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6417篇“ 手术内固定治疗“的相关文章
- 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微创手术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微创手术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邹城市人民医院接诊的脊柱骨折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简单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0例,传统开放手术)和研究组(70例,经皮椎弓根螺钉后路内固定术),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57%,优于对照组的8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5,P<0.05)。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研究组腰椎功能障碍评分以及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研究组伤椎前高压缩比以及Cobb角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较为明显,可以促使患者的疼痛感降低,改善患者的伤椎前高压缩比以及Cobb角。
- 季现忠孟宪庆
- 关键词:脊柱骨折骨折愈合时间
- 手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的效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手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济南市章丘区埠村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70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关节复位保守治疗,观察组实施手术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疼痛情况、踝关节康复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素质、健康认知、生活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的效果较好,能够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及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 李光永马淑玲
-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下胫腓韧带损伤手术内固定
- 手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效果观察
- 2024年
- 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22年2月至2023年6月间收治的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共84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取手术内固定疗法,对照组采取关节复位后保守疗法。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2.86%比对照组76.19%高,P<0.05。在骨折愈合优良率方面,观察组95.24%比对照组73.81%高,P<0.05。治疗前,两组在VAS疼痛、Ogilvie-Harris评分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但治疗后改善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率方面,观察组7.14%比对照组21.43%低,P<0.05。治疗前,两组在生活质量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但治疗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 手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黄院生
-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手术内固定
- 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 2024年
- 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集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因外部力量导致脊柱骨折并就该情况于医院寻求干预的患者总共60例作为本次对照研究的所有实验对象;将患者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展开对照研究;患者采用前路内固定的小组为对照组,而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对于脊柱骨折进行干预的小组是观察组;统计、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状况、术后风险事件发生率、椎体前后缘高度、Cobb’s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均显示其状况较之对照组患者处于更为理想的状态,P<0.05;观察组患者的Cobb’s度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在椎体前后缘高度上,观察组整体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后路内固定手术干预脊柱骨折,有助于改善患者椎体前后缘高度和Cobb’s度数,也有助于减少围术期风险事件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具备应用价值。
- 潘杰
- 关键词:脊柱骨折
- 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观察
- 2024年
- 对后路手术内固定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评估,并研究上述治疗对脊柱骨折的实施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78例患者相关资料,选取时间为2021年01月-2024年01月,入组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确诊为脊柱骨折。通过1-78号编号将患者分为两组对比,其中1-39号为对照组,实施前路手术内固定;40-78号均给予后路手术内固定,收集其治疗实施前后相关数据,纳入研究组。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更低,其余时间指标更短,P<0.05,提示差异有意义;PCT、CRP、TNF-α组间对比,研究组上述指标的抑制效果更好,与对照组相比降低(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锥体前缘及锥体后缘高度恢复率更高,Cobb角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 后路手术内固定疗效高,可以改善血清炎症指标,提升锥体前、后缘高度恢复率,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利于疾病转归。
- 王德
- 关键词:脊柱骨折有效率
- 脊柱骨折治疗中给予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 2024年
