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08篇“ 慢性血吸虫病“的相关文章
- 中西药合用治疗慢性血吸虫病合并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中西药合用治疗慢性血吸虫病合并慢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70例慢性血吸虫病合并慢性结肠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吡喹酮进行血吸虫病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慢性结肠炎,观察组采取中医药结合治疗慢性结肠炎。对比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1%)相比对照组(82.9%)更高(P<0.05)。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腹泻及黏液脓血便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慢性血吸虫病合并慢性结肠炎采取中西药联合治疗,有助于显著控制血吸虫病病原,改善慢性结肠炎症状,促使患者尽早康复。
- 王晓娟
- 关键词:慢性血吸虫病慢性结肠炎中西药联合治疗疗效安全性
- 脂联素在结直肠癌伴慢性血吸虫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23年
- 目的探讨脂联素在结直肠癌伴慢性血吸虫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在浙江省嘉兴第一医院接受诊治的结直肠癌伴慢性血吸虫病患者80例(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行肠镜检查的健康人群4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另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肠黏膜组织脂联素受体的阳性表达情况,比较脂联素受体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的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标记指数,并分析脂联素受体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脂联素受体阳性表达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脂联素受体阳性表达在结直肠癌伴慢性血吸虫病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病理分级、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不同分化程度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肿瘤分化程度越低,脂联素受体阳性表达率越高(P<0.05)。脂联素受体阳性表达组Ki-67、PCNA标记指数均明显高于阴性表达组(P<0.05),且随着阳性表达的增加,Ki-67、PCNA标记指数随之升高(P<0.05)。结论在慢性血吸虫病引起的结直肠黏膜的恶变过程中,脂联素的异常表达导致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 陆佳军李进
- 关键词:结直肠癌慢性血吸虫病脂联素脂联素受体
- 结直肠癌合并慢性血吸虫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探讨
- 目的:探索结直肠癌合并慢性血吸虫病(CRCS)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并对可能的原因进行初步探讨。方法:1.本研究收集了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诊断结直肠癌,术后病理示合并血吸虫病的患者145例,...
- 葛鹤铭
- 关键词:结直肠癌血吸虫病嗜酸性粒细胞CD8CD34
- 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NF-κB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核转录因子κB(NF⁃κB)、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武汉市第七医院60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作为血吸虫病组,另选取30名健康体检群体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以及血清NF⁃κB水平,比较两组血液指标差异,并依照血吸虫病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分析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与血液指标的关系。结果血吸虫病组患者血清NF⁃κB水平以及外周血CD8^(+)水平高于对照组[(47.81±8.41)ng/mL vs.(20.25±5.33)ng/mL、(32.94±5.33)%vs.(27.29±4.39)%],外周血CD3^(+)、CD4^(+)、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62.15±9.71)%vs.(74.73±11.83)%、(38.01±4.63)%vs.(42.66±5.16)%、(1.16±0.19)vs.(1.56±0.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F⁃κB及外周血CD3^(+)、CD4^(+)/CD8^(+)在血吸虫病评估中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2、0.829、0.898(P<0.05);血吸虫病Ⅲ级肝纤维化患者NF⁃κB水平高于0级与Ⅰ~Ⅱ级,Ⅰ~Ⅱ级高于0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肝纤维化患者CD3^(+)、CD4^(+)/CD8^(+)水平低于0级与Ⅰ~Ⅱ级,Ⅰ~Ⅱ级低于0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吸虫病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与血清NF⁃κB水平呈现正相关(r=0.394,P<0.05);肝纤维化程度与外周血CD3^(+)、CD4^(+)/CD8^(+)水平呈负相关(r=-0.328、-0.430,P<0.05)。结论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NF⁃κB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8^(+)呈现高表达,CD3^(+)、CD4^(+)呈现低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相关。
