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19篇“ 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相关文章
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参数对恶性孤立结节的诊断价值研究
2025年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容积扫描参数对恶性孤立结节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4年6月于中铁阜阳医院检出孤立结节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MSCT容积扫描,且经穿刺活检或手术明确病变质。根据最终诊断将患者分为良组(17例)和癌组(33例),比较两组CT检查结果及容积扫描参数(强化峰值、强化峰值/主动脉强化值、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将差异单因素代入,分析其对良恶性孤立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癌组强化峰值、强化峰值/主动脉强化值、血容量均高于良组,平均通过时间长于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MSCT容积扫描参数均对良恶性孤立结节有一定鉴别诊断价值,多项参数联合诊断所得曲线下面积(AUC)高于单一参数。结论:良恶性孤立结节的MSCT容积扫描参数存在明显差异,观察MSCT容积扫描参数能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补充信息。
李媛媛
关键词:容积扫描孤立性肺结节
基于CT灌注成像的影像组学对良、恶性孤立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基于CT灌注成像影像组学对鉴别诊断良、恶性孤立结节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接受CT检查的200例孤立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后病理及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组(100例)和良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CT灌注成像定征象,评估CT灌注成像影像组学在鉴别诊断良、恶性孤立结节中的价值。结果CT灌注成像影像组学鉴别诊断良、恶性孤立结节的准确率为87.50%,敏感度为85.00%,特异度为90.00%,阳预测值为89.47%,阴预测值为85.71%。恶性孤立结节组灌注值(AV)、灌注时间(AT)、血流量(BF)、血容量(BV)高于良孤立结节组(P<0.05);两组达峰时间(TTP)、峰值灌注值(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ROC曲线分析,CT灌注参数(AV、AT、BV、BF)的AUC值>0.70。结论基于CT灌注成像影像组学对鉴别诊断良、恶性孤立结节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以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和可靠,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陶兴杨文魁赵春梅张瑞博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CT灌注成像
恶性孤立结节的危险因素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恶性孤立结节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8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检查确诊为孤立结节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孤立结节的良恶性将其分为良孤立结节(对照组,55例)与恶性孤立结节(实验组,55例),对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肿瘤标志物、影像学特征(结节位置、密度、毛刺征、空泡征、钙化、血管集束症)进行统计分析,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恶性孤立结节的危险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标志物、影像学特征均是恶性孤立结节的危险因素。结论:恶性孤立结节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肿瘤标志物以及影像学特征。在今后实际诊断过程中,应着重关注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影像学特征指标,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张也
关键词:恶性孤立性肺结节肿瘤标志物影像学特征
分析应用MSCT三维重建提高对良、恶性孤立结节诊断效果
2024年
目的:分析孤立结节(SPN)良恶性诊断中多层螺旋CT(MSCT)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江苏省海滨康复医院102例SPN患者,均接受MSCT平扫和MSCT三维重建,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MSCT诊断效能。结果:102例SPN患者病理结果提示,42例良,60例恶性;MSCT平扫诊断提示52例恶性,50例良;MSCT三维重建提示57例恶性,45例良。MSCT三维重建诊断SPN良恶性的灵敏度95.00%、准确率97.06%高于MSCT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PN良肿瘤结节患者比较,SPN恶性肿瘤结节患者短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分叶征、空泡征占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N良、恶性肿瘤结节患者三维重建血容量、灌注峰值时间、增强峰值及表面通透等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有效鉴别和诊断良恶性SPN方面,MSCT三维重建的应用有显著效果,有利于临床医生进一步对患者进行精确的治疗,更好地改善SPN患者的预后。
周丹
关键词:SPN良恶性诊断MSCT三维重建技术
CT薄层扫描联合7种自身抗体鉴别诊断良、恶性孤立结节的研究进展
2024年
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CT薄层扫描能够清晰地显示孤立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内部密度的改变和周围的微小结构,通过对细节的分析来判断SPN的良、恶性。然而,由于许多形态学征象在良、恶性SPN表现相似,故CT对良、恶性SPN的准确判断仍存在挑战。研究表明,尽管CT联合癌相关的血清生物标志物,如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抗原片段等可辅助诊断癌,但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达不到临床的诊断需求[1]。由于肿瘤细胞在发展过程中会释放肿瘤相关抗原产生抗体,自身抗体在人体内表达量高且易被检测,成为癌血清生物学检测指标的新补充[2-4]。
程华(综述)孙建男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自身抗体CT薄层扫描
临床常用指标在结核高发地区对结核恶性孤立结节的鉴别诊断效能评价
