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77篇“ 恶性病变“的相关文章
体检彩超筛查对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的筛查效能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体检彩超筛查对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的筛查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4年1月在雷山县人民医院超声科体检的4000例甲状腺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人均采用彩超和二维超声筛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彩超和二维超声筛查相关效能及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水平、舒张末期流速(end-diastolic flow rate,EDV)、峰值收缩期流速(peak systolic flow rate,PSV)。结果超声筛查4000例甲状腺体检患者中,检出阳性1261例、阴性2739例,其中病理结果性595例、良性666例。彩超诊断检出性599例、良性662例,灵敏度为99.33%,准确度为99.05%,特异度为98.79%,阳性预测值为98.66%,阴性预测值为99.39%。二维超声诊断检出性607例、良性654例,灵敏度为96.47%,准确度为95.72%,特异度为95.05%,阳性预测值为94.56%,阴性预测值为96.79%。彩超筛查甲状腺良性病变的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度、准确度、灵敏度均高于二维超声诊断(P<0.05)。甲状腺良性病变EDV水平高于性病变(P<0.05)。甲状腺良性病变PSV和RI水平均低于性病变(P<0.05)。结论彩超在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的筛查中表现出较高的诊断准确度和可靠性,优于二维超声诊断。此外,PSV、EDV和RI等参数可在彩超检查中为甲状腺良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一定帮助。因此,结合彩超检查结果和相关参数,临床可以更好地评估甲状腺疾病的情况,为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谌洪江
关键词:彩超二维超声甲状腺良恶性病变
MR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超声检查在乳腺良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2025年
目的:分析在乳腺良性病变鉴别诊断中采用MR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3年2月威海市妇幼保健院接诊的乳腺病变患者80例,均实施MRI动态增强扫描以及超声检查。以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MRI动态增强扫描、超声单一检查与联合检查的诊断价值,并分析良性、性乳腺病变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阻力指数(RI)、血流灌注指数(PI)、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差异以及两种检测方式的影像学特征。结果:超声联合MRI动态增强检测乳腺病变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准确率、特异度高于MRI动态增强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病变患者的RI、PI与PSV水平均高于良性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良性病变鉴别中采用MR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超声检查的方式,诊断准确性、灵敏度较高,可用于指导后续治疗,但临床仍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综合考量多种因素,以选出最为合适的方式。
林刚刘磊
关键词:MRI动态增强扫描超声乳腺良恶性病变血流速度
血清PSA水平与MRI相关参数对老年前列腺良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血清PSA水平与MRI相关参数对老年前列腺良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90例老年前列腺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期90例老年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为对照组。均给予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测量其相应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计算ADCmean及相对平均ADC值(relative ADC_(mean),rADCmean)。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SA水平。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体格检查资料、家族史、个人史及临床资料等,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前列腺病变性诊断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不同的预测模型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2组患者血清PSA水平、ADCmean及rADCmea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SA水平、ADCmean及rADCmean是老年前列腺性肿瘤的独立影响因素;血清PSA的AUC为0.848(0.786~0.910),ADCmean的AUC为0.747(0.676~0.817),rADCmean的AUC为0.788(0.721~0.854),血清PSA联合ADCmean及rADCmean的AUC为0.929(0.893~0.966)。结论血清PSA联合MRI相关参数可显著提高对老年前列腺良性病变的诊断效能,对临床上早期区分前列腺良性肿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安宁何宏艳程佳琪程晓露赵增喜张瑞
