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92篇“ 恶性血液肿瘤“的相关文章
一种治疗CD7阳性T细胞恶性血液肿瘤的药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CD7阳性T细胞恶性血液肿瘤的药物。本发明研究发现,将靶向CD7蛋白的分子表达在胞外囊泡的表面后,这种胞外囊泡能够在CD7阳性的细胞中更容易富集。再载入具有细胞毒性的分子后,具有细胞毒性的分子能够被这...
蔡志坚张贝
Th1/Th2细胞因子谱在恶性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感染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谱在恶性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简称粒缺)伴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血液淋巴瘤科住院治疗的66例中性粒细胞缺乏继发感染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34例血液系统肿瘤化疗后粒缺无感染的患者与34例本院体检中心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并采用流式细胞微球阵列(CBA)技术测定其外周血,同步进行血培养,探讨Th1/Th2细胞因子谱的临床意义。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粒缺伴感染组患者的生存曲线,使用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情况差异的显著性。结果粒缺伴感染组患者粒缺后的Th1/Th2细胞因子谱水平高于粒缺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粒缺无感染组粒缺后与粒缺前Th1/Th2细胞因子谱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粒缺无感染组的Th1/Th2细胞因子谱水平与健康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粒缺伴感染组的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0(IL-10)、IL-6、IL-4和IL-2水平相较于粒缺无感染组升高(P<0.05);66例粒缺感染的患者中,占比最高的前三种感染菌类型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其占比分别为36.36%、28.79%、12.12%,其中感染且病原菌未知的患者有3例(4.55%)。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的TNF、IL-10和IL-6水平均较革兰阳性菌感染组升高(P<0.05);粒缺伴感染组中感染死亡例数为12例,感染无死亡的例数为51例,感染死亡的患者IL-10、IL-6水平均较感染无死亡组患者相比升高(P<0.05)。结论Th1/Th2细胞因子谱在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感染患者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指导临床早期用药,且IL-10、IL-6水平可作为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
徐嘉愉张复华牛国敏梁家宝潘焕玉麦秀蕖杨国雷徐嘉良黄佑勇
关键词:TH1/TH2恶性血液肿瘤化疗
恶性血液肿瘤病人姑息照护影响因素及对策的研究进展
2024年
对国内外恶性血液肿瘤病人姑息照护的概念、必要性、恶性血液肿瘤病人姑息照护的影响因素及促进恶性血液肿瘤病人姑息照护的策略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恶性血液肿瘤病人姑息照护的发展提供借鉴。
白志刚沙丽艳伊静张涛陈熠蔓李韵健邬昊冉
关键词:恶性血液肿瘤姑息照护临终关怀护理
江西省老年髓系恶性血液肿瘤证型分布规律回顾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江西省老年髓系恶性血液肿瘤常见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将收集的120例居住生活在江西省内的老年髓系恶性血液肿瘤患者的中医四诊资料,经副主任中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师复核,建立病历资料数据库,采用SPPS 26.0软件对患者的居住地、年龄、性别、常见症状、舌象、脉象、证型、外周血象、骨髓增生情况、病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20例患者均来自江西省内各地市,其中男性71例(59.17%),女性49例(40.83%),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平均年龄(70.36±6.80)岁。(2)脾虚痰湿证46例,气血两虚证26例,气阴两虚证24例,瘀毒内结证24例,脾虚痰湿证所占比例最高(38.33%)。(3)中医证型与白细胞(WBC)计数、血小板(PLT)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红蛋白(Hb)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证型与骨髓增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中医证型与病程之间的关系比较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江西省老年髓系恶性血液肿瘤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平均年龄(70.36±6.80)岁。(2)常见的中医证型以脾虚痰湿证较多,其次为气血两虚证、气阴两虚证、瘀毒内结证。(3)WBC低于正常值以气血两虚证多见,WBC高于正常值以瘀毒内结证较多见;PLT低于正常值以气阴两虚证多见。(4)病程长者多见于脾虚痰湿证,病程较短者多见于瘀毒内结证。
欧阳丹周露曾英坚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医证型回顾性分析
病原宏基因二代测序在恶性血液肿瘤中的应用进展
2023年
