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61篇“ 抗性遗传“的相关文章
苦瓜种质枯萎病抗性鉴定与抗性遗传特征分析
2024年
枯萎病严重威胁苦瓜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探明其抗性遗传机制,筛选抗病资源,本研究建立了苦瓜枯萎病苗期接种鉴定抗性分级标准,并对188份苦瓜育种材料进行抗性评价;利用高抗自交系‘5-278’及高感自交系‘MC10-1’构建六世代遗传群体(P_(1),P_(2),F_(1),F_(2),BCP_(1),BCP_(2)),借助SEA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筛选最佳遗传模型并分析苦瓜枯萎病抗性遗传特性。结果显示,188份材料中共筛选出高抗材料3份,抗病材料17份,与病圃鉴定结果基本一致。苦瓜枯萎病抗性遗传符合“MX2-ADI-AD”模型,由主基因和多基因共同控制,两对主基因的遗传显性度不同,分别为超显性和不完全显性;主基因遗传率在BCP_(1)、BCP_(2)及F_(23)个世代群体中分别为89.72%、88.43%、78.62%,表明枯萎病抗性主要受2对主基因控制。环境因素对3个群体的抗性遗传存在一定影响,分别占8.14%,11.57%,4.76%。本研究建立了苦瓜枯萎病的苗期接种鉴定分级标准,探明了枯萎病抗性遗传规律,为下一步的抗性育种及抗性基因定位提供参考。
琚茜茜黄如葵黄熊娟黄玉辉陈小凤梁家作刘杏连冯诚诚
关键词:苦瓜枯萎病抗性鉴定
大豆灰斑病生理小种及抗性遗传研究进展
2024年
灰斑病是大豆尾孢菌(Cercospora sojina K. Hara)导致的世界性大豆真菌病害,在大豆主要生产区的流行有增长趋势,给生产带来重大损失。大豆尾孢菌变异迅速,已演化出多个具有致病性差异的生理小种,导致现有品种抗性不能满足生产需求。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了获得具有广谱抗性的种质,近年来研究方向从传统的抗病育种转移到对大豆尾孢菌致病机制解析及大豆抗灰斑病基因精细定位上。本文对大豆尾孢菌生理小种的鉴定及其致病性、抗病遗传、抗病育种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并对未来大豆灰斑病的表型精准鉴定、致病机制解析、抗病基因精细定位和抗病育种进行了探讨,为大豆抗灰斑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肖国政方婷侯晶晶王伟东孙连军
关键词:大豆灰斑病生理小种抗性遗传抗病育种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遗传解析被引量:2
2024年
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主要的病害之一,对水稻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国外引进粳稻品种Maybelle与地方籼稻品种白叶秋为亲本构建而成的加倍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群体为材料,调查了4个白叶枯病致病小种的致病性。结果表明,各小种的致病性在DH群体间呈现连续分布,并伴有一定的超亲变异。而且,各个致病小种的致病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处在0.3与0.6之间。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分析共检测到12个QTL,分别位于水稻第1、2、3、5、6、7、9和12号染色体,贡献率介于4.95%−16.05%之间,其中位于5号染色体上的RM6024−RM163区间在3个致病小种中均检测到,并且是效应最大的主效QTL。另外,QTL座位的聚合进一步表明,通过不同的QTL座位的聚合能够显著提高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该研究对拓宽我国白叶枯病抗性基因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刘玉婷袁筱萍杨惠敏黄佳慧朱哲楠卢钿钿沈思怡杨窑龙饶玉春
关键词:白叶枯病水稻基因聚合
普通小麦Arableu#1白粉病成株抗性遗传解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确保小麦产量稳定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小麦白粉病是限制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选育抗病品种是控制该病害最经济、有效环保的途径,挖掘新成株抗性基因/位点为选育持久抗病小麦品种提供依据。【方法】由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培育的普通小麦品系Arableu#1在苗期对白粉病表现为感病,而成株期呈现高水平抗性。为深入解析其抗病遗传机制,利用Arableu#1与高感品系Apav#1杂交,构建一个含有142个家系的F5重组自交系群体,采用基因分型测序(genotyping-by-sequencing,GBS)平台测序,获得4298个在亲本间具有多态性的分子标记,并进行群体检测,所获基因型用于构建整个群体的遗传连锁图。【结果】结合白粉病连续2年田间表型和基因型数据,使用IciMapping4.1对田间病害严重度、病程曲线下面积(AUDPC)和病害多年平均严重度(MFDS)等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在该群体中定位了4个来自Arableu#1的白粉病成株抗性位点,分别位于染色体1BL、5BL、6BS和7BL上,以及2个来自Apav#1的抗性位点,分别位于染色体2DS和4BL上,可解释白粉病表型变异介于3.1%—28.5%。6个位点聚合时的群体平均病害严重度达到各位点组合中的最低水平,QPm.hzau-1BL、QPm.hzau-4BL、QPm.hzau-5BL和QPm.hzau-7BL4个位点聚合后的效应仅次于6个位点同时存在。【结论】将2个新位点QPm.hzau-5BL和QPm.hzau-7BL的两翼分子标记开发成KASP标记,经对570份世界各地育成品种或地方品种检测,2个位点单独存在或聚合在一起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白粉病抗性,且这两个位点在我国小麦材料中的分布频率较CIMMYT的小麦种质中低。获得1个可能同时聚合6个白粉病抗性位点家系,其田间白粉病抗性可达近免疫水平。
