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篇“ 成分环带“的相关文章
- 汉诺坝拉斑玄武岩的结晶过程 ——来自斜长石晶体粒度分布,成分环带和全岩地化的约束
- 汉诺坝玄武岩是具有OIB特征的新生代大陆板内玄武岩,国内外学者大多从地球化学角度进行研究,对矿物微区的高精度分析却较少,其真正的结晶动力学过程尚不清楚。而结晶动力学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岩石成因及岩浆深部作用过程。本...
- 郭双燕
- 关键词:斜长石成分环带拉斑玄武岩汉诺坝
- 文献传递
- 加勒比海小安德列斯岛弧Kick’emJenny海底火山岩的斜长石成分环带:示踪大洋岛弧岩浆房的演化被引量:20
- 2016年
- 我们对采自于加勒比海地区小安德列斯岛弧(Lesser Antilles Arc)Kick’em Jenny(KEJ)海底火山玄武岩中的斜长石斑晶进行了矿物形态和成分分析。利用电子探针(EMPA)和LA-ICP-MS测定了具有环带结构的斜长石斑晶中主量元素的空间分布,同时也利用LA-ICP-MS分析了斜长石中Sr的分布。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矿物斑晶中,元素含量均表现出和环带结构相联系的空间分布变化。斜长石斑晶中最主要的结构为韵律环带以及熔蚀结构,所测定的矿物边缘都存在An值从由内向外迅速降低的致密韵律环带,可能反映了快速结晶时的不平衡;而晶体内部的稀疏韵律环带结构是由岩浆填充或对流活动导致的。部分斜长石的熔蚀层An值由内向外升高,反映了高Ca岩浆填充的过程。这说明斜长石斑晶的矿物形态和元素环带可以用来制约俯冲带海底火山岩浆从源区上升到岩浆房再到喷发的复杂过程,包括岩浆演化、熔体多次填充、熔体与结晶矿物之间的反应、以及矿物再熔融等。这对于理解海底火山的喷发以及岛弧岩浆岩的演化有重要意义。
- 李原鸿黄方于慧敏贺治伟陈沙
- 关键词:海底火山
- 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折返过程对金红石成矿的制约:来自鱼卡和铁石观西地区石榴石成分环带的证据被引量:17
- 2016年
- 鱼卡和铁石观西榴辉岩均位于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近期在鱼卡地区发现了大型以上的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但在铁石观西地区仅发现钛矿化,两区成矿前景不同。在对两区进行详细野外地质观测、镜下观察及电子探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LA-ICP-MS系统研究了榴辉岩中石榴石的主、微量元素特征等。结果表明:鱼卡和铁石观西榴辉岩虽然产状基本一致,但鱼卡榴辉岩基本无退变,石榴石较自形,含较多的包裹体,石榴石中的主、微量元素成分呈环带分布,幔边部富集稀土元素,而铁石观西榴辉岩退变较强,矿物他形,石榴石包裹体数量较少,部分石榴石单矿物主量元素环带已经被均一化,核幔部相对边部更富集稀土元素。结合年代学等证据,鱼卡榴辉岩的形成经历了相对快速俯冲和折返的动力学过程,钛成矿作用中金红石很少转变为钛铁矿,而铁石观西榴辉岩经历了一个快速俯冲而折返速率较缓慢的动力学过程,钛成矿作用中金红石大多转变成了钛铁矿。揭示鱼卡和铁石观西钛物相、动力学过程等差异的原因及标志,为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内进一步寻找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提供了依据与方向。
- 陈鑫郑有业许荣科国显正王会敏蔡鹏捷杜文洋林成贵方昌坦卢锐范贤斌
- 关键词:石榴石主量元素金红石矿床榴辉岩超高压变质带
- 桐柏地区石榴石变斑晶成分环带与超微构造特征及其勾造意义
- 1、区域地质概况桐柏地区以信阳,舒城断裂带为界划分为北桐柏和南桐柏,对应于秦岭地区商丹断裂带为界的北秦岭和南秦岭。桐柏地区由4套变质岩系组成,由南向北依次为扬子板块北缘蓝片岩带、桐柏杂岩、肖家庙岩组和信阳群。信阳-舒城...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新疆阿尔泰造山带石榴石成分环带研究*
- 中国新疆北部阿尔泰地区,从北部中哈、中俄、中蒙边境到中国新疆阿尔泰山前额尔齐斯断裂带之间,东西长约370km,南北宽约80km,在这样一个广大区域,发育了一套原岩相当于新元古代晚期至古生代中期的沉积岩-火山岩的变质岩系,...
- 郑常青徐学纯Masaki Enami
- 关键词:石榴石成分环带新疆阿尔泰造山带
- 文献传递
- 苏鲁超高压榴辉岩的石榴石生长成分环带及变质作用P-T轨迹被引量:21
- 2005年
- 在南苏鲁东海地区,部分超高压榴辉岩中的变斑晶石榴石具有复杂的生长成分环带和多期矿物包体组合,它们记录了超高压变质岩的多阶段变质演化过程,即绿帘角闪岩相进变质、柯石英榴辉岩相峰期变质、石英榴辉岩相和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运用相关的地质温、压计,使用代表最高变质温度的变斑晶石榴石幔部(具最低的Fe/Mg比值)和与其平衡的绿辉石包体成分,获得了>900℃和4.1-4.5GPa的超高压变质条件。联合其他变质阶段的温、压条件,一个顺时针的变质作用P- T轨迹得以建立。它的特征是进变质与退变质路径近于平行,早期退变质作用为降温、降压过程。榴辉岩石榴石生长成分环带的保存说明超高压变质岩在峰期变质阶段有非常短暂的停留时间,并以很快的折返速率抬升到地壳浅部。超高压变质岩折返过程中的明显降温是石榴石生长环带得以保存的另一个有利条件。
