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篇“ 成虫培养细胞“的相关文章
MNNG诱导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核仁组织区相关嗜银蛋白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诱导后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核仁组织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MNNG诱导后培养细胞的增殖能力。方法将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接种于小盖玻片上,置于含20%小牛血清附加常量抗生素的RPMI-1640常规培养基中培养培养第4天,细胞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细胞以含3g/ml MNNG的常规培养基处理48h,对照组细胞则用不含MNNG的常规培养基作相同处理。细胞经彻底清洗后继续以常规培养培养3周,然后换用含5%小牛血清的低血清培养培养。MNNG处理后第1—9周,每周取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采用略作修改的胶银法进行Ag—NORs染色,光镜下观察与拍照,HPIAS-2000图像分析仪测定代表培养细胞内Ag—NORs含量的吸光度(A)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培养过程中,对照组细胞着色逐渐变浅,MNNG组细胞除在第2周时着色变浅外,其余均逐渐加深,尤其在第6周(MNNG诱导后第5周),细胞核呈深棕色,可见粗大的银染颗粒,核仁呈黑色,并观察到分裂细胞。第7—9周,两组细胞着色均逐渐变浅。定量分析发现,对照组细胞培养初期Ag—NORs含量最高,随后逐渐降低;MNNG组的Ag—NORs含量在培养第2周时稍有降低,随后逐渐升高;在培养第6周即MNNG诱导后第5周时达到高峰,然后又逐渐下降。结论MNNG诱导可显著增强培养细胞的rDNA转录活性,提高细胞的分裂增殖能力,在MNNG诱导后第5周细胞增殖能力最强。
钟沁萍明珍平蒋明森董惠芬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甲基硝基亚硝基胍
肝基质与MNNG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细胞化学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肝基质与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糖类物质的影响。方法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分别接种于普通小盖玻片(实验1组)和铺敷有肝基质的小盖玻片上(随机分为实验2组和3组),培养于含20%小牛血清及常量抗生素的RPMI-1640常规培养基中。培养第4d,实验1组和3组细胞分别在含3μg/ml MNNG的常规培养基中培养48h,彻底清洗后继续用常规培养培养;实验2组细胞用不含MNNG的常规培养基处理相同时间。培养第4w。均换用含5%小牛血清的低血清培养培养培养第5~7w,每周取各组细胞进行高碘酸雪夫(PAS)染色和唾液淀粉酶处理后的PAS染色,观察培养细胞内糖类物质的含量及分布变化。取培养第6w(MNNG作用后第5w)的各组染色细胞,用HPIAS-2000图像分析仪测定细胞内代表糖含量的光密度,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3组细胞与实验1、2组比较,PAS染色显示的四种类型细胞其着色均显著增强,淀粉酶处理后的PAS染色显示细胞内糖原含量增多,差异均具显著性(P〈0.01)。培养过程中,第二类细胞数目逐渐增多,体积增大;分裂细胞增多。这种状况在MNNG处理后第5w最为明显。结论肝基质和MNNG联合可显著增强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的糖代谢和分裂增殖能力,二者具协同作用能力。
明珍平钟沁萍董惠芬蒋明森张兆仁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肝基质甲基硝基亚硝基胍
MNNG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糖类物质作用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研究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糖类物质动态的影响。方法将日本血吸虫成虫细咆接种于小盖玻片上,置于RPMI-1640含20%小牛血清附加常量抗生素的常规培养基中培养培养第4d,细胞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细胞用含3μg/ml MNNG的常规培养基处理48h,对照组细胞用不含MNNG的常规培养基作相同处理。细胞经彻底清洗后.继续以常规培养培养3周,然后换用含5%小牛血清的低血清培养培养。NNNG处理后第1~8周.每周取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进行高碘酸雪夫(PAS)染色和淀粉酶处理后的PAS染色,观察培养细胞内糖类物质的含量及分布变化。取培养第6周的染色细胞,用HPIAS-2000图像分析仪测定细胞内代表糖含量的吸光度,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对照组培养细胞的着色逐渐变浅,糖含量逐渐减少;实验组细胞的着色则逐渐加深,糖类物质和糖原含量均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NNG处理后第5周。实验组细胞着色最深.核质着色型第二类细胞和分裂细胞数目显著增加。结论MNNG诱导后,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咆内糖原和糖类物质含量均明显增加,分裂细胞增多。
