联系和变化中进行,生产、...
张晓倩
关键词:社会再生产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钱雪亚
作品数:76被引量:1,217H指数:2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人力资本 劳动力市场 人力资本水平 城乡分割 人力资本存量
胡鞍钢
作品数:1,237被引量:19,889H指数:65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国情
王亚华
作品数:211被引量:3,466H指数:32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乡村 集体行动 公共治理 乡村治理 水权
陶为群
作品数:130被引量:140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
研究主题:社会再生产 两大部类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积累率
王秋实
作品数:9被引量:120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人力资本 永续盘存法 物质资本 总资本 社会总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