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37篇“ 戏曲史“的相关文章
- 王国维戏曲史学科意识萌生的内外动因
- 2025年
- 如果说西方戏剧观念促使王国维确立了一代文学之体的戏曲认知,消解了他投身戏曲研究的心理障碍,那么,日本汉学界先于国人的中国戏曲史纂尝试,则直接刺激他为戏曲著史,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笹川种郎的戏曲史述。王氏成为戏曲史学的“不祧之祖”^(①)正与其“尊体”心理和日本汉学界著史环境密不可分。在将王氏戏曲史纂活动发生与日本汉学界的中国戏曲、文学史述建立关联后,不难发现《宋元戏曲史》中的某些日本“印迹”。不过,日本汉学界早期的几部粗浅的戏曲史述不可能为王氏治史提供操作层面的示范,它们对王氏的启发仅局限在提供某些理论视角。《宋元戏曲史》之所以不是之前非严格意义史著的“翻版”,就在于王国维并未迷失在西方学术的日本回响中,而是回身跨越日本这道津梁,在传统学术和现代史学中兼采博收。
- 黄静枫
- 关键词:学科意识进化论
- 戏曲史与城市史的融合——大型文化纪录片《百年戏码头》
- 2025年
- 从汉剧的兴起到楚剧的繁荣,从传统戏曲的传承到现代戏曲的创新,武汉这座城市与戏曲艺术共同经历了风风雨雨,见证了戏曲艺术的兴衰更迭。纪录片《百年戏码头》以丰富的历史资料、现场拍摄和访谈,生动地呈现了戏曲艺术在武汉的发展历程,通过戏曲史与城市史的融合,这部纪录片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视觉体验,而且增强了观众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提升了观众对戏曲艺术的理解。这部纪录片不仅是对武汉戏曲艺术的深情致敬,而且是对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的深刻思考。
- 李灵
- 关键词:戏曲史城市史文化融合
- 大家学术文库 宋元戏曲史
- 《宋元戏曲史》是王国维多年从事戏曲研究的一部总结性著作,被公认为中国近代古典戏曲研究的经典之作。本书大大提升了戏曲在文学中的地位,把它从“托体近卑”的俗文学升到了文学艺术的范畴。全书共十六章,以宋、元两朝为重点,征引历代...
- 王国维作
- 《太和正音谱》的后世流传及其戏曲史意义
- 2025年
- 《太和正音谱》是明初宁王朱权的戏曲论著。在明代不同时期,《太和正音谱》的命运起起落落。早期宁府刊本主要在宫廷、宗室和望族间流传,它在被收藏的同时也起到了文本校勘等作用。正德年间,北曲特盛,《太和正音谱》成为人们填词作曲必备的参考书。之后《太和正音谱》被人们阅读、传抄、拆分、合并、刊刻,成为市场上的热门书籍。万历以后,《太和正音谱》又影响到了南曲谱的编纂。追踪《太和正音谱》的流传轨迹及文本的变化,可见其命运和明代戏曲的勃兴及曲学的发展紧密联系。
- 李越
- 《三六九画报》中的戏曲史料研究
- 晚近时期,报刊成为沟通观众与戏曲表演之间的重要媒介,自觉承担起了戏曲的宣传、造势等任务。《三六九画报》是北京发行连载的游艺刊物,1939年至1945年共出36卷,633期。其中的戏曲版块保存了大量的戏曲史料,但因为搜集整...
- 谭宛月
- 关键词:戏曲史京剧
- 明清女性戏曲史的多维度书写
- 2024年
- 明清时期,中国古典戏曲达到了巅峰,其中女性群体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女性在戏曲史上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明清女性戏曲史的书写更多地围绕女性与戏曲的关系展开,其研究不仅包括对女性生活文化环境的探讨,还包括对女演员、女读者以及女性戏曲创作与批评的关注。
- 王馨蔓
- 关键词:明清女性戏曲史性别文化
- 《马前泼水》在中国戏曲史源流与发展
- 2024年
- “戏曲”一名初见于宋元间人刘埙(1240--1319)《水云村稿》的《词人吴用章传》:“至咸淳,永嘉戏曲出,泼少年化之而后淫哇、正音歇。”此“戏曲”二字指演戏之曲。元末夏庭芝《青楼集》中称:有芙蓉秀者,婺州人,戏曲、小令,不在二美之下。此“戏曲”亦指演戏之曲。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五《院本名目》云:“唐有传奇,宋有戏曲、唱浑、词说,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卷二十七《杂剧曲名》云:“稗官废而传奇作,传奇作而戏曲继。”此处“戏曲”系特指宋代的杂剧本子。明清人笔下的“戏曲”往往与“散曲”(或称“时曲”“清曲”“冷曲”)相对,以“戏曲”指剧中之曲,意犹“剧曲”,亦借指剧本。
