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58篇“ 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文章
- 伞形酮通过抑制RhoA/ROCK信号通路和自噬改善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被引量:4
- 2022年
- 本研究考察低氧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中RhoA/Rho激酶(Rho-kinase,ROCK)信号通路和自噬的影响,探讨伞形酮改善低氧性肺动脉高血压的作用。体外培养PASMCs,并将其分为4组:对照组、低氧组、低氧+伞形酮组、常氧+伞形酮组,免疫荧光染色评估平滑肌肌动蛋白α和LC3,Western blot检测RhoA、ROCK2、p-MYPT1、LC3-II、LC3-I、Beclin-1、p62、C-Caspase3、B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在体研究中,将Sprague-Dawley(SD)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低氧组、低氧+伞形酮组,评估右心室重量和左心室加室内隔重量之比[RV/(LV+S)],HE染色评估肺动脉形态特征。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低氧组PASMCs中LC3-II/LC3-I比例和Beclin-1表达显著增加,p62表达显著降低;RhoA、ROCK2和p-MYPT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而相比低氧组,低氧+伞形酮组PASMCs中的LC3-II/LC3-I比例和Beclin-1表达降低,p62表达显著增加;RhoA、ROCK2和p-MYPT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低氧大鼠的肺动脉壁增厚,RV/(LV+S)比值增高,而低氧+伞形酮组有明显改善(P<0.05)。这些结果表明伞形酮通过抑制PASMCs的RhoA/ROCK信号通路和自噬改善低氧性肺动脉高血压。
- 商萍孙帅波刘宝华
- 关键词:肺动脉高血压自噬RHOA
- 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慢性低氧诱导的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中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随机将36只SD雄性大鼠分为常氧对照组和低氧(1、3、7、14和21 d)组,低氧组置于低氧舱(O2体积分数为10%)相应的天数。采用右心导管法测定右心室收缩压(RVSP),计算右心室(RV)与左心室(LV)+室间隔(S)质量比值,得出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采用Masson染色法观察肺动脉病理结构改变。经腹主动脉取血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测定指标包括酸碱度(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碳酸氢盐(HCO3^(–))、钠离子(Na^(+))、钾离子(K^(+))、钙离子(Ca^(2+))、血细胞比容(Hct)和血红蛋白(Hb)。结果低氧各组大鼠RVSP和RVHI均明显高于常氧对照组(P<0.05)。与常氧对照组相比,低氧(7、14、21 d)组大鼠肺动脉异常重塑。与常氧对照组相比,低氧各组pH和HCO3^(–)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低氧21 d组PaCO2显著增高(P<0.05),低氧14 d组PaO2和SaO2均明显降低(P<0.05),除低氧1 d外各组Na+浓度和低氧3 d组Ca^(2+)浓度明显降低(P<0.05),除低氧14 d外各组K+浓度显著升高(P<0.05),低氧各组Hct和Hb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动脉血气分析中Na^(+)水平与RVSP呈负相关(P<0.05)。结论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H、PaCO2、PaO2、SaO2、HCO3^(–)、Na^(+)、K^(+)、Ca^(2+)、Hct和Hb发生明显变化,参与并调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其中Na^(+)水平可能成为间接评估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的指标。
- 张舒婷姚青青李宜珊施熠炜
- 关键词:慢性低氧肺动脉高压血管重塑血气分析
- 人参皂苷Rb1对慢性低氧所致肺动脉高压大鼠SOCE的作用
-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主要特点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静息胞浆Ca2+浓度(intracell...
- 郭静一
-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人参皂苷RB1实验药理
- 文献传递
- 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凝血纤溶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
- 目的: 通过建立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蛋白C(P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在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CHPH)中的变化及在CHP...
- 张舒婷
-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低氧血管重塑
- 文献传递
- Tex261在慢性低氧型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研究
- 背景: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由于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加和肺循环压力升高的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病理特征表现为肺动脉血管中细胞的过度增殖,血管收缩和重构以及肺动脉阻塞等。P...
- 陈绍坤
-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增殖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 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及意义
- 目的: 本研究通过建立慢性低氧诱导的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pulmonarypypertension,HPH)大鼠模型,以探讨动脉血气分析中的主要指标在HPH中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 1.将36只SD雄性...