明珍平钟沁萍董惠芬朱俊勇蒋明森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细胞化学
亚精胺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核仁组织区相关嗜银蛋白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以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核仁组织区相关嗜银蛋白(Argyrophilicnucleolarorganizerregionassociatedproteins,AgNORs)为评价指标,探讨亚精胺(Spermidine,Spd)对培养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方法采用联合法将虫龄为24d的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接种于小盖玻片上,培养于常规培养基中。接种后第3天,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将实验组细胞用无血清培养基配制的终浓度为75μmol/L的Spd处理48h,对照组细胞则用不含Spd的无血清培养基处理,时间相同;PBS清洗3次后换用常规培养基继续培养。于第7、14、21、28、35天分别对培养细胞进行AgNORs染色。使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培养细胞核内AgNORs颗粒数及平均吸光值,并作统计分析。结果经Spd处理,各实验组培养细胞AgNORs着色明显深于对照组;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着色均逐渐变浅。各实验组细胞AgNORs颗粒数目与平均吸光值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50.95、43.78;u14=55.23、43.54;u21=36.65、32.25;u28=31.6、32.95;u35=28.86、9.54;P<0.01)。各实验组AgNORs吸光值两两比较,除第7天与第14天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q=0.008058,P>0.05),其余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pd具有促进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增殖的能力,每周用Spd处理培养细胞1次,能更大限度地促进血吸虫培养细胞的生长。
陈喜珪易同寅明珍平钟沁萍蒋明森董惠芬
关键词:亚精胺
亚精胺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SDH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以琥珀酸脱氢酶(SDH)为指标,探讨亚精胺(Spermidine ,Spd)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生长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4 d龄的日本血吸虫成虫用冷消化法制成细胞悬液,联合法将细胞接种于小盖玻片上培养培养至第4 d ,一部分细胞用含Spd终浓度分别为0(对照)、25、50、75、80、90、100、150、200μmol/L的无血清培养基处理24 h,另一部分细胞用终浓度为75μmol/L的Spd分别处理0(对照)、12、24、36、48、60、72 h。然后用PBS清洗3次,再换用常规培养基继续培养。至第8 d ,对处理过的培养细胞进行SDH细胞化学染色,Olympus-BH2显微镜下观察、拍照,并将结果输入HPIAS-2000图像分析仪进行图像分析。结果用Spd作用24 h,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的SDH活性随Spd浓度的升高逐渐增强,75μmol/L时达到最高,>75μmol/L,SDH活性逐渐减弱。当Spd作用浓度为75μmol/L时,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的SDH活性随着Spd作用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48 h时达到最高,然后逐渐减弱。统计学分析显示,Spd处理后的实验组培养细胞,其SDH活性与对照组细胞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 .05) ;用终浓度为75μmol/L的Spd处理培养细胞48 h,培养细胞的SDH活性显著强于其余各组(P<0 .01)。结论Spd可显著增强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的生长代谢活性;用终浓度为75μmol/L的Spd处理48 h,培养细胞的SDH活性最强。
易同寅董惠芬蒋明森明珍平钟沁萍
关键词:血吸虫培养细胞亚精胺
肝基质和MNNG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细胞化学作用的研究
本文主要研究肝基质和MNNG共同作用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增殖及细胞内糖类物质的影响.结论:肝基质培养和MNNG诱导共同作用可显著增强日本血吸虫增养细胞的糖代射和分裂增殖能力,二者有协同作用能力.