关键词:血清PSA表观扩散系数前列腺良恶性病变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联合X线钼靶技术在乳腺良性病变鉴别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究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ABVS)联合X线钼靶技术在乳腺良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73例乳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理诊断结果分为性患者60例(观察组),良性患者113例(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ABVS扫描结果出现汇集征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边缘毛刺/成角、边界不清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VS扫描误诊率为17.7%,漏诊率为20%,诊断符合率为81.5%。观察组患者X线钼靶显示单纯微小钙化、结构紊乱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显示肿块、星芒征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钼靶技术误诊率为12.39%,漏诊率为11.67%,诊断符合率为87.86%。联合诊断敏感度为96.67%,特异度为78.76%,阳性预测值为70.73%,阴性预测值为97.8%,误诊率为21.24%,漏诊率为3.33%,诊断符合率为84.97%。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ABVS、X线钼靶检查、联合诊断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2,0.880,0.877。结论ABVS和X线钼靶在乳腺良性肿瘤诊断中各有特点,联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诊断效能。
宗雯雯李洁白静
关键词:乳腺癌良恶性病变
乳腺X线摄影、DCE-MRI联合CDUS对致密型乳腺良性病变鉴别诊断的应用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乳腺X线摄影、动态对比增强核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对致密型乳腺良性病变鉴别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怀疑乳腺病变的致密型乳腺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乳腺X线摄影、DCE-MRI以及CDUS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致密型乳腺良性病变乳腺X线摄影、DCE-MRI、CDUS检查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乳腺X线摄影、DCE-MRI、CDUS对致密型乳腺良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86例致密型乳腺患者经病理检查结果发现,按良性病变分类,乳腺癌39例(45.35%),良性病变47例(54.65%);按乳腺纤维腺体组织分类,不均匀致密腺体型31例,其中含乳腺癌11例(35.48%),良性病变20例(64.52%);极度致密腺体型55例,其中含乳腺癌28例(50.91%),良性病变27例(49.09%)。86例致密型乳腺患者经乳腺X线摄影检查结合病理检查结果诊断为性病变30例(34.88%),良性病变44例(51.16%);经DCE-MRI检查结合病理检查结果诊断为性病变35例(40.70%),良性病变45例(52.33%);经CDUS检查结合病理检查结果诊断为性病变33例(38.37%),良性病变46例(53.49%)。乳腺X线摄影、DCE-MRI、CDUS单独应用诊断致密型乳腺良性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6、0.782、0.759,而联合应用诊断致密型乳腺良性病变的AUC为0.968。联合预测效能更高(P<0.05)。结论:乳腺X线摄影、DCE-MRI联合CDUS对致密型乳腺良性病变鉴别诊断效能较高,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王俊平陈国栋吴杰晏楠楠肖微颜廷超李尊强
关键词:乳腺X线摄影致密型乳腺良恶性病变
基于分数阶微积分模型DWI全容积直方图分析对乳腺良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基于分数阶微积分(FROC)模型DWI全容积直方图参数在鉴别乳腺良、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91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及多b值DWI扫描,经后处理得到FROC-DWI[异常扩散系数(D)、体素内扩散异质性参数(β)和空间参数(μ)]及ADC图全容积直方图参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良性病变组的D、β、μ及ADC图全容积直方图参数的差异。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构建综合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综合模型及各直方图参数对乳腺良、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除D_(熵)、β_(最大值、峰度、90th、最小值)及ADC_(熵)外,其他FROC-DWI及ADC图全容积直方图参数在乳腺良、性病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直方图参数组中,D50th、β_熵、μ偏度、ADC50th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高(分别为0.889、0.813、0.759、0.894)。纳入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FROC-DWI及ADC图全容积直方图参数建立综合模型1,AUC为0.960;纳入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FROC-DWI全容积直方图参数建立综合模型2,AUC为0.962。结论:基于FROC-DWI全容积直方图参数在鉴别乳腺良、性病变中具有一定价值,在各直方图参数组中,D50th、β_(熵)、μ_(峰度)、ADC_(50th)的诊断价值最高;多直方图参数联合诊断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
张宝媞汪飞孙宜楠章少兰汪敏敏高何燕程兰兰刘孟潇朱娟
关键词:直方图扩散加权成像
G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在乳腺良性病变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及准确率分析
2025年