2024年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指标在结核高发地区对孤立结核结节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3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胸外科收治并手术切除病理为结核和癌的536例S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记录并统计分析临床常用指标的危险因素,获得一个预测模型。结果:结核组男发病率、非老年患者(<60岁)、少数民族比例、毛刺征、入院时血清CRP、ESR、T-SPOT、AFP、CEA高于癌组,均无血管集束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男、<60岁、少数民族、有临床症状、SPN毛刺征、血清CRP、ESR、T-SPOT呈高表达是SPN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T-SPOT AUC值为0.7,预测价值较理想,其余单个危险因素AUC均>0.5,预测价值一般;但联合诊断AUC为0.905,特异度为0.823,灵敏度为0.922,预测价值高。结论:新疆作为结核病高发地区,结核和癌SPN目前难以通过单一检测手段明确鉴别,对于男、中青年、少数民族、有明显临床症状、胸部CT检查考虑良可能、血清CRP、ESR、T-SPOT呈高表达的SPN患者,若无明显倍增或其他恶性征象,可考虑定期随访,暂缓手术。
蒋云龙吴志超张迅夫加娜提·托勒恒侯昌建马金山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肺结核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双能量CT成像碘图参数鉴别良恶性孤立结节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研究双能量CT成像碘图参数在鉴别良恶性孤立结节(SPN)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23年3月~2023年10月在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收治的64例SPN患者,依据病理学活检结果将患者分为良组(n=34例)和恶性组(n=30例)。所有患者分别于动脉期和静脉期接受双能量CT成像扫描,计算各碘图参数[动脉期碘覆盖值(AOL)、动脉期碘浓度(AIC)、动脉期标准化碘浓度(ANIC)、静脉期碘覆盖值(VOL)、静脉期碘浓度(VIC)、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VNIC)]。根据病理学活检结果,分析双能量CT成像检查的诊断结果。比较良组和恶性组SPN患者的各碘图参数(AOL、AIC、ANIC、VOL、VIC、VNIC),并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分析碘图参数对恶性SPN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以病理学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双能量CT成像碘图参数对SPN定诊断的Kappa一致为0.658,诊断准确率为82.81%,灵敏度76.47%,特异度90.00%,阳预测率为89.66%。良组和恶性组SPN患者的AOL、VOL、AIC和VIC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良组的ANIC、VNIC均较恶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ROC分析显示,ANIC和VNIC诊断恶性结节的ROC下曲线面积分别为0.761和0.798,此时ANIC和VNIC的截断值分别为0.249和0.332。以截断值为临界值,采用联合检测,ROC下曲线面积为0.835,具有较高的敏感度(66.67%)和特异度(94.12%)。结论:双能量CT成像碘图参数中使用ANIC和VNIC联合检测对恶性SPN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可以为临床提供较好的参考价值。
钟洁豪叶文卫郭天畅许奇伟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恶性
CT与MRI在良恶性孤立结节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2024年
比较CT,MRI这两种诊断方法在孤立结节患者中关于良恶性诊断的准确。方法 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孤立结节患者人数一共有83例,对他们全部实施了CT以及MRI检查,结果 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分析这两种方法对于孤立结节恶性的诊断价值。结果 在经过病理学的确诊以后,这83例人数中恶性结节占到了59例,良结节占到了24例,CT这种诊断方法在符合率,敏感,特异,阳预测值以及阴预测值方面的数值均呈现出了高于MRI诊断数值,差异显著(p<0.05)。结论 CT诊断相对于MRI诊断方法来说,在孤立结节的良恶性判断方面具有更高的敏感和特异,在诊断过程中可以提升对患者的诊断准确度,可以在临床诊断中大力推广并应用。
闫美利
关键词:CTMRI孤立性肺结节
CT与MRI在良恶性孤立结节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2024年
探究CT与MRI诊断良恶性孤立结节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8月的52例孤立结节患者均实施CT与MRI诊断,对比诊断效果。结果 CT诊断良恶性病变的准确高于MRI诊断(P<0.05)。恶性、炎结节PH、Sph/Pph分别(37.22±2.02)Hu、(20.38±1.02)%,(39.85±2.74)Hu、(21.22±1.85)%,高于良结节的(12.55±1.12)Hu、(4.55±1.09)%,P<0.05;但恶性和炎结节差异不大,P>0.05。恶性和良结节在分叶、毛刺、钙化等差异较大(P<0.05)。结论 良恶性孤立结节中CT诊断准确高于MRI,值得研究和推广。
戴红霞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CTMRI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联合癌胚抗原对良恶性孤立结节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PET/CT代谢参数联合癌胚抗原(CEA)对良恶性孤立结节(SPN)的诊断价值。方法行^(18)F-FDG PET/CT检查的66例SPN患者,其中良病变16例(良病变组),恶性病变50例(恶性病变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18)F-FDG PET/CT不同代谢参数。采用ROC曲线分析^(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CEA对恶性SPN的诊断效能。结果良病变组CEA、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_(mean))、峰值瘦体标准化摄取值(SUL_(peak))、糖酵解总量(TLG)、肿瘤-纵隔血池最大标准摄取值比(TMR)和肿瘤-正常肝最大标准摄取值比(TLR)均低于恶性病变组(P<0.05)。SUV_(max)+SUV_(mean)+SUL_(peak)+TLG+TLR+TMR+CEA诊断恶性SPN的AUC为0.890,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0%和87.5%。结论^(18)F-FDG PET/CT代谢参数联合CEA对良恶性SPN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黄奇峰董科郭雅欣姜婷张倩倩郑勇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癌胚抗原

相关作者

余苔痕
作品数:21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恶性孤立性肺结节 螺旋CT诊断 冠状动脉成像 体层摄影术 斑块
姜亿一
作品数:40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CT表现 体层摄影术 CT诊断 螺旋CT X线计算机
吴恩福
作品数:234被引量:1,073H指数:16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CT诊断 CT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CT表现
叶彩儿
作品数:45被引量:108H指数:4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CT 肺功能 CT诊断 多层螺旋CT 体层摄影术
郑祥武
作品数:147被引量:806H指数:16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CT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 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