- 张泽明肖益林沈昆高勇军
- 关键词:榴辉岩苏鲁超高压变质带
- 石榴石成分环带及其动力学意义
- 通过对大别碰撞造山带榴辉岩为主的岩石中石榴石和其它矿物的主要和微量元素的微区研究,揭示了玄武质原岩在经过俯冲、抬升不同阶段中石榴石等矿物所记录的信息,很好地提供了陆陆碰撞造山带演化的化学地球动力学信息。主要一些研究结果是...
- 程昊
- 关键词:榴辉岩
- 文献传递
- 柴北缘鱼卡河榴辉岩的变质演化——石榴石成分环带及矿物反应结构的证据被引量:60
- 2005年
- 柴北缘鱼卡河榴辉岩的典型矿物组合为石榴石-绿辉石-多硅白云母-金红石。其中粗粒石榴石变斑晶普遍保存进变质生长环带,从核部到边部石榴石的化学成分、包体矿物的种类和粒度皆呈现出规律的分带性。岩相学和矿物化学研究进一步表明,该榴辉岩经历了前榴辉岩相、榴辉岩相及后榴辉岩相三个主要变质演化阶段。前榴辉岩相以石榴石核部成分及核部包体矿物组合石榴石(GrtⅠ)+角闪石(AmpⅠ)+斜长石(PⅡ)+石英(Qtz)为特征,P-T 估算结果为450~500℃和0.6~0.7GPa。榴辉岩相变质阶段又可细分为早期、峰期榴辉岩和退变角闪榴辉岩三个亚相。早期榴辉岩亚相以石榴石幔部成分和幔部包体矿物组合石榴石(GrtⅡA)+绿辉石(OmpⅡA)+多硅白云母(PheⅡA)±黝帘石(Zoi)+金红石(Ru)为代表,估算的温压条件为580~640℃和2.4~2.5GPa;峰期榴辉岩相以石榴石的边部(GrtⅡB)及基质中绿辉石(OmpⅡB)和多硅白云母(PheⅡB)的核部为代表,矿物组合为 GrtⅡB+OmpⅡB+PheⅡB+Ru,估算的 P-T 条件为620~680℃和3.0~3.4GPa;退变角闪榴辉岩相以共生的石榴石的最边部(GrtⅡC)、基质绿辉石(OmpⅡC)和多硅白云母(PheⅡC)的边部及镁红闪石(AmpⅡ)组合为代表,矿物组合为 GrtⅡC+OmpⅡC+AmpⅡ+PheⅡC,估算的 P-T 条件为700~720℃和2.3~2.4GPa。后榴辉岩阶段主要为麻粒岩-高角闪岩相,以绿辉石分解形成透辉石+钠长石冠状体以及进一步分解形成韭闪石+斜长石,铁红闪石分解形成浅闪石+斜长石为代表,P-T 估算结果为550~600℃和0.6~1GPa。温压估算结果表明,鱼卡河榴辉岩经历了升温升压—升温降压—降温降压的一个顺时针 P-T 演化轨迹,它记录了从俯冲-超高压变质-抬升的连续的演化过程。峰期变质条件为630~680℃和3.0~3.4GPa,已达超高压变质范畴。榴辉岩中进变质矿物组合和生长环带的保存说明榴辉岩的形成经历了相�
- 陈丹玲孙勇刘良张安达罗金海王焰
- 关键词:超高压榴辉岩变质演化
- 变质石榴石的成分环带与变质过程被引量:36
- 2003年
- 介绍了石榴石成分环带 (剖面 )的现代测试技术 ,强调了二维成分填图在当代成分环带研究中的重要性。根据石榴石成分环带 (剖面 )的变化特征 ,将其划分为匀变连续型成分环带和突变间断型成分环带。匀变连续型环带形成受平衡生长控制 ;突变间断型成因复杂 ,其中的台阶型可与多期变质、变质条件大幅度改变、变质反应性质改变或深熔作用干扰等过程有关 ;脉冲型又可分生长型环带(剖面 )和扩散型环带 (剖面 ) ,后者是变质顶峰后石榴石与包体矿物反应导致石榴石某种成分的晶内扩散有关。东昆仑小庙岩群石榴石的岩相学、主量微量元素环带和稀土元素配分环带特征表明其是两期变质作用的产物。
- 陈能松孙敏杨勇刘嵘王勤燕
- 关键词:变质过程石榴石
- 胶北荆山群富铝岩系石榴石成分环带、微区温压计与变质动力学研究
- 该文根据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的基本理论,通过微区矿物学的方法和手段,对荆山群富铝岩系中石榴石等变质矿物的成分环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对其成因机制作了深入探讨.确定了不同变质阶段石榴石平衡成分的鉴别标志和选取方法.在此基础...
- 周喜文
- 关键词:石榴石变质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杨勇

- 作品数:571被引量:3,274H指数:28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胜利油田
- 研究主题:塔里木盆地 水平井 鄂尔多斯盆地 数值模拟 计算机
- 陈能松

- 作品数:95被引量:918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东昆仑造山带 地块 造山带 东秦岭造山带 变质作用
- 周新华

- 作品数:129被引量:1,464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 中生代 晚中生代 岩石圈地幔 岩石地球化学
- 张泽明

- 作品数:200被引量:2,132H指数:31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榴辉岩 变质作用 拉萨地体 岩石学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
- 张玉祥

- 作品数:9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研究主题:热液活动 弧后盆地 海底热液活动 地质构造 岩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