- 王广丽徐欢董丹丹
- 关键词:血吸虫病T淋巴细胞亚群
- FibroTouch联合肝纤维化四项生化指标评估慢性血吸虫病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价值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评价联合使用Fibro Touch技术及肝纤维化四项生化指标检测对慢性血吸虫病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效果。方法以2021年1—3月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慢性血吸虫病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用Fibro Touch技术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肝脏硬度值(LSM),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肝纤维化四项生化指标。绘制LSM、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诊断慢性血吸虫病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单独及联合使用两种方法诊断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结果观察组共63例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35例,平均年龄(65.34±12.56)岁,平均体质指数(24.47±11.05)kg/m^(2);对照组共5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64.28±13.10)岁,平均体质指数(25.12±11.64)kg/m^(2)。两组研究对象性别构成比(χ^(2)=0.002,P>0.05)、年龄(t=0.437,P>0.05)、体质指数(t=0.303,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LSM[(8.65±5.22)vs.(3.24±1.10)k Pa;t=8.013,P<0.05]、Ⅳ型胶原(Ⅳ-C)[(51.80±9.45)vs.(30.10±10.34)ng/L;t=11.506,P<0.05]、Ⅲ型前胶原(PC-Ⅲ)[(77.28±17.22)vs.(48.62±9.54)ng/L;t=11.224,P<0.05]、透明质酸酶(HA)[(39.55±5.32)vs.(84.89±10.34)ng/L;t=30.158,P<0.05]和层黏连蛋白(LN)[(99.47±7.37)vs.(61.93±9.80)ng/L;t=22.496,P<0.05]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前者均高于后者。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慢性血吸虫病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与LSM、Ⅳ-C、PC-Ⅲ、HA、LN水平均呈正相关(r_(s)=0.675、0.421、0.517、0.550、0.539,P均<0.01)。ROC曲线分析显示,LSM预测慢性血吸虫病肝病肝纤维化程度的AUC值为0.864(P<0.001),当约登指数最大时,LSM截断值为11.75 k Pa,灵敏度为71.43%,特异度为84.00%;肝纤维化四项指标预测慢性血吸虫病肝病肝纤维化程度的AUC值为0.577~0.670,截断值为70.174~
- 洪叶牛雪花沈宇舟周磊黄丽萍
- 关键词:慢性血吸虫病肝纤维化透明质酸酶层黏连蛋白
- 盐诱导激酶2与结直肠癌伴慢性血吸虫病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究慢性血吸虫病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是否与盐诱导激酶2(SIK2)相关。方法:标本来自于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并经临床和病理检查诊断为结直肠癌的363例手术患者,其中结直肠癌伴慢性血吸虫病(CRC-S)患者56例,结直肠癌不伴慢性血吸虫病(CRC-NS)患者307例。对患者临床资料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慢性血吸虫病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利用免疫组化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IK2在各组结直肠癌标本中的分布和表达情况,分析SIK2与CRC-S患者肿瘤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CRC-S组淋巴结转移率(62.5%)高于CRC-NS组(47.2%)(P<0.05)。CRC-S伴淋巴结转移患者血吸虫卵主要分布在肿瘤组织(25/35,71.4%),CRC-S不伴淋巴结转移患者血吸虫卵主要分布在癌旁组织(17/21,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243,P<0.01)。SIK2主要位于胞质溶胶,其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与CRC-NS组比较,CRC-S组SIK2表达显著增加,且伴淋巴结转移的患者SIK2表达水平高于不伴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虫卵位于肿瘤组织的患者SIK2表达水平高于虫卵位于癌旁组织的患者(均P<0.01).结论:CRC-S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更高,且虫卵位于肿瘤组织时,更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SIK2的表达水平与是否伴发慢性血吸虫病、虫卵分布部位以及淋巴转移具有相关性。
- 吴超王羽高红亮张逸戴敏李曙
- 关键词:结直肠癌血吸虫病淋巴结转移血吸虫卵
