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51篇“ 成骨效果“的相关文章
胶原基、天然煅烧在大鼠颅缺损修复术中的诱导效果对比观察
2024年
目的对比观察胶原基和天然煅烧在大鼠颅缺损修复术中的诱导效果。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均建立SD大鼠颅双侧临界尺寸缺损模型,均行缺损修复术,术中颅一侧缺损部位填充胶原基(胶原基组),另一侧缺损部位填充天然煅烧(煅烧组)。术后第4、8、12周,取大鼠颅双侧缺损部位新生的组织,通过Micro-CT方法及病理检查结果评价效果[速度(新生体积分数、新生面积分数)、质量(小梁数量、厚度、间隙;新生组织中纤维结缔组织、新生毛细血管数量)],并比较。结果Micro-CT结果显示,术后第4、8、12周,胶原基组的新生体积分数、小梁数量、小梁厚度均高于天然煅烧组,小梁间隙低于煅烧组。HE染色结果显示,术后第4、8、12周,与煅烧组比较,胶原基组的新生面积分数高。胶原基组胶原基吸收速度快,新生含较多的结缔组织、新生血管,质较软;煅烧组天然煅烧吸收速度慢,新生中结缔组织、血管较少,质偏硬。结论在大鼠颅临界尺寸缺损修复术中,胶原基诱导的速度较快,量高,吸收快,新生组织中结缔组织、新生血管多,新生质类似“松质”;天然煅烧诱导速度较慢,新生组织中结缔组织、新生血管少,新生质类似“皮质”。
刘喆牛双杰孙睿
关键词:骨缺损修复材料成骨效果
富血小板血浆与同种异体复合对兔感染性缺损处血管化作用及效果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与同种异体(AB)复合对兔感染性缺损处血管化作用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SPF级新西兰大白兔140只,兔龄12~16周,体质量2.01~2.10 kg。其中20只动物用于制备PRP,通过低速离心法制备PRP。构建新西兰大白兔感染性缺损模型;动物实验分为4组及处理,即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不做处理)、植入PRP组(PRP组,植入PRP)、植入AB组(AB组,植入AB)、植入PRP复合AB组(PRP+AB组,植入PRP和AB),每组30只。分别在1周、4周、12周时行X射线检查、Micro CT检查,并处死动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实验检测动物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缺损区域中碱性磷酸酶(ALP)、钙素(OC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素1(ANGPT1)的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ALP和OCN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ANGPT1、VEGF的表达。结果Control组样本在1、4、12周时均存在明显的不同程度的缺损,并且缺损无愈合、无好转的趋势。PRP组、AB组、PRP+AB组大白兔的缺损区域出现不同程度的愈合,植入材料与结合良好、致密,未出现明显坏死;尤以PRP+AB组缺损修复最为明显。X射线评分与同时点Control组(1、4、12周3.07分±0.15分、4.21分±0.28分、8.03分±0.23分)相比,PRP组、AB组、PRP+AB组缺损区域X射线评分(PRP组3.72分±0.21分、5.14分±0.37分、9.27分±0.22分;AB组4.65分±0.26分、6.49分±0.43分、10.34分±0.29分;PRP+AB组5.31分±0.35分、7.25分±0.51分、11.19分±0.64分)明显升高,且PRP+AB组X射线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同时点Control组(1、4、12周0.01±0.01、0.02±0.02、0.05±0.03)相比,PRP组、AB组、PRP+AB组缺损区域BV/TV(PRP组1、4、12周BV/TV 0.02±0.02、0.06±0.03、0.09±0.04;AB组1、4、12周0.02±0.01、0.07±0.04、0.16±0.03;PRP+AB组1、4、12周0.04±0.03、0.13±0.05、0.24±0.07)明显升高,且PRP+AB组
卜建文马创谢增如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同种异体骨感染性骨缺损成骨
包封形态发生蛋白2的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微囊促进效果的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索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微囊包封形态发生蛋白2 (BMP-2)对细胞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双通道微量注射泵制备包封BMP-2的2种相对分子质量(12 000和30 000)的PLGA微囊。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微囊形态结构;磷酸盐缓冲溶液浸泡法表征微囊缓释性能;细胞Calcein-AM/PI染色及CCK-8法检测微囊细胞相容性;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包封BMP-2的微囊作用48 h对MC3T3-E1细胞的趋化作用;碱性磷酸酶活力测定、茜素红染色法检测微囊作用MC3T3-E1细胞后对细胞能力的影响。结果 2种相对分子质量的微囊均表面光滑,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相对分子质量12 000的微囊的趋化作用最佳。相对分子质量30 000的微囊较相对分子质量12 000的微囊缓释时间长,且初始爆发量减少了约25%。诱导14、21 d后,相对分子质量30 000的微囊形的钙沉积结节较相对分子质量12 000的微囊多。结论 本研究通过调控PLGA的相对分子质量控制BMP-2的释放,发现相对分子质量30 000的微囊能够更好地诱导MC3T3-E1细胞的长期能力。
袁莉红陈晨马语笛梁睿贞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2成骨