病原宏基因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是一种新兴的病原学检测方法,能够快速、无差异、无偏倚地对标本中所有微生物进行测序,从而显著提高了病原微生物的检出率。恶性血液肿瘤并发感染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并且其感染类型及致病微生物复杂多样,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困难。针对不同类型的恶性血液肿瘤伴感染,mNGS都具备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本文综述了mNGS技术目前在恶性血液肿瘤中的应用现状及局限性,以期推动该技术在恶性血液肿瘤伴感染方面更好地应用。
王艳琼彭苗新欧阳建
关键词:恶性血液肿瘤造血干细胞移植
外泌体在恶性血液肿瘤耐药中的研究进展
2023年
恶性血液肿瘤发病率日益上升,尽管新的药物和治疗手段不断出现,但复发和耐药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外泌体是细胞分泌携带包括mRNA、微RNA及蛋白质等具有脂质双层膜结构的微小膜泡,其携带和传递重要的信号分子,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细胞间信息传递系统,在生物体中表现出广泛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肿瘤细胞外泌体被证实有助于癌细胞的增殖、血管新生、侵袭、远处转移及耐药。多项研究表明部分恶性血液肿瘤细胞外泌体与肿瘤耐药密切相关。现就外泌体在恶性血液肿瘤耐药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齐林王蕊付建珠成志勇
关键词:外泌体血液肿瘤药物疗法耐药
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在恶性血液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F)是肿瘤微环境的关键组成部分,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生长因子,直接和间接地支持癌细胞,也可以通过抑制免疫效应细胞的活性和募集免疫抑制细胞来改变免疫细胞环境,从而使癌细胞逃避免疫监视。CAF已被证实与实体瘤的发展、进展和预后不良有关。而CAF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文就CAF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刘仪凡席亚明
关键词:淋巴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
达雷木单抗免疫囊泡纳米药物用于恶性血液肿瘤的CD38和PLK1级联靶向治疗
Polo样激酶1(polo-like kinase 1,PLK1)在癌细胞的有丝分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其表达量与癌症的预后密切相关,近年来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目前,已有多种小分子PLK1抑制剂处于不同的临床实验...
杜健为
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
CAR-T是治疗难治复发性恶性血液肿瘤的前沿技术被引量:1
2022年
2021年12月15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简称“武汉协和医院”)的医务人员为68岁的吾先生精心准备了一个庆祝“重生”蛋糕,祝福他顺利康复,并希望这位骑友今后能继续骑行,饱览祖国大好河山。吾先生是武汉协和医院血液科团队成功完成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治疗的第300例难治复发性血液肿瘤患者,经过3个月的治疗,吾先生体内肿瘤已完全缓解。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武汉协和医院院长胡豫教授介绍,淋巴瘤在恶性血液病中发病率位居首位,CAR-T疗法是当前最前沿的血液肿瘤治疗技术之一。目前,武汉协和医院已完成300例包括淋巴瘤在内的多种难治复发性恶性血液肿瘤的CAR-T治疗,总体缓解率达到89.92%,其中最长无瘤生存时间已超过5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潘锋(文/图)
关键词:恶性血液肿瘤难治复发性血液科免疫疗法CAR缓解率
恶性血液肿瘤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后耐药与复发研究进展
2022年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在恶性血液肿瘤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但耐药与复发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第63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上针对CAR-T治疗后耐药与复发的发生机制及应对策略进行了一系列相关报道,对提高CAR-T临床疗效、减少耐药与复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唐露周芬梅恒
关键词:血液肿瘤耐药

相关作者

谢晓恬
作品数:307被引量:1,102H指数:16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再生障碍性贫血 白血病 免疫抑制治疗 阿糖胞苷
黄东生
作品数:489被引量:660H指数:1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视网膜母细胞瘤 肝母细胞瘤 化疗 预后
宗飒
作品数:17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研究主题:循证医学 病例讨论 性疾病 儿童 恶性血液肿瘤
吕善根
作品数:110被引量:227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白血病 儿童 造血干细胞移植 小儿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薛重重
作品数:42被引量:103H指数:6
供职机构:粤北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白血病 血液肿瘤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细胞免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