明珍平钟沁萍董惠芬蒋明森
关键词:肝基质日本血吸虫
文献传递
肝基质和MNNG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细胞化学作用的研究
2004年
  本文主要研究肝基质和MNNG共同作用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增殖及细胞内糖类物质的影响.方法:将虫龄为32天的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分别接种于普通盖玻片(实验Ⅰ组)和铺敷有肝基质的盖玻片上(随机分为实验Ⅱ和Ⅲ组),细胞培养基为RPMI-1640含20%小牛血清附加常量抗生素.培养第4天,实验Ⅰ组和Ⅲ组细胞分别在含3μg/ml MNNG的培养基中培养48小时,彻底清洗后继续用含2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实验Ⅱ组细胞用不含MNNG的培养基处理相同时间.……
明珍平钟沁萍董惠芬蒋明森
MNNG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细胞化学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内糖类物质的影响。方法:将32天虫龄的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接种在小盖玻片上,置于含20%小牛血清附加常量抗生素的RPMI-1640常规培养基中培养;同时,培养细...
明珍平董惠芬蒋明森钟沁萍易同寅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成虫糖类物质培养细胞细胞化学
文献传递
MNNG诱导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的扫描电镜研究
目的通过电镜扫描观察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对不同培养时间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作用的变化,确定培养细胞发生转化进而增殖的最佳诱导时间。方法将23~28d虫龄的日本血吸虫成虫制成细胞悬液,接种于小盖玻片上,培养于含2...
董惠芬蒋明森刘晴明珍平钟沁萍范虹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扫描电镜
文献传递
MNNG诱导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观察甲基硝基亚硝基胍 (MNNG)对不同培养时间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作用的变化 ,确定培养细胞发生转化进而增殖的最佳诱导时间。 方法 将 2 3~ 2 8d虫龄的日本血吸虫成虫制成细胞悬液 ,接种于小盖玻片上 ,培养于含 2 0 %小牛血清及常量抗生素的RPMI 164 0常规培养基中。将接种培养第 4、5、6、7、8d的细胞分别设为 5个实验组及其相应的对照组。实验组用含终浓度为 3 μg/mlMNNG的常规培养基处理 48h ,对照组用不含MNNG的常规培养基处理相同时间 ,嗣后换用常规培养培养 4周 ,再改用含 5 %小牛血清的培养基继续培养。MNNG诱导后每周取各组培养细胞固定、制样 ,每组随机取 3张小盖玻片进行电镜扫描观察 ,连续取样 11周。 结果 经MNNG诱导的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表面出现形态各异的结构 ,既有与对照组类似的表面较光滑和有乳突的培养细胞 ,也有表面光滑如玻璃珠状的细胞 ,还有具长纤突、微嵴、皱褶、微绒毛、蜂窝和仙人球状等形态的细胞 ;实验 1组培养至第 5周即出现大量分裂细胞。 结论 MNNG诱导培养第 4d的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培养至第 5周可发生转化而出现分裂、增殖。
董惠芬蒋明森刘晴明珍平钟沁萍范虹
关键词:血吸虫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

相关作者

董惠芬
作品数:124被引量:367H指数:14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
研究主题:日本血吸虫 培养细胞 成虫培养细胞 细胞培养 MNNG
蒋明森
作品数:170被引量:471H指数:14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研究主题:日本血吸虫 培养细胞 成虫培养细胞 MNNG 超微结构
钟沁萍
作品数:56被引量:77H指数:9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
研究主题:日本血吸虫 培养细胞 成虫培养细胞 肝基质 甲基硝基亚硝基胍
明珍平
作品数:48被引量:93H指数:9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
研究主题:日本血吸虫 培养细胞 成虫培养细胞 甲基硝基亚硝基胍 MNNG
刘晴
作品数:38被引量:426H指数:11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日本血吸虫 成虫培养细胞 META分析 医学生 培养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