脱矿牙本质基质和脱细胞牙本质基质效果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比较缺损区植入脱矿牙本质基质和脱细胞牙本质基质的效果。方法制备脱矿牙本质基质和脱细胞牙本质基质。将24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脱矿组(A组)、脱细胞组(B组)、Bio-Oss粉组(C组)、空白组(D组),每组6只大鼠,在麻醉条件下制备双侧股缺损。A、B、C组大鼠分别在缺损区植入脱矿牙本质基质、脱细胞牙本质基质、Bio-Oss粉,D组大鼠不植入任何材料。术后4周和8周,每组各随机处死3只大鼠。大体观察缺损区愈合情况,血清学检测指标形态发生蛋白(BMP)-2及碱性磷酸酶(ALP)浓度,影像学观察缺损区高密度灰色区(代表愈合)分布情况,组织形态学观察新情况,计算新率。结果术后4周和8周,大体观察见A组能力较其他组活跃,血清学检测A组BMP-2及ALP浓度均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周时,影像学观察可见A组缺损区高密度灰色区分布均匀,组织形态学观察见A组排列规则的基质。A组4、8周时的新率分别为28.51%±0.55%、32.57%±2.28%,均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脱矿牙本质基质比脱细胞牙本质基质具有更好的潜能。
达尔亚·俄尼木拜张迪古丽努尔·阿吾提
关键词:骨修复骨移植材料
牙槽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复合PCL/HA支架具有良好早期效果:基于动物模型研究
2024年
目的评估牙槽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复合PCL/HA支架的缺损再生修复效果。方法培养牙槽髓间充质干细胞(Al-BMSCs)膜片和长髓间充质干细胞(Lon-BMSCs)膜片,熔融沉积型技术制作PCL/HA支架。取新西兰大白兔共9只,建立双侧下颌缺损模型,按植入材料将其分为PCL/HA支架组(A组)、Lon-BMSCs膜片复合PCL/HA支架组(B组)、Al-BMSCs膜片复合PCL/HA支架组(C组),3组共得到18个样本,6个/组。术后4周处死动物,取下颌组织,行大体观察、锥形束CT分析、HE染色和Masson染色,对各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锥形束CT结果显示C组体积分数、小梁厚度和小梁数量均高于A组和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和Masson染色显示C组最为活跃,有较多的新生和血管形。结论牙槽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复合PCL/HA支架具有良好的早期效果,为颌面部缺损再生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刘亚男胡磊霍文艳王立凯王海锋
小鼠再生指尖来源的胚基细胞在大鼠鼠尾内效果的初步研究
张皓鑫
钛种植体表面聚多巴胺-丝素蛋白及其衍生肽复合涂层体内效果的研究
孙汐粼
钛表面氨基杂化介孔硅基纳米形貌保护涂层的构建及效果评价
2024年
目的在钛纳米管(titanium nanotube,TNT)形貌表面原位沉积可降解的氨基杂化介孔硅(amino-hy-brid mesoporous silica,AHMS),探讨其对纳米形貌的保护作用及效应。方法通过阳极氧化法和油水两相法依次制备TNT、TNT@AHMS作为实验组,以酸蚀钛作为对照组(Ti);通过改变硅源用量比探索合参数(3∶1,1∶1,1∶3);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形貌、水接触角测定仪测定亲水性、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元素组;利用纳米压痕检测及超声震荡仪体外观察TNT@AHMS机械强度形貌保持效果;体外模拟浸泡实验观察其降解行为;利用MC3T3-E1细胞系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黏附、增殖和分化能力;利用SD大鼠股植入模型和Micro-CT验证AHMS对TNT形貌的保护作用及结合效果。结果TNT、TNT@AHMS形貌均制备功,硅源用量比为1:3;扫描电镜可见钛纳米管间均匀覆盖AHMS涂层,介孔径约4 nm;AHMS掺入后材料表面为亲水性(12.78°),可检测到氨基基团(NH2-)存在,并在体外12 h内即可降解完全,从而重新暴露TNT活性形貌,累计硅释放量为10 ppm;纳米压痕检测表明TNT@AHMS具有更理想的表面机械强度。电镜观察可见TNT在AHMS的保护下较好地保持了自身形貌,而TNT组出现了严重剥脱。此外TNT@AHMS表面细胞的早期黏附、增殖,ALP活性以及植入4周后的体积分数均显著高于TNT组。结论表面沉积AHMS可以起到保护TNT纳米形貌的作用,在发挥其生物学功效的同时,还进一步增强了能力。该方案为未来纳米形貌修饰钛种植体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杜诗敏刘蕴贤常晓峰李哲
关键词:钛种植体氨基化细胞黏附骨结合
PRF膜单独应用于剩余高度≤5mm的上颌窦内提升术中的效果
目的:在上颌后牙区,牙槽废用性萎缩和上颌窦气化是导致量不足的主要原因,为该区域的种植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本研究的目的为在进行凿法上颌窦提升术时,将PRF膜作为唯一的移植材料,通过CBCT探究其效果,为今后PR...
张逸飞
关键词:上颌后牙区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成骨效果
Er:YAG激光和Nd:YAG激光对大鼠颅缺损模型效果的研究
目的:  诸多口腔手术如种植手术、阻生齿拔除术、牙冠延长术、引导性组织再生术和颌囊肿切除术等术式均面临去除组织或术后组织修复等问题,如何实现最小创伤情况下切削组织并促进术后修复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Er:...
秦圣奥
关键词:ER:YAG激光ND:YAG激光颅骨缺损成骨效果

相关作者

陈庆华
作品数:266被引量:547H指数:12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魔芋葡甘聚糖 生物医学材料 羟基磷灰石 多孔支架 晶须
颜廷亭
作品数:125被引量:139H指数:5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生物医学材料 魔芋葡甘聚糖 晶须 多孔支架 成骨效果
黄洁
作品数:32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成骨效果 生物医学材料 实证分析 钙基 骨修复
雷云
作品数:194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硅 高纯硅 工业硅 高纯 还原熔炼
吴淑仪
作品数:39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研究主题:牙体预备 成骨效果 SDF-1Α 纤维支架 羟基磷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