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635篇“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的相关文章
- 中国不同地区球形孢子丝菌临床分离株的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及表型特征研究
- 背景:孢子丝菌病是由双相型真菌申克孢子丝菌复合体(Sporothrix schenckii complex)感染引起的常见深部真菌病,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可累及皮肤甚至造成系统性感染,迁延不愈。最近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申克...
- 赵莉佩
- 关键词:AFLP钙调蛋白基因表型
- 基于反转录双链DN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的不同产地太子参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2016年
-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太子参的基因差异表达,分离并鉴定相关差异基因。方法采用反转录双链DN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分析国内4个主产地太子参差异表达基因片段。结果筛选6个引物组合进行扩增,从不同产地太子参中获得34条差异表达转录衍生片段(trivially distributed file system,TDFs),对差异片段进行克隆、序列测定,得到21个TDFs核苷酸序列。经过BLASTX程序比对,15个TDFs有其对应的显著同源序列,其中7个TDFs为已知功能的蛋白,这些蛋白主要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抵御病虫害、提高植物抗非生物胁迫的能力。结论利用c DNA-AFLP技术鉴定出不同产地太子参的差异基因,为揭示太子参药材品质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基础资料。
- 华愉教耿超王胜男刘训红谷巍罗益远刘娟秀侯娅马阳
- 关键词:太子参差异表达基因
- 中华鲟性别相关的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子标记筛选被引量:3
- 2015年
- 性别鉴定是生产养殖和物种保护中常用的技术。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大型海河洄游性鱼类,已极度濒危。由于中华鲟性成熟时间长,缺乏第二性征,基于外部特征难以进行性别鉴定,因此,筛选中华鲟性别特异性分子标记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用10条Eco R I-ANN引物和8条Mse I-CNN引物组成的80对引物,对9尾雄性和15尾雌性中华鲟个体进行PCR扩增和毛细管电泳荧光分型,检测其基因组DNA多态性,寻找与其性别相关的分子标记。在100~500 bp范围,共获得864个位点,其中具有多态性DNA位点411条,多态性位点比例为48.58%,并未发现雌雄特异性位点。但发现33个位点在雌雄个体中的比例存在较大差异,聚类分析显示大部分雄鱼聚为一支,雌鱼聚为一支,从而推断这些位点可能与中华鲟性别具有密切相关性。该研究首次尝试在中华鲟基因组中寻找性别特异性的AFLP分子标记,尽管未找到特异性标记,但这些数据为进一步研究中华鲟性别相关基因和性别决定机制奠定了基础。
- 刘雪清李莎肖衎赵珣郭柏福陈磊杜合军
- 关键词:中华鲟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多态性位点
- 贵阳市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单酶切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基因分型
- 2015年
- 目的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单酶切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SE-AFLP)基因分型方法,并对贵阳市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基因型进行分析。方法于2013年7—8月,采集贵阳市124份食品样品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和鉴定,并利用PCR技术进一步验证。筛选HindⅢ单酶切AFLP扩增引物,对分离菌株进行SE-AFLP扩增分析,并根据扩增后的多态性条带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检出3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筛选扩增H-C引物可将其分为31个AFLP基因型。以Dice系数≥0.69作为分群依据,共分为A^E 5个群,其中A群为优势群,包括15个基因型,占总基因型48.39%,B群占16.13%,C群和D群各占12.90%,E群占9.68%。结论该方法能较好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分型,耗时短(1~2 d)且不需特殊的限制性内切酶和仪器设备。贵阳市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 吴正强万晴姣刘丽芳王玉倩翁庆北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分型
- 刚竹属DN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析方法
- 本书属于学道系列丛书,是针对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编写的语文、数学、英语寒假作业的合订本。全书内容丰富,涵盖了多个专题,每个专题又包含作业加油站、作业训练营等栏目,书后附有详细的参考答案与解析,旨在让学生利用寒假对前一阶段的学...