目的:探究GE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仪在乳腺良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3年12月收治的70例乳腺病变患者,入院后给予G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其在鉴别乳腺良性病变中的诊断效果及准确率。结果:经手术病理检查发现,70例乳腺病变患者中存在性病变33例(47.14%),良性病变37例(52.86%),超声检出乳腺性病变28例,检出准确率为84.85%;性组血流阻力指数(RI)、峰值流速(Vmax)及血流搏动指数(PI)等血流参数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通过绘制ROC曲线图发现,RI、PI及Vmax诊断的AUC值均>0.7,在诊断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结论:GE CDFI诊断仪在鉴别乳腺良性病变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与病理结果对比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
江敏慧张甘珠徐智娟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乳腺良恶性病变血流参数
MRI技术多参数指标对乳腺良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2025年
目的:分析MRI技术多参数指标对乳腺良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并探讨其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ALN)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青州市人民医院2021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乳腺病变患者89例(102个病灶),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获得表观弥散系数(ADC)、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等参数。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ADC、TIC曲线对乳腺良性病变的诊断效能,以及术后1年MRI成像特征与乳腺癌ALN转移间的关系。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89例乳腺癌患者共102个病灶(性病变55个、良性病变47个)。乳腺性病变ADC值、TICⅠ型曲线比例均低于乳腺良性病变,Ⅲ型曲线比例高于乳腺良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DC、TIC联合诊断乳腺良性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0,灵敏度为96.36%、特异度为93.62%、准确率为95.10%,高于单一的ADC、TIC诊断效能。术后1年随访发现,发生ALN转移32例(ALN转移组)与ALN未发生转移18例(ALN未转移组)。转移组ADC小于未转移组,肿块边缘为模糊构成比、肿瘤内部强化特征为不均匀强化构成比均高于未转移组,ALN短径≥5 mm构成比高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技术多参数指标ADC、TIC类型联合应用可提高乳腺良性病变的诊断效能,且ADC与乳腺癌ALN转移有关。
冀惠强王凤杨扬赵清河郭明涛吴臣永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
胆囊息肉良性病变结合增强CT的临床鉴别研究
2025年
目的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PLG)在胆囊切除术前利用影像组学进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5例(增加数据量2000例)≥1 cm胆囊息肉样病变增强CT资料,70%案例用于训练数据集,30%案例用于测试集。多变量Logistic回归用于生成放射组学模型,绘制ROC曲线和判决曲线,以评估区分性能。结果放射组学标志物和临床标志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4和0.861。放射组学诊断准确率为88.6%,特异度为88.0%,敏感度为89.5%。联合应用AUC值为0.931,特异度为84.0%,灵敏度为89.5%。两种单一模型和联合模型的AU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CT图像的放射组学检查有助于鉴别≥1cm大小的良性和性胆囊息肉。
王冬梅王悦华王晓娟
PI-RADS 5分前列腺良性及性病变磁共振特征对比分析
2025年
目的比较双参数磁共振PI-RADS评分5分前列腺良性及性病变的影像及病理特征。方法搜集泌尿外科选择免穿刺诊疗方案,并行机器人辅助或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多参数磁共振数据,根据病理类型将入组患者分为良性病变组和性病变组,探讨不同评分的前列腺良性疾病的临床及影像学指标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评估患者的上述变量在良性病变组及亚组组间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表观扩散系数(ADC)相关指标进行诊断效能评价。结果(1)共入组89例患者,其中肿瘤性病变78例(87.6%):前列腺癌77例(86.5%),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1.1%);非肿瘤性病变11例(12.3%):良性前列腺增生2例(2.2%),非典型腺瘤样增生3例(3.4%),肉芽肿性前列腺炎2例(2.2%),慢性前列腺炎4例(4.5%)。(2)两组患者间tPSA、fPSA/tPSA、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主病灶表观扩散系数(MADC)、病灶旁表观扩散系数(NADC)、表观扩散系数差值(DADC)、直肠指检、结节数量、骨扫描结果及PI-RADS v2.1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间包膜外侵犯现象存在显著差异。(4)DADC的诊断效能优于MADC。结论(1)良性前列腺疾病组病灶的DADC低于前列腺癌组,即良性疾病组病灶水分子扩散受限的改变程度低于前列腺癌组;(2)PI-RADS评分5分组,包膜外侵犯现象比病灶最大径>15 mm证据级别高,更支持前列腺癌的诊断。
葛建强郭诚彦符厚圣王飞
关键词:表观扩散系数

相关作者

杨竹林
作品数:312被引量:984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研究主题:胆囊肿瘤 胰腺肿瘤 临床病理意义 免疫组织化学 胰腺癌
程敬亮
作品数:1,431被引量:5,035H指数:2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MRI表现 MRI诊断 磁共振
陈自谦
作品数:807被引量:2,767H指数:22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PET/CT CT 体层摄影术
郭君
作品数:97被引量:376H指数:11
供职机构:航天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造影 超声检查 超声 弹性成像 腹膜假黏液瘤
张焱
作品数:238被引量:888H指数:1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MRI表现 MRI诊断 扩散加权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