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11篇“ 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相关文章
快速尿素酶试验阴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田锋
无症状糜烂食管炎与慢性活动性胃炎相关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索无症状糜烂食管炎(asymptomatic erosive esophagitis,AEE)与慢性活动性胃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无胃食管反流相关症状的胃镜体检人群,其中存在内镜下糜烂食管炎的为AEE组,无内镜下糜烂食管炎的为对照组。收集2组的人口统计学、胃镜检查结果及胃镜病理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胃镜检查体检者1 818名,其中AEE组209例,对照组1 609名。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P=0.008)、高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P<0.001)、食管裂孔疝(P<0.001)与AEE的风险增加有关;而女(P<0.001)、胆汁反流(P=0.007)及活动性胃炎(P=0.041)与AEE的风险降低有关。结论:慢性活动性胃炎与AEE呈负相关。
孙超姚玮艳汤玉茗黄佳朱颖
关键词:食管炎慢性胃炎胆汁反流
克拉霉素缓释胶囊与克拉霉素分散片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活动性胃炎的效果对比
2020年
目的:对比用克拉霉素缓释胶囊与克拉霉素分散片对幽门螺杆菌(Hp)相关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150例Hp相关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观察A组(n=50)和观察B组(n=50)。对三组患者均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分散片及铋制剂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对照组患者加用克拉霉素分散片进行治疗,为观察A组患者和观察B组患者加用克拉霉素缓释胶囊(观察A组患者该药的用法为1 g/次,1次/d;观察B组患者该药的用法为0.5 g/次,1次/d)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三组患者Hp的根除率及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接受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及观察B组患者相比,观察A组患者Hp的根除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观察A组患者及观察B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使用克拉霉素分散片相比,使用克拉霉素缓释胶囊对Hp相关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好。与每天使用0.5 g的克拉霉素缓释胶囊相比,每天使用1 g的该药对Hp相关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更优,且用药的安全相当。
高义玲朱明辉马静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克拉霉素分散片
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血清IL-6、TGF-β1及IL-17的水平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7
2012年
目的从细胞因子水平探讨幽门螺杆菌(HP)对慢性活动性胃炎发生发展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1例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其中轻-中度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51例,重度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40例和健康对照者40例,采用ELISA法检测以上三组患者外周血中IL-6、TGF-β1及IL-17的浓度,并分析其与HP感染的关系。结果慢性活动性胃炎轻-中度组IL-6的浓度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TGF-β1、IL-17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重度组三种细胞因子的浓度均显著高于轻-中度组和对照组(P<0.01)。HP阳患者IL-6、TGF-β1、IL-17的浓度均高于阴患者(P<0.01)。结论细胞因子IL-6、TGF-β1及IL-17参与慢性活动性胃炎的发生发展;HP感染对炎症的发生发展有促进作用,通过检测上述细胞因子为临床评价治疗效果、判断预后以及进行免疫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马健孟欣颖王涛江晨纪萍周长宏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转化生长因子Β1白细胞介素17螺杆菌慢性活动性胃炎
超微胃安汤治疗慢性活动性胃炎30例
2011年
目的观察超微胃安汤治疗慢性活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超微胃安汤,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或克拉霉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结束后观察其疗效及胃镜、组织学、Hp清除情况。结果①胃镜、组织学情况疗效相当。②Hp现症感染均下降。③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90.0%。④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有效改善脾胃湿热证患者的中医证候,且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⑤临床应用超微胃安汤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超微胃安汤对脾胃湿热证慢性活动性胃炎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是安全有效的药物。
喻斌刘振杰
关键词:慢性活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活动性胃炎疗效分析
2011年
慢性胃炎的过程是胃黏膜损伤与修复的慢性过程,主要组织病理学特征是炎症、萎缩和肠化生。炎症表现为黏膜层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常见淋巴滤胞形成。当见有中粒细胞浸润时显示有活动性炎症,称为慢性活动性胃炎,多提示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成功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改善胃粘膜组织学,可预防消化溃疡及可能降低胃癌发生的危险,部分患者消化不良症状也可得到改善。[1]中西结合治疗慢性活动性胃炎疗效良好,在临床治疗中可以推广。
刘波
关键词:慢性活动性胃炎疗效
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中医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0年
刘振杰喻斌
关键词:胃炎辨证论治
瑞巴派特对慢性活动性胃炎PGE<,2>及IL-8含量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 细胞因子前列腺素Ez(prostaglandinE<,2>,PGE<,2>)及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在慢性胃炎、胃溃疡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瑞巴派特(Rebamipide,...
张金卓
关键词:慢性活动性胃炎瑞巴派特胃粘膜组织PGE2
文献传递
瑞巴派特对慢性活动性胃炎前列腺素E_2及白介素-8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观察瑞巴派特对幽门螺杆菌(HP)阴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液、胃黏膜组织中前列腺素E2(PGE2)及白介素-8(IL-8)含量的影响。方法将HP阴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胃液及胃黏膜组织中PGE2和IL-8含量,并进行临床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后胃液及胃黏膜组织中PGE2含量治疗组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P<0.01),IL-8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1),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仅有上腹痛及反酸症状改善(P<0.05),总有效率为60.0%。结论瑞巴派特可促进HP阴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液及胃黏膜组织中PGE2合成并抑制IL-8释放,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是安全有效的胃黏膜保护药物。
张金卓郝英霞齐红兵
关键词:瑞巴派特慢性活动性胃炎胃黏膜组织前列腺素E2白介素-8
胃炎Ⅰ号合剂治疗慢性活动性胃炎临床分析
2006年
目的:观察自制胃炎Ⅰ号合剂治疗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110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60例用胃炎Ⅰ号合剂治疗,西药组50例用低剂量三联疗法(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两组HP根除率、胃粘膜病理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但中药组症状与胃粘膜炎症改善优于西药组(P<0.05或P<0.01)。结论:胃炎Ⅰ号合剂是治疗慢性活动性胃炎的有效中药制剂。
王学蕾赵小燕宋向军
关键词:慢性活动性胃炎幽门螺杆菌胃粘膜炎症对照治疗观察

相关作者

张万岱
作品数:641被引量:9,959H指数:46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研究主题: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 慢性胃炎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
张金卓
作品数:51被引量:176H指数:8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误诊 ERCP 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活动性胃炎 瑞巴派特
刘文忠
作品数:227被引量:6,261H指数:3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研究主题: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 慢性胃炎 根除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张建中
作品数:411被引量:1,388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研究主题:幽门螺杆菌 空肠弯曲菌 肺炎支原体 耐药 引物
周殿元
作品数:700被引量:3,690H指数:31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幽门螺杆菌 大肠癌 双歧杆菌 大肠肿瘤 幽门螺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