-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英语课中学数学课
- 林下参与栽培参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指纹图谱鉴定被引量:23
- 2013年
- 目的探讨林下参与栽培参DNA直接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direct amplification of length polymorphisms,DALP)特征,建立林下参与栽培参直接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指纹鉴定图谱。方法采用改进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法提取林下参和栽培参基因组DNA,设计6条随机引物,优化直接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体系,进行PCR扩增。结果采用改进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法从人参样品中提取到约为19 kb左右的基因组DNA,其纯度在(1.80±0.23)之间,并获得林下参与栽培参的直接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指纹图谱。结论获得的林下参直接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图谱具有指纹特征,可以作为林下参与栽培参的特异鉴定方法。
- 王帅王慧张丽华王淼李明成
- 关键词:林下参指纹图谱
- 三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线粒体DNA的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细胞质雄性不育是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为了鉴定3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细胞质类型,对其线粒体DNA(mtDNA)进行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分析。文中利用差速离心法和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提取纯化小麦线粒体。结果表明:通过该提取方法获得的mtDNA,其质量和纯度能够满足PCR反应和遗传学分析。在64对选扩引物中,筛选到了4对特异性引物,其中引物E1/M7在ms(Kots)-90-110不育系扩增出3条特异条带;引物E4/M2在ms(Ven)-90-110不育系扩增出2条特异条带;引物E7/M6在ms(S)-90-110不育系中扩增出2条特异条带;引物E6/M4在ms(Kots)-90-110不育系中扩增出2条特异条带。这些特异引物可以用来作为鉴定具有粘果山羊草Aegilops kotschyi、偏凸山羊草Ae.ventricosa、斯卑尔脱小麦Triticum spelta 3类不育细胞质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细胞质分子标记,为研究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机理奠定了分子基础。
- 朱启迪张新钵Ejaz M张改生车会学王书平宋齐鲁杨书玲张龙雨
- 关键词: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线粒体DN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子标记
-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荧光标记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建立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荧光标记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FAFLP)分型方法,并对4株模式菌株和19株分离菌株进行分型。方法选用4种低频限制性内切酶(ApaⅠ、EcoRⅠ、HindⅢ和PstⅠ)和2种高频限制性内切酶(MseⅠ和TaqⅠ)进行组合,对FAFLP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体系进行优化,用BioNumerics软件对分离株的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并与VITEK 2 GN生化结果和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比较。结果 ApaⅠ-G/TaqⅠ-G组合将19株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分为7个群,菌株间最低相似度为80.85%,最高相似度为98.77%。PstⅠ-T/TaqⅠ-G组合将19株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分为10个群,菌株间最低相似度为48.68%,最高相似度为99.67%。两种FAFLP组合均能将菌株进行完全区分,而VITEK 2 GN和16S rDNA序列分析无法将菌株进行完全区分。结论 ApaⅠ-G/TaqⅠ-G组合与PstⅠ-T/TaqⅠ-G组合FAFLP对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具有足够的分辨率,本研究建立的FAFLP分型方法可应用于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分子分型和溯源。
- 王岗郭云昌杜春明付萍李薇薇赵悦刘秀梅杨大进裴晓燕
- 关键词: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分子分型食源性致病菌食品安全
- 猪链球菌荧光DN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
- 2012年
- 利用荧光标记技术,采用2对引物初步建立检测猪链球菌荧光DN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结果表明12株猪链球菌扩增的多态性位点数从51~98条不等,该方法能够检测猪链球菌的多态性,区分不同血清型以及同一血清型不同特性的菌株,可用于菌株鉴定及流行病学研究中细菌源的追踪。
- 王楷宬Linda van der Graaf陆承平黄保续范伟兴
- 关键词:猪链球菌荧光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 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鉴别炭疽和蜡样芽孢杆菌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析建立鉴别炭疽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3株炭疽芽孢杆菌和3株蜡样芽孢杆菌基因组经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和MseⅠ酶切后与对应接头连接,通过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获得特异性DNA片段,将片段进行毛细管电泳,并利用GeneScan和BioNumerics软件对电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选择性扩增最佳引物组合为EcoRⅠ-G/MseⅠ-A,其扩增片段在100~500 bp范围内的有效数量为40~50条;比较炭疽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的AFLP特征峰值图和DNA指纹图谱,确定了5个有明显差异的片段区。结论:利用AFLP分析可对芽孢杆菌属中相近的炭疽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进行鉴别,该方法可作为炭疽芽孢杆菌传统鉴定方法的补充。
- 左庭婷李岩伟韩雪莲何君端青
- 关键词:炭疽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DNA指纹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