- 慢性血吸虫病腹部CT及病理对照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慢性血吸虫病腹部CT及病理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入住我院的慢性血吸虫患者114例,所选患者均接受腹部CT检查,病理切片及手术标本进行病理检查。结果所选患者中,经腹部CT检查共有26例(22.8%)脾脏钙化;98例(86.0%)脾脏增大,表现主要是片、点、线、条状或混合症状,经增强扫描后无明显特征,CT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例(20.2%)合并肝癌,病灶位置主要位于肝右叶,肝脏钙化者105例(92.1%),在肝脏内主要表现为门脉系、线状、团块状、弥漫点状、包膜、地图样钙化;74例(64.9%)肝脏硬化者,52例(45.6%)存在其他征象者,其他征象包括中心血管影、肝实质囊状低密度灶、肝脏内汇管区低密度灶,8例(7.0%)合并结肠癌,CT表现主要是软组织肿块影、肠腔狭窄、结肠增厚且不规则、增强后为不均匀强化,21例(18.4%)结肠壁增厚,CT表现主要是均匀性增厚以及全结肠弥漫性增厚;38例(33.3%)结肠壁钙化,CT表现主要是条、片、环状变化,主要为环状变化,CT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血吸虫病可使腹部脏器受损,且腹部CT病理改变明显,腹部CT对于诊断慢性血吸虫病脏器病理受损及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 邹华
- 关键词:慢性血吸虫病腹部CT病理肝脏脾脏
- 吡喹酮对慢性血吸虫病合并慢性胃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免疫功能的影响
- 2020年
- 目的探究吡喹酮对慢性血吸虫病合并慢性胃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8月武汉岱山医院收治的40例慢性血吸虫病合并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吡喹酮,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血清TNF-α、CRP、IL-6水平及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CRP、IL-6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CD4+和CD4^+/CD8^+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CD8^+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嗳气等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吡喹酮可降低慢性血吸虫病合并慢性胃炎患者血清TNF-α、CRP、IL-6水平,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 肖敏
- 关键词:血吸虫病胃炎吡喹酮白介素-6
- 慢性血吸虫病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慢性血吸虫病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方法结肠癌病人120例,其中结直肠癌并患有慢性血吸虫病60例(A组),单一结直肠癌60例(B组)。采用双位点夹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组血清CEA水平,采用结直肠癌TNM分期标准对两组进行分期;采用结直肠癌组织学分级标准对两组进行分级,并分析其中的差异。结果在高年龄比例中,A组(13.33%)高于B组(1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Ⅰ+Ⅱ期及高分化阶段CEA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Ⅲ+Ⅳ期及中低分化阶段CEA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单一结直肠癌组与结直肠癌并患有慢性血吸虫病组的差别主要在结直肠癌进展的早期阶段,慢性血吸虫病会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生。
- 肖冉李菲邹贤军
- 关键词:慢性血吸虫病结直肠癌
- 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16例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疗程6个月,治疗后第3个月随访1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观测症状体征(评分表)、肝纤维化病理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治疗前后疗效比较,试验组能显著改善主要症状,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清肝纤指标治疗前后疗效比较:试验组血清肝纤指标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肝脏病理检查指标治疗前后疗效比较:试验组治疗后肝脏组织活检肝纤维化分期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扶正化瘀胶囊对慢性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疗效肯定,对防治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的疗效,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为中医药临床防治慢性血吸虫病提供了医学依据。
- 李洁司勤严光俊
- 关键词:慢性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扶正化瘀胶囊
相关作者
- 季虹

- 作品数:50被引量:123H指数:6
- 供职机构: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 研究主题:循环抗原 日本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 急性血吸虫病 慢性血吸虫病
- 贾铁武

- 作品数:53被引量:590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研究主题:血吸虫病 疾病负担 钉螺 晚期血吸虫病 灭螺效果
- 朱再民

- 作品数:19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宁波三环自然疗法研究所
- 研究主题:免疫辨证 慢性乙型肝炎 病因治疗 慢性血吸虫病 慢性乙肝
- 张金珠

- 作品数:12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宁波三环自然疗法研究所
- 研究主题:病因治疗 慢性血吸虫病 免疫辨证 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肝
- 孙乐平

- 作品数:208被引量:1,428H指数:28
- 供职机构: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 研究主题:血吸虫病 钉螺 血吸虫病传播 日本血吸虫 日本血吸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