- 姚青青
-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血气分析动物模型
- 腺病毒介导的p53消减基因对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p53消减基因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大鼠肺动脉压力及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常氧实验Adeno-null组、常氧实验Adeno-p53组、低氧对照组、低氧实验Adeno-null组和低氧实验Adeno-p53组各10只。低氧组大鼠置于含有10%O2浓度的低氧舱中。培养2周后气管滴入3×108 MOI腺病毒,继续培养2周。利用右心导管测压法测定各组大鼠平均颈总动脉压、平均肺动脉压;称重右心室、室间隔+左心室的重量,计算右心室肥厚指数,TUNEL染色法检测左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凋亡指数,评价p53消减基因转染对大鼠肺动脉压力及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常压下持续通入10.0%O2培养4周的大鼠与正常情况下培养的大鼠相比,平均肺动脉压力显著升高,右心室明显肥厚(P<0.01或P<0.05)。低氧培养条件下,与低氧实验Adeno-null组相比,低氧实验Adeno-P53组肺动脉压和右心室肥厚指数降低(P<0.05)。低氧实验Adeno-P53组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凋亡指数显著高于低氧实验Adeno-null组常氧实验Adeno-p53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凋亡指数高于常氧实验Adeno-null组(P<0.05)。结论p53消减基因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低氧性PAH的发展,其机制可能与p53消减基因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加有关。
- 张凤玉俞霁云陈明星王军丁昌平蔡逸婷
- 关键词:高血压肺性腺病毒
- 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凝血纤溶因子的变化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凝血纤溶因子在慢性低氧所致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中的变化情况及意义。方法采用慢性常压低氧[氧浓度(10.0±0.1)%]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低氧组(低氧3 d、7 d、14 d和21 d组),每组6只,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大鼠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蛋白C(P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同时检测各组大鼠右心室收缩压(RVSP)和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观察各组大鼠血浆vWF、PC、t-PA、PAI-1水平及RVSP、RVHI值的变化,采用HE染色观察肺动脉病理学改变。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低氧各组大鼠RVSP、RVHI均显著升高(P<0.01),低氧暴露3 d、7 d和21 d组肺动脉病理学改变明显;(2)与对照组相比,低氧各组大鼠血浆vWF、t-PA(除低氧7 d组)、PAI-1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其中血浆vWF、PAI-1水平在低氧7 d组达高峰;低氧3 d、14 d、21 d组血浆P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低氧7 d组血浆PC水平显著升高(P<0.01);(3)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浆vWF、PAI-1水平与RVSP均呈正相关(P<0.01);(4)低氧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大鼠血浆t-PA/PAI-1的比值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慢性低氧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浆vWF、PC、t-PA、PAI-1明显变化,其中血浆vWF和PAI-1的水平可作为间接评价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的指标。
- 李宜珊康睿男张舒婷李杰娜施熠炜
- 关键词:纤溶酶原激活剂缺氧血压
- 依鲁替尼在制备治疗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药物的用途
- 本发明公开了依鲁替尼在制备治疗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药物的用途,实验结果表明,依鲁替尼治疗缺氧组大鼠可以明显减轻右心室压升高,HE染色结果显示依鲁替尼治疗缺氧组大鼠肺动脉中膜厚度增厚程度减轻,肌化小动脉数目明显减少。依鲁替...
- 胡清华朱莉萍李彤稂与恒范晓航刘丙勋任荣玲
- 文献传递
- 血浆利钠肽及其活化酶corin在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探讨
- 2019年
- 目的:探讨corin与利钠肽在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及其对病情的评估作用。方法:纳入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患者158例,分为2个亚组:轻度肺动脉高压组118例(Ⅰa组)、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40例(Ⅰb组);健康对照组60例(Ⅱ组)。ELISA法检测3组患者血浆corin、心房利钠肽(ANP)、脑利钠肽(BNP)、ANP前体(pro-ANP)及BNP前体(pro-BNP)水平,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肺动脉收缩压(SPAP),血气分析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_2)。计算pro-ANP/ANP与pro-BNP/BNP比值。采用Spearman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Ⅰa组血浆corin表达水平显著高于Ⅱ组,Ⅰb组较Ⅱ组与Ⅰa组均显著下降(均P<0.01);Ⅰa组与Ⅰb组血浆ANP、pro-ANP、BNP及pro-BNP均明显高于Ⅱ组,且Ⅰb组显著高于Ⅰa组(均P<0.01);Ⅰa组pro-ANP/ANP与pro-BNP/BNP均较Ⅱ组显著降低,Ⅰb组较Ⅰa组显著升高(均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在Ⅰa组与Ⅰb组中,SPAP与pro-ANP、ANP、pro-BNP、BNP均存在正相关性;在Ⅰa组中,血浆corin与pro-ANP、ANP、pro-BNP、BNP均存在正相关性;而在Ⅰb组中,corin与pro-ANP、ANP、pro-BNP、BNP均存在负相关性。结论:corin与利钠肽及其前体在不同肺动脉高压阶段中表达异常,且二者表达水平具有相关性,提示corin介导利钠肽活化过程,从而参与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
- 徐平罗华宋卫东
- 关键词:CORIN利钠肽慢性低氧肺动脉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