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5篇“ 慢性光化性皮炎“的相关文章
- 慢性光化性皮炎被引量:17
- 2004年
- 慢性光化性皮炎是好发于中老年男性的一种光敏性皮肤病,该文叙述了慢性光化性皮炎研究的历史、临床表现、病理和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的进展。
- 陈浩邓丹琪
- 关键词:皮炎慢性发病机制
- 基于微信平台的慢性光化性皮炎综合管理方案初探
- 2024年
- 目的 在知信行(knowledge attitude practice,KAP)理论指导下,以微信为平台,探索有效的慢性光化性皮炎(chronic actinic dermatitis,CAD)疾病管理模式,使疾病控制在一个较为理想的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L)。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云南省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12例CAD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除了常规药物治疗外,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干预的方法包括讲座、面访、电话随访、微信随访等多种方式,干预期限为3个月。分别于干预前、干预2周后及干预3月后采用防晒知识评分表、防晒行为评分表、Duo氏瘙痒评分表、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及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2周后试验组患者防晒知识评分、防晒行为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HADS抑郁亚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3月后试验组患者防晒知识评分、防晒行为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Duo氏瘙痒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EASI评分、HADS焦虑亚量表评分及抑郁评分较对照组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慢性光化性皮炎综合管理方案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防晒知识,改善防晒行为,稳定病情,进而有效提高患者的HRQL。
- 徐艳江王敏华黄玲
- 关键词:慢性光化性皮炎生活质量焦虑抑郁
- 联合度普利尤单抗治疗慢性光化性皮炎1例
- 2024年
- 患者男,66岁,因头面、躯干、四肢红斑、丘疹伴痒30年、加重3年就诊。患者30年前因日晒后颈部及双上肢出现散在红斑、针尖大小丘疹,偶感瘙痒,每遇日光照射后病情反复,未行系统治疗;20年前日晒后上述症状反复且加重,瘙痒加剧,遂至当地一家医院就诊,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光化性皮炎”,予口服抗组胺药及外用药膏(具体不详),治疗后瘙痒明显缓解,但停药后瘙痒反复。病情多次反复发作,长期间断口服抗组胺药物及外用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软膏控制瘙痒。
- 陆毓郭奕妤秦建平张凤瑞袁德政周晓梅李瑞葛晋宏李文瑶江东杨登科
- 关键词:抗组胺药物慢性光化性皮炎组织病理检查外用糖皮质激素单抗治疗病情反复
- 青蒿汤加减方治疗湿热型慢性光化性皮炎30例
- 2024年
- 本观察应用青蒿汤加减方治疗慢性光化性皮炎(chronic actinic dermatitis,CAD),获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确诊的CAD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女病例分别为18例和12例。
- 查伟锋陈书悦周梦云芦俊巍单筠筠
- 关键词:慢性光化性皮炎湿热
- 大理地区慢性光化性皮炎患者最小红斑量和光斑贴试验分析
- 2024年
- 目的:检测大理地区慢性光化性皮炎(CAD)患者最小红斑量(MED)及光斑贴试验,探讨CAD患者致病光谱差异及可能的致敏物质。方法:采用日光模拟器对25例CAD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MED检测,应用瑞敏标准光斑贴试剂盒进行光斑贴试验。结果:CAD患者的长波紫外线最小红斑量(UVA-MED)为25.63 J/cm^(2),中波紫外线最小红斑量(UVB-MED)为20.56mJ/cm^(2),健康志愿者UVA-MED为49.92 J/cm^(2),UVB-MED为38.80 mJ/cm^(2),CAD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相比MED值均显著降低(P<0.05);CAD患者光斑贴试验阳性率为44%,常见的光变应原为:2-(4-二乙氨基-2-羟基苯甲酰基)-苯甲酸己酯、盐酸异丙嗪和2-羟基-4-甲氧基苯酮。结论:CAD患者对UVA、UVB均敏感,光接触变应原的暴露可能是CAD的诱发因素。
- 杨成林胡婕王静黄玲王敏华
- 关键词:慢性光化性皮炎最小红斑量
- 慢性光化性皮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皮损白细胞介素-17、叉头状螺旋转录因子3的表达
- 2024年
- 目的:检测慢性光化性皮炎(Chronic Actinic Dermatitis,CAD)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 Helper Cells,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Th1、Th2细胞百分比以及皮损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叉头状螺旋转录因子3(Forkhead Helix Transcription Protein 3,FOXP3)的表达,探究其变化趋势及相关临床意义。方法: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检测:以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符合CAD诊断标准的患者20例为试验1组,以健康体检科符合研究标准的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1组。通过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中Th1、Th2、Th17、Treg细胞的百分比,计算Th1/Th2和Th17/Treg值。采用相应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皮损IL-17、FOXP3的检测:选取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符合CAD诊断标准的患者20例作为试验2组,以手术门诊切痣患者切下的痣组织周围正常皮肤组织20例作为对照2组。通过石蜡切片免疫荧光实验检测CAD皮损和正常皮肤组织中IL-17、FOXP3的表达。