- 分析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效果。方法 纳入脊柱骨折病例(N=40),入组起止年限2019.1.1-2022.12.31;以随机数字表1:1划分40例患者为A组(N=20,行前路手术内固定)、B组(N=20,行后路手术内固定),对比如下指标:手术指标、疗效、影像学参数、并发症、疼痛程度、脊柱功能。结果 术后下床用时,A、B组无差异(P>0.05);较A组,B组切口长度更小(12.55±2.34)cm<(17.55±2.16)cm,出血量更低(502.34±25.16)ml<(811.26±22.35)ml,手术、住院用时更短(144.20±25.19)min、(12.57±1.89)d<(181.56±23.64)min、(15.64±1.55)d(P<0.05)。较A组,B组疗效更高95.00%>70.00%(P<0.05)。术前椎体后缘/前缘高度、Cobb`s角,A、B组无差异(P>0.05);术后30d,较A组,B组椎体后缘/前缘高度更高(97.02±3.55)%、(91.88±3.45)%>(88.45±3.12)%、(73.59±3.12)%,Cobb`s角更低(6.18±0.77)°<(10.56±0.97)°(P<0.05)。较A组,B组并发症更少5.00%<30.00%(P<0.05)。术前VAS、ODI,A、B组无差异(P>0.05);较A组,B组术后1/3/7d VAS更低(3.82±0.44)分、(2.45±0.28)分、(1.51±0.17)分<(4.12±0.45)分、(3.16±0.33)分、(2.05±0.23)分,术后6个月ODI更低(8.27±1.05)分<(11.26±1.53)分(P<0.05)。结论 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效果确切,预后佳,并发症少,可推广。
- 周华强
- 关键词:脊柱骨折并发症脊柱功能
- 后路微创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后路微创手术内固定对脊柱骨折患者临床疗效及感觉功能评定量表、运动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脊柱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研究组接受经皮椎弓根螺钉后路内固定术,对照组接受传统开放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出血量、治疗效果、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感觉功能评定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Fugl-M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手术、住院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均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更低,感觉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更高(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I、FM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后路微创手术内固定对脊柱骨折患者临床显著,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使脊柱骨折患者病情快速康复,可以缩短手术、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减轻疼痛,改善感觉功能评定量表,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 李祥
- 关键词:传统开放手术脊柱骨折
- 肋弓骨折手术内固定治疗
- 2023年
- 目的探讨肋弓骨折(CAF)的分型、内固定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2年5月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收治的71例内固定治疗的CAF患者,其中男性59例,女性12例;年龄17~86(49±4.3)岁。根据临床表现、骨折特点,将CAF分为单纯型和复合型。单纯型为单纯CAF或有肋骨与肋弓连接的肋软骨骨折;复合型为CAF合并有邻近肋弓8~10肋骨骨折。按照CAF、邻近肋软骨及肋骨骨折的伤情,进行细化分型,单纯型又分为CAFⅠ、CAFⅡ型,复合型又分为CAFⅢ、CAFⅣ型。71例患者均采用局部小切口、MatrixRIB进行内固定,一部分患者加用钢丝捆绑。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全组患者疼痛消失,无畸形愈合,钛板无移位,钛钉无脱出。结论CAF的分型对拟定手术方案、伤情评估及病例统计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内固定治疗效果明显,避免了长期疼痛、不愈合或畸形愈合。
- 周志明姜威王泽学曲博梁磊张敏
- 关键词:临床分型内固定
- 前路手术内固定与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比较前路手术内固定与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仓山院区收治的100例脊柱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行前路内固定手术,试验组行后路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均更短,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更低(P<0.05)。两组下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手术效果优良率更高(P<0.05)。术后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椎体后缘高度恢复率均更高,Cobb角更低(P<0.05)。结论: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相较前路手术内固定在手术指标、手术效果及功能恢复上均有明显优势,推广价值更高。
- 龚衍丁
- 关键词:脊柱骨折
- 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的手术内固定治疗效果分析
- 2023年
- 目的 分析手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4月北京北亚骨科医院治疗的86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下胫腓螺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铆钉修复下胫腓韧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情况、患者关节功能、生存质量和疼痛程度评分、临床疗效、二次手术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下胫腓韧带损伤修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关节功能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8,P<0.05);观察组患者二次手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能取得较为显著的疗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促进恢复骨折稳定性和功能关节,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赵海洋
-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下胫腓韧带损伤手术内固定治疗关节功能疼痛程度
相关作者
- 徐荣明

- 作品数:930被引量:3,091H指数:23
-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
- 研究主题:内固定 颈椎 骨折固定术 下颈椎 内固定器
- 马维虎

- 作品数:717被引量:2,233H指数:20
-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
- 研究主题:颈椎 后路 椎弓根螺钉 下颈椎 枢椎
- 朱文杰

- 作品数:25被引量:169H指数:7
-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
-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入路 C型骨折 膝关节周围 内固定
- 冯建翔

- 作品数:169被引量:1,137H指数:13
-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
- 研究主题:关节镜 全髋置换术 枢椎 髋关节 内固定
- 周立新

- 作品数:24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疗效分析 髌骨骨折 股骨转子间骨折 手术治疗 关节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