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382篇“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文章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被引量:5
- 2011年
- 一、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并不能排除心力衰竭
LVEF是反映心脏收缩功能最常用的指标,是心脏超声检查的重要项目。其计算方法是每搏输出量(SV)除以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多数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LVEF下降(〈50%)。
- 吴东刘永太陈嘉林
-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收缩功能心脏超声检查LVEF左心室舒张每搏输出量
- 从肝论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进展
- 2024年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困难。肝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具有调节气血、疏泄气机、参与津液代谢等功能。在CHF的发病过程中,肝的生理功能失调,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水湿停滞,从而加重心脏负担,由此可见,CHF患者与肝功能的关系存在密切关联。近年来,随着从肝论治CHF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就从肝论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张露
-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从肝论
-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缬沙坦胶囊治疗,试验组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排血量(CO)]、生化指标[醛固酮(ALD)、血管生成素Ⅱ(AngⅡ)、去甲肾上腺素(NE)]、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LVEF、SV、C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SV、CO水平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ALD、AngⅡ、N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D、AngⅡ、NE水平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生化相关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 杨家勇
-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研究
- 2024年
- 分析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的效果,以此改善患者心功能,控制心律失常发作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降低猝死风险。方法 对我院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心功能更高,血液指标更佳,且疗效更高,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可以更好的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减低血液心肌损伤指标水平,减少室性心律失常发作频率以及持续时间,提高疗效,从而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好转,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王峥
-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美托洛尔胺碘酮疗效
- 氢氯噻嗪缬沙坦片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观察
- 2024年
- 氢氯噻嗪缬沙坦片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2020.12-2023.08的12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依照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作甲组(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 、乙组(甲组+氢氯噻嗪缬沙坦片治疗),每组存在64例,观察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治疗前组间心功能指标水平、生活质量、血清指标没有差别(P>0.05),治疗后相比甲组,乙组心律、血清 脑钠肽(NT-proBNP)水平较低,6分钟步行、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 氢氯噻嗪缬沙坦片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有积极作用,改善患者症状效果理想。
- 吴刘芳
-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生活质量评分
- NT-proBNP及cTnⅠ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预后判断的应用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肌钙蛋白I(cTn I)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06月新乐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2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浆NT-proBNP、cTn I表达水平差异。对56例观察组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分级(NYHA),Ⅱ级为A组、Ⅲ级为B组、Ⅳ级为C组,观察3组患者血浆NT-proBNP、cTn I表达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血浆NT-proBNP、cTn I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中A组、B组、C组比较,心功能越差血浆NT-proBNP、cTn I表达水平越高(P<0.05)。结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cTn I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并且心功能越差其表达水平越高。
- 张会凯
-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N末端脑钠肽前体肌钙蛋白I
- 稳心颗粒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心房纤颤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 2024年
- 分析稳心颗粒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心房纤颤中的应用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10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对比研究。对患者的治疗状况、治疗前后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问题等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状况、治疗前后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稳心颗粒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心房纤颤的治疗中有良好疗效,且安全性更高,能够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胡俊男
- 关键词:稳心颗粒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性
- 参芎舒心通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 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参芎舒心通胶囊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型)患者临床症状和相关指标的影响,评估参芎舒心通胶囊的疗效性及安全性,为中医药干预慢性心衰提供新思路。方法:本研究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0月就诊...
- 赵美丽
-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
- 心活素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水平、不良反应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分析心活素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3月梁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托拉塞米+螺内酯+缬沙坦美托洛尔缓释片)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各50例,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T-proBNP水平、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期整体纵向应变、缺血节段和全左室左前降支支配区域纵向应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T-proBNP水平(580.21±17.71)ng/L低于对照组(603.32±18.89)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51,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与对照组(6.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活素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效果更好,用药后患者的NT-proBNP水平更低,且患者心功能水平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该治疗方式的综合应用价值更高。
- 丁振灿孙双双
-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NT-PROBNP水平
- 参附注射液联合缬沙坦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缬沙坦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CH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7月—2023年6月收治的118例C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血清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22%,高于对照组的7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短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末端脑钠肽前体、心肌钙蛋白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CCHF的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的心功能恢复,降低心力衰竭血清学指标的表达水平.
- 罗华龙
-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参附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