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32篇“ 房室折返“的相关文章
平板运动试验诱发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
2024年
平板运动试验常作为冠心病的初筛检查手段,也多用于检查运动相关的心律失常,例如用于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辅助诊断等。平板运动试验中房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多见。本文报道2021年11月12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收治的1例少见的行平板运动试验诱发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该患者后行射频导管消融术证实存在左侧旁道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韩思洁
关键词:心悸平板运动试验房性期前收缩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合并房室结三径路传导一例
2024年
患者女性,51岁,因心悸90min入院,体表心电图:窄QRS波心动过速,229次/分,V_(1)导联呈rSr′波,Ⅱ、Ⅲ、aVF导联无明显q波或s波。食管调搏检查发现心动过速RR间期有3种:280 ms,356 ms,456 ms,RP^(-)间期恒定,在食管导联为140 ms,存在右偏心现象,根据体表心电图P^(-)波定位,逆传旁道位于右前侧壁,诊断为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动过速终止后显示右前侧壁心室预激波。程序刺激未出现跳跃现象,未诱发心动过速。S_(1)S_(1)定数刺激可见跨脉冲传导及SR间期成倍延长后诱发前述形态心动过速,RR间期仍然呈3种且各自固定。心腔内电生理检查证实右前侧游离壁房室旁道并成功消融。
杨春姣舒慧姬艳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多径路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构建
2024年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reentrant tachycardia,AVRT)术后的复发率和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0月在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554例AVRT接受RFC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定期随访有无AVRT复发,分为复发组46(8%)例和未复发组508(92%)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将术前基本资料、术中情况与术后复发情况进行比较,探讨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与AVRT患者RFCA术后复发的相关性;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VRT患者RFCA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上述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回归方程和参数联合,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计算参数联合预测AVRT患者术后复发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通过绘制列线图,评估单个参数对AVRT患者RFCA术后复发的诊断价值。结果接受RFCA治疗的AVRT随访时间超过3个月的患者,术后AVRT的复发率为8%。与未复发组比较,复发组既往心肌炎病史(P<0.05)、旁道位置(左侧降低、右侧、双侧升高,P<0.05),旁道数量(单旁道降低、多旁道升高,P<0.01)、术中诱发心动过速降低(P<0.05),消融反应时间延长(P<0.05)及射频消融巩固时间(P<0.05),均与研究对象RFCA术后复发有关。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心肌炎病史、右侧和双侧旁道和旁道数量复杂是AVRT患者RFCA治疗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诱发心动过速是AVRT患者RFCA治疗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P<0.05)。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预测模型为Logit(P)=1.746×心肌炎病史+0.741×旁道位置+1.176×旁道数量-0.727×术中心动过速-3.386。ROC曲线评估参数联合预测AVRT患者RFCA治疗术后复发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7%和54.9%,曲线下面积为0.746(95%CI:0.684~0.807)。基于上述临床参数构建列线图模型的似然比检验�
王新明王睦涵田万禄吕涛
关键词: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复发
食管电生理检查诱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相互转变1例
2024年
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是一项用于评估心脏各部分不应期及功能、诱发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无创检查。本文对食管电生理检查诱发的1例多变心动过速进行报道。本例心动过速表现为两种形态、频率及RP′间期;根据其RP′间期及食管导联心电图特征,最终诊断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且存在上述两种心动过速的相互转变。
党林林李强褚嫒嫒
关键词:左侧旁路房室结双径路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食管调搏检查诱发左侧显性与隐性双旁道交替逆传的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一例
2024年
患者男性,47岁。因发作性心慌2年,再发1周入院。体表心电图示A型心室预激。经食管调搏检查发现刺激心房的激动经另一条左侧房室旁道下传心室。程序刺激诱发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OAVRT),逆传P波(P-波)呈2种形态及2种RP-间期交替,均>90 ms且存在左偏心现象。根据心电图P-波定位,逆传旁道分别位于左前侧及左后侧游离壁,与显性、隐性旁道位置相同,提示心动过速为双旁道交替逆传。心腔内电生理检查证实左前侧游离壁及左后侧游离壁各有一条房室旁道并成功消融。
杨春姣舒慧侯红曾迪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食管调搏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疑似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2023年
患者男性,17岁,因反复心悸3年、晕厥1次入院,动态心电图示可疑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1阵。行平板运动试验诱发宽窄QRS波心动过速,食管电生理诊断:隐匿性左侧旁道,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内电生理证实该诊断。
金鄂周梦桥李慎郑萍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室内差异性传导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合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
2022年
房室旁路引起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双径路引起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二者均是临床常见的室上性心动过速,而房室旁路和房室结双径路并存并引起两种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较少见。现报告1例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合并慢快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两种心动过速交替发生,揭示患者存在隐匿性房室旁路合并房室结双径路;心动过速经房室结慢径路前传,分别经房室旁路和房室结快径路逆传。这是房室旁路合并房室结双径路的典型心电图表现。
肖爱英石翠兰
关键词:隐匿性房室旁路房室结双径路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婴儿隐匿性His束旁旁道伴阵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一例
2022年
患儿7个月20天,出生20天后发生室上性心动过速,经心腔内电生理检查及激动标测证实为隐匿性His束旁旁道伴阵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考虑到患儿年龄极小、消融靶点距离His束较近,本例患儿经股动脉途径逆行于无冠窦采用逐渐增加放电功率和时间的滴定放电方案射频消融成功。
胥良牛思泉王建利杨少华秦续潭王琰王地信鹏程宁宏洁赵育洁
关键词:电生理学婴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快慢径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一例
2021年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发作时出现R-R间期长短交替现象并非罕见,其电生理机制复杂,往往给诊断带来困难。本文报告1例R-R间期长短交替的心动过速,电生理检查发现房室结快慢径交替作为前传支参与了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发作。
王建王继涛孟斌王其磊
关键词:心动过速R-R间期房室折返房室结双径路
隐匿性右前游离壁慢旁道介导的房室折返性性心动过速一例
2021年
患者男性,23岁,因"发作性心悸11年,加重1年"就诊。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内电生理检查为隐匿性右前游离壁慢旁道介导的房室折返性性心动过速,采用Carto 3三维标测系统激动标测逆传A波最提前处,消融成功。
宋洪勇殷召毛帅方冬平王守力
关键词:电生理学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慢旁道

相关作者

李忠杰
作品数:207被引量:403H指数:9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心电图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室结双径路 心脏电生理检查 心动过速
王慧
作品数:195被引量:335H指数:8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冷冻消融 心动过速 心电图 心脏电生理
马坚
作品数:223被引量:2,131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导管消融 射频导管消融 冷冻
张澍
作品数:823被引量:5,324H指数:30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心脏再同步治疗 心律失常 导管消融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杨延宗
作品数:554被引量:2,566H指数:21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阵发性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肺静脉 射频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