- 杨淅
- 关键词:中国戏曲史夏庭芝剧曲
- 明代南曲戏文“分出”体制的形成与戏曲史意义
- 2024年
- “分出”是明传奇剧本体制形成的重要标志,而早期的南曲戏文存在“隐性分出”和“显性分出”两种形态。晚明时期艺人演出本和坊刻阅读本优化了宋元及明前期南戏按人物上下场分出的方式,摸索出人物上下场、场景整一性和情节整一性相结合的分出标准。明代南曲戏文分出体制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就艺人演出本而言,分出是便于舞台表演;就坊刻阅读本而言,分出是便于读者阅读;就文人编创本而言,分出更多是剧作家对剧坛通常做法的认可和固定。折子戏流行和公共话语交流所产生的“散出身份确立”与“群体共同交流”的需要,也是分出体制形成的不可忽视的外部因素。分出体制的形成包含着艺人、书客和剧作家对戏剧内外结构的理解,反映出演本与读本、作者(编者)与读者之间微妙的离合关系。
- 陈志勇
- 关键词:明传奇戏曲史
-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英译副文本的视角定位
- 2024年
- 伴随翻译的文化转向,关于译本接受的讨论,21世纪以来愈发成为文明交流互鉴、检验翻译效果的重要研究课题。副文本的视角定位,直接映射出译本的翻译效果及其接受程度。作为奠基中国戏曲本体论的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商务印书馆,1915),代表着中国学术水准,具有权威性。其英译副文本的视角定位包括读者群体的设定、文体风格的选择、引用书目的处理、戏剧专业术语的诠释,以及附录内容的涵盖等五个方面。王国维在古史研究上主张“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宋元戏曲史》英译副文本的视角定位,正是这一思想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国际背景下的一次实践检验。
- 徐军
- 关键词:英译副文本
- 浅谈《中国戏曲史》课程中涵盖的课程思政元素
- 2024年
- 《中国戏曲史》是戏剧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是构建专业知识体系的重要基础。这门课程在梳理中国戏曲发展脉络的同时,涵盖了大量的课程思政元素,如“诚信”品德的塑造、艰苦奋斗与顽强拼搏精神的传承、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自信、爱国精神的弘扬、正确爱情观的树立等。对《中国戏曲史》课程中涵盖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有利于学生在掌握戏曲脉络的同时,在心中种下道德的种子,激发内心的精神力量。
- 庞雅心
- 关键词:艰苦奋斗爱国精神文化自信
相关作者
- 周华斌

- 作品数:42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
- 研究主题:戏剧 中国戏曲史 戏曲 中国戏曲 祭礼
- 黄静枫

- 作品数:27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戏剧学院
- 研究主题:戏曲史 戏曲 十七年时期 古代戏曲 京剧
- 解玉峰

- 作品数:80被引量:284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昆曲 中国戏剧 脚色 学术史 中国戏剧研究
- 苗怀明

- 作品数:201被引量:386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学术史 戏曲研究 《红楼梦》 古代小说 红楼梦
- 黄仕忠

- 作品数:69被引量:289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国古文献研究所
- 研究主题:戏曲 杂剧 传奇 戏曲研究 戏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