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475篇“ 手术方法“的相关文章
- 一种创伤手术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创伤手术方法及系统,应用于医疗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预先创建的手术规划信息;获取所述手术部位的第一X光图像;将所述手术部位的CT图像和所述手术部位的第一X光图像进行配准,并根据配准结果确定所述...
- 方华磊李军军徐子昂南海城鲁杰
- 一种手术设备、手术方法及手术装置
- 一种手术设备、手术方法及手术装置,手术设备包括第一辅助机械臂(1)、操作机械臂(2)以及控制装置(3),控制装置(3)通过根据第一辅助机械臂(1)以及操作机械臂(2)的位置以及操作人员的操作动作,向第一辅助机械臂(1)以...
- 潘文荣
- 脊柱手术机器人系统及脊柱手术方法
- 本发明涉及脊柱手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脊柱手术机器人系统及脊柱手术方法,该脊柱手术机器人系统中,机器人本体具有机械臂;手术执行机构设于机械臂的末端,手术执行机构用于执行手术操作;扫描机构用于扫描患者的脊柱;双目识别机...
- 高海丰董石磊王笑寒苏衍宇
- 采用脊柱微创手术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 2024年
- 探究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期间,对脊柱微创手术方法的应用意义。方法 研究2020年1月到2022年12月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患者,患者数量为50例,并在期间实现对照组(PLIF术治疗方法)和实验组(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方法)各25例对比,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并在期间对治疗前后腰椎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疼痛评分以及治疗效果和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组间腰椎功能评分和疼痛评分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意义不存在(P>0.05);治疗后,腰椎功能评分比较,实验组数值得到优化;疼痛评分比,实验组的数值降低;且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研究,实验组情况得到控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分析数值明显增加;且和对照组的临床指标对比,实验组的临床指标得到优化,各数值比对研究为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期间,通过脊柱微创手术方法应用,患者在临床上的各个症状逐渐改善,特别是患者的腰椎功能效果良好,且患者发生的并发症情况也不断减少,患者预后良好。
- 吕斌
- 关键词:脊柱微创手术腰椎间盘突出症开放手术
- 不同非手术方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疗效及其优势探讨
- 2024年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是青少年群体临床常见的脊柱疾病,除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外,还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极大影响。虽然手术方法对于该疾病有效,但是会对患者产生较大生活负担,所以更多的患者选择进行非手术方法的保守治疗。为进一步了解各种非手术方法的可行性及治疗AIS的优势,本文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数据库,回顾整理2005—2023年国内外非手术方法治疗AIS的相关文献,发现支具、运动疗法、手法治疗、针刺治疗及综合疗法是目前临床使用较多的保守治疗方法,文中将对这几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其优势进行分析与探讨。
- 华梓涵吕智桢吴双周星辰陈龙豪利涛吕立江
- 关键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非手术治疗
- 非手术方法治疗婴幼儿发育性髋脱位的疗效分析
- 2024年
- 探讨非手术治疗婴幼儿发育性髋脱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6月~2024年6月作为研究时间,纳入发育性小儿髋关节脱位患儿235名,均予以非手术治疗方法,并对其治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1岁以内患儿临床疗效较1~2岁、2~3岁的患儿更优,治疗后患儿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对比后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非手术方法治疗婴幼儿发育性髋脱位效果较好,可促进患儿髋关节功能改善,1岁以下的患儿治疗效果更佳,因此需针对该病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以取得满意疗效。
- 石俊英
- 关键词: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非手术方法
- 一种祛眼袋的微创无痕激光手术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祛眼袋的微创无痕激光手术方法,涉及眼袋美容手术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扫描仪获取患者面部的三维坐标数据,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个性化面部模型,将面部特征与眼袋深度建立关联,定义眼袋皮肤的弹性特性,模拟手术前和...
- 张志兵龚建敏
- 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翼状胬肉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 综合分析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翼状胬肉对患者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9月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100例翼状胬肉患者(100眼)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应用翼状胬肉切除伴羊膜植片移植术)和研究组(应用翼状胬肉切除伴自体细胞移植术),各50例(50眼)。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术后感染、前房炎性反应、角膜水肿、干眼症)发生情况、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泪膜功能和屈光状态。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82.00%(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两组泪膜功能和屈光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研究组泪膜功能和屈光状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伴自体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患者更有效,术后创面愈合更快。
- 韩正杰裴丹丹
- 关键词:不同手术方法翼状胬肉泪膜稳定性
- 超声脊柱手术方法及相关手术器械
- 一种细长的超声波解剖刀探头,具有从轴的远端向远处和横向延伸并设置有多组螺旋肋的横向扩大的头部。在椎间盘间隙准备程序中,将探头插入两个椎体终板之间的椎间盘中,将超声波振动能量传导到探头中,并且操纵探头以在椎间盘内的三个空间...
- N·西奥多D·沃伊克P·米库斯C·巴洛尔S·克卢格维奇
- 胸腔镜辅助内固定术与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肋骨骨折的效果比较研究
- 2024年
- 探究罹患肋骨骨折的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胸腔镜辅助内固定手术治疗以及传统手术治疗的效果。选取黔西南州人民医院于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胸腔镜辅助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疼痛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且超敏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主动翻身、坐位进餐、早期下床活动、咳痰改善、镇痛明显等占比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水平、FVC水平均上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相较于传统手术治疗,胸腔镜辅助内固定手术治疗肋骨骨折患者效果更明显,可显著稳定患者肺功能指标,促进患者手术恢复,可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
- 向松桃
- 关键词:肋骨骨折
相关作者
- 徐志伟

- 作品数:453被引量:1,508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外科手术 室间隔缺损 外科治疗 婴幼儿
- 申勇

- 作品数:375被引量:2,654H指数:24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颈椎 颈椎病 手术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 轴性症状
- 苏肇伉

- 作品数:512被引量:2,063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先天性心脏病 外科治疗 心脏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 体外循环
- 杨述华

- 作品数:1,752被引量:5,881H指数:30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股骨头坏死 骨肉瘤 手术治疗 关节镜 内固定
- 徐志云

- 作品数:953被引量:2,695H指数:21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 研究主题:外科治疗 体外循环 外科手术 心脏瓣膜 风湿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