采用相应的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试验1组外周血Th1、Th2、Th17、Treg百分比分别为(25.81±6.52)%、(42.79±9.66)%、(12.34±5.15)%、(8.32±3.06)%;对照1组外周血Th1、Th2、Th17、Treg百分比分别为(12.59±2.69)%、(50.88±9.06)%、(12.74±5.09)%、(10.42±2.07)%;②试验1组Th1/Th2和Th17/Treg值分别为0.58(0.48,0.74)和1.65(1.00,2.21);对照组Th1/Th2和Th17/Treg值分别为0.26(0.21,0.31)和1.23(0.82,1.45);③试验2组皮损中IL-17和FOXP3的阳性率分别为(85.91±11.73)%和3.60(1.97,4.83)%;对照1组皮损中IL-17和FOXP3的阳性率分别为(89.85±8.18)%和1.32(0.85,2.79)%。结论:CAD患者非急性发作期外周血中Treg低表达、Th1高表达,皮损中FOXP3高表达,其发病可能与外周血Th17/Treg、Th1/Th2表达失衡及皮损IL-17/FOXP3的表达失衡有关,而Th17/Treg、Th17百分比及皮损中IL-17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李涛黄静孙素姣陈文秋李惠娟邓娜苗宏建杨达勇
- 关键词:慢性光化性皮炎白细胞介素-17
- 慢性光化性皮炎发病机制研究概况
- 2023年
- 慢性光化性皮炎(chronic actinic dermatitis,CAD)是以慢性光敏感为特征的一种难治性、复发性、免疫介导的慢性光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近些年来慢性光化性皮炎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本文现对CAD的发病机制进展做一综述。
- 斯其贡张小峰燕红霞郭靖雪木其日
- 关键词:慢性光化性皮炎发病机制
- 慢性光化性皮炎合并疾病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慢性光化性皮炎是以慢性光敏性为特征的病谱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常于面、颈、前臂伸侧和手背等暴光区域出现红斑、丘疹、结节伴瘙痒,也可累及非暴光区域,病情顽固难愈。目前认为本病与紫外线引起的迟发性超敏反应、免疫功能紊乱及炎症反应有关,可并发一种或多种疾病,如肿瘤、感染、精神心理疾病、其他皮肤病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本文将对慢性光化性皮炎并发的疾病及其可能的并发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吴倩姜福琼游淑琼
- 关键词:慢性光化性皮炎合并症肿瘤精神心理疾病
- 慢性光化性皮炎诊疗专家共识(2023版)
- 2023年
- 慢性光化性皮炎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男性的光敏感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曝光部位湿疹样改变,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光生物学试验,治疗的关键为避光和去除光敏物,其他治疗包括外用药物、物理治疗及系统药物等。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皮肤科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组织光皮肤病学领域专家,依据近年来国内外慢性光化性皮炎的最新研究进展,共同讨论慢性光化性皮炎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等临床实践中重点关注的内容,制订慢性光化性皮炎诊疗专家共识(2023版),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规范的参考依据。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皮肤科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陈崑鲁严顾恒
- 关键词:皮炎光变态反应慢性光化性皮炎
- 银菊清热汤治疗慢性光化性皮炎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探讨银翘散、桑菊饮之化裁方银菊清热汤治疗慢性光化性皮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60例慢性光化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羟氯喹,每次100 mg,每日2次,外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银菊清热汤,每日1剂,2组患者均用药6周。观察2组患者于2、4、6周后皮损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6.7%(20/3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10.0%(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菊清热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光化性皮炎效果确切,优于单用西药羟氯喹及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安全性高。
- 张紫荆唐志坤
- 关键词:慢性光化性皮炎银翘散桑菊饮中医药疗法
相关作者
- 何黎

- 作品数:668被引量:2,858H指数:25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痤疮 皮肤屏障 黄褐斑 敏感性皮肤 皮肤病
- 邓丹琪

- 作品数:360被引量:798H指数:11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系统性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 多形性日光疹 皮肌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 农祥

- 作品数:118被引量:353H指数:10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复方昆明山海棠 昆明山海棠 慢性光化性皮炎 多形性日光疹 光敏性皮肤病
- 周晓鸿

- 作品数:225被引量:525H指数:9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系统性红斑狼疮 麻风 误诊 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 陈浩

- 作品数:255被引量:436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临床病理分析 黑色素瘤 皮肤 蕈样肉芽肿 自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