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00篇“ 抗双链DNA抗体“的相关文章
- 一种抗双链DNA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短肽及应用
- 本发明属于蛋白质短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抗双链DNA抗体特异性结合短肽及用途。抗双链DNA抗体是一种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具有高度特异性的自身免疫性抗体,主要针对体内双链DNA结构,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血清学标志物。本发明...
- 刘佳琪袁宏李志李珅王波刘波
- 基于光子爆发计数的双链DNA抗体均相分析方法研究
- 2024年
- 本文报道了一种基于共振散射光子爆发计数技术的双链DNA抗体(Anti-dsDNA antibody)分析新方法。基于金纳米粒子(Gold Nanoparticles, GNPs)极强的共振光散射性质,以GNPs为探针,通过激光强度、金纳米颗粒表面结合双链DNA数目、探针浓度、反应时间等实验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双链DNA抗体的均相免疫定量分析方法。最优实验条件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10^(-8)mol/L~1.0×10^(-7)mol/L,检测限为5.2×10^(-9)mol/L。与目前已有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快速、简单、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好等优点,在临床诊断和生命科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万晴董朝青任吉存
- 关键词:散射金纳米粒子双链DNA抗体
- 初诊系统性红斑狼疮抗双链DNA抗体表达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 分析初诊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双链DNA抗体表达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21年6月该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15例初诊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抗双链DNA抗体表达与否分为抗双链DNA抗体阴性组(n=37)和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组(n=78),2组均规律使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第1、2、3、6个月疾病活动度评分,对比2组患者达标治疗率。结果 抗双链DNA抗体阴性组患者治疗第1个月达标治疗率为78.4%,第2个月达标治疗率为89.2%,第3个月达标治疗率为89.2%,第6个月达标治疗率为86.5%;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组患者治疗第1个月达标治疗率为48.7%,第2个月达标治疗率为75.6%,第3个月达标治疗率为83.3%,第6个月达标治疗率为80.8%。2组患者治疗第1、2、3个月达标治疗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第6个月达标治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双链DNA抗体对患者早期治疗方案的调整、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总的达标治疗率具有一定提示意义;并建议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初治疗的3个月内对抗双链DNA抗体阳性者应做到更加全面地评估,并延长随访时间,在达标治疗前尽可能减少器官损害,甚至降低死亡风险。
- 曹思曼周毅朱丽花曾珊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抗双链DNA抗体初诊
- 抗双链DNA抗体、核苷酸片段、磁珠及提取外周血游离DNA的方法
- 本申请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抗双链DNA抗体、核苷酸片段、磁珠及提取外周血游离DNA的方法。所述抗双链DNA抗体,包含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轻链可变区的...
- 杜子谦吴斐然黄奕芝段生宝王红梅陈晔洲丁少华李勇
- 类风湿因子对抗双链DNA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的干扰研究
- 目的:探讨患者血清中的类风湿因子(RF)对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双链DNA(ds-DNA)抗体产生干扰以及研究三种方法消除此干扰的效果。由于抗ds-DNA抗体几乎只存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血清中,是SL...
- 王梦圆
- 关键词:间接免疫荧光法类风湿因子抗双链DNA抗体
- 抗双链DNA抗体的IgG亚型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型相关性的研究
- 研究背景及目的: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体内自身抗原暴露并产生自身抗体和形成免疫复合物为主要特征,并导致多器官的...
- 孔文锦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抗双链DNA抗体狼疮性肾炎IGG亚型临床表型
- 血清中抗核抗体与抗双链DNA抗体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
- 2023年
- 目的:研究联合检测血清内抗核抗体(ANA)及抗双链DNA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SLE患者68例为试验组,同期在院进行检测的健康者68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ANA以及血清抗双链DNA抗体,比较两组检测结果阳性率。结果:试验组的血清抗双链DNA抗体检测、血清ANA检测、血清抗双链DNA抗体+ANA检测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中ANA、抗双链DNA抗体,对于诊断SLE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 杨云敏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抗双链DNA抗体抗核抗体
- 一种靶向抗双链DNA抗体的D型多肽及其在制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靶向抗双链DNA抗体的D型多肽及其在制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体外及体内验证该D型多肽的靶向结合活性,抗酶解稳定性和对狼疮肾炎的改善效果。经实验结果验证,该多肽D‑ALW能够靶向抗双...
- 王绘霞王亚琦夏育民张雯罗迈杨文光延祝陆美
- 26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磷脂抗体与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磷脂抗体(APL)特征及其与抗核抗体(ANA)核型、抗双链DNA抗体(anti-dsDNA)之间的关系,为SLE患者系统性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SLE患者26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APL[狼疮抗凝物(LA)、抗心磷脂抗体(ACA)、和抗β_(2)糖蛋白I抗体(anti-β_(2) GPI)]与ANA核型特征、anti-dsDNA的关系。结果264例患者中164例(62.12%)LA阳性、22例(8.33%)ACA阳性、38例(14.39%)anti-β_(2) GPI阳性、260例(98.48%)ANA阳性和136例(51.52%)anti-dsDNA阳性。在164例LA阳性的SLE患者中,LA弱阳性表达92例(56.10%),LA阳性表达52例(31.71%),LA强阳性表达20例(12.19%)。ACA、anti-β_(2) GPI和LA均阳性16例。260例ANA阳性的SLE患者中,胞核均质型48例(18.46%),胞核斑点型70例(26.92%)和胞核混合型142例(54.62%)。260例ANA阳性SLE患者中,不同ANA核型LA阳性率不同,胞核混合型阳性率最高约为73.24%;其次是胞核均质型为58.33%,而胞核斑点型则以LA阴性为主。Anti-dsDNA阳性的SLE患者中约有11.76%患者ACA为阳性,anti-dsDNA阴性的SLE患者中约有95.31%患者ACA为阴性,ACA与anti-dsDNA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38)。Anti-dsDNA阳性的SLE患者中约有72.06%患者LA为阳性,anti-dsDNA阴性的SLE患者中约有48.44%患者LA为阴性,LA与anti-dsDNA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04)。结论SLE患者的ANA核型多表现为胞核混合型,LA表达多为阳性,且LA以弱阳性表达为主;不同ANA核型中LA阳性率不同,ACA和LA与anti-dsDNA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APL、ANA和anti-dsDNA检测对SLE患者系统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 许晓风崔莉王艳红岳燕刘向祎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抗核抗体
- 一种抗双链DNA抗体检测试剂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双链DNA抗体检测试剂盒,包括包被双链DNA抗原的磁微粒、碱性磷酸酶标记抗体和化学发光底物;所述磁微粒为二氧化硅磁性复合微粒。本发明提供的抗双链DNA抗体检测试剂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较低的检测误差并且...
- 盛伟裴中平徐小点
相关作者
- 张涛

- 作品数:33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成都医学院
- 研究主题:壳聚糖酶 红芸豆 试剂盒 壳聚糖 辣椒素
- 余小平

- 作品数:174被引量:530H指数:12
- 供职机构:成都医学院
- 研究主题:牛磺酸 乳腺癌 HER-2 视网膜光化学损伤 三羟异黄酮
- 檀玉芬

- 作品数:62被引量:296H指数:9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 研究主题:自身免疫性肝炎 原发性胆汁性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 自身抗体
- 赵春方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山西省临床检验中心
- 研究主题:健康人血清 老年病学 抗原-抗体反应 抗体阳性率 抗体特异性
- 荣漪雯

- 作品数:20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 研究主题:免疫金银染色 抗体 免疫金银 华支睾吸虫病 抗核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