李子萌袁婵张宇庆任妍刘鹏鹏严珊珊袭梦涵穆培源兰彩霞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成株抗性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花生网斑病抗性遗传分析
2023年
花生网斑病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为探究花生网斑病抗性遗传机制,本研究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感病品种豫花22和抗病品种冀农99杂交得到的F2:3群体进行了网斑病抗性遗传分析。对病斑面积比和病情指数的分析结果表明,花生网斑病抗性主要由1对主基因加性-显性效应控制,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6.72%和65.45%,一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da)分别为8.11和21.95。本研究可为花生网斑病抗性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张梦圆田梦迪孙子淇齐飞艳吴晓慧王娟赵瑞芳石欣隆黄冰艳董文召郑峥张新友
关键词:花生网斑病
麦类作物对蚜虫抗性机制及抗性遗传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小麦蚜虫是小麦上的重大害虫,严重威胁小麦产量和粮食安全。种植抗虫品种为最经济有效的麦蚜防控措施之一,充分了解小麦品种对蚜虫的抗性及其机制是培育与利用抗性品种的基础。本文对近10年来小麦抗蚜品种的鉴定筛选、抗蚜机理、抗蚜基因与抗性遗传,以及转基因抗蚜小麦创制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并对今后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深入研究小麦对蚜虫抗性机制,促进抗虫小麦改良,并为抗虫品种在麦蚜绿色防控中应用提供参考。
刘晓蓓张勇陈巨莲
关键词:麦类作物麦蚜抗性机理
34份新选育玉米自交系抗瘤黑粉病鉴定及抗性遗传分析
2023年
2018-2020年连续3年对34份玉米自交系进行抗瘤黑粉病人工接种鉴定,筛选到高抗玉米瘤黑粉病材料8份,占鉴定总材料的23.5%;抗材料4份,占鉴定材料的11.8%;中抗材料7份,占鉴定材料的20.6%;感病材料15份,占鉴定材料的44.1%。利用F2群体对8份高抗材料进行瘤黑粉病抗性遗传分析,抗感植株分离比例和适合性测验证明,自交系Z17HEB-19、Z17HEB-29、Z17HEB-35和Z17HEB-38对玉蜀黍黑粉菌的抗性可能受1对显性单基因控制。该研究结果为今后我国玉米瘤黑粉病抗性种质的引进及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肖明纲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瘤黑粉病抗性评价
黏虫对Cry1Ab蛋白的抗性遗传规律及与其他蛋白的交互抗性被引量:1
2023年
为转Bt作物抗性治理策略的有效实施提供依据,采用遗传杂交和毒力生测方法评价黏虫Mythimna separata Cry1Ab蛋白抗性品系对Cry1Ab蛋白的抗性显性度,明确调控抗性基因的位置和数目以及对Cry1F和Vip3Aa19蛋白的敏感性。结果显示,Cry1Ab蛋白对黏虫正交F1代和反交F1代的LC50分别为15.30μg/g和12.91μg/g,抗性为常染色体调控;在浓度2.5~50.0μg/g范围内黏虫对Cry1Ab蛋白的抗性显性水平随着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即在2.5μg/g时黏虫对Cry1Ab蛋白的抗性为不完全显性遗传,在50.0μg/g时黏虫对Cry1Ab蛋白的抗性为不完全隐性遗传。黏虫对Cry1Ab蛋白的抗性受多基因调控。另外,黏虫Cry1Ab抗性品系对Cry1F和Vip3Aa19蛋白未产生交互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0.9和1.1。
胡小华王振营何康来解海翠王月琴
关键词:黏虫BT蛋白转基因玉米抗性抗性治理
西瓜木贼镰孢果腐病抗性遗传分析及应用
西瓜(Citrullus lanatus L.)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葫芦目、葫芦科、一年生蔓生藤本植物,原产于非洲。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果型蔬菜,随着广大群众对西瓜需求不断提高,种植范围不断扩大,在种植运输和贮藏过程中...
彭越
关键词:西瓜果腐病抗性鉴定
36份新选育玉米自交系抗瘤黑粉病鉴定及抗性遗传初步分析
2023年
我们从2018—2020年连续3 a对36份玉米自交系材料进行了瘤黑粉病菌人工接种鉴定,筛选到高抗玉米瘤黑粉病材料11份,占鉴定总材料的比例为30.6%;中抗材料2份,占鉴定材料的5.6%;抗病材料6份,占鉴定材料的16.7%;感病材料17份,占鉴定材料的47.2%。利用F 2群体对11份高抗材料进行瘤黑粉病抗性遗传分析,抗感植株分离比例和适合性测验证明,自交系Z16HEB-325、Z16HEB-333、Z16HEB-339、Z16HEB-347和Z16HEB-352对玉蜀黍黑粉菌的抗性可能受1对显性单基因控制。该研究结果为今后我国玉米瘤黑粉病抗性种质的引进及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肖明纲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瘤黑粉病抗性评价

相关作者

盖钧镒
作品数:671被引量:5,660H指数:45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大豆 育种 大豆花叶病毒 大豆品种 QTL
智海剑
作品数:136被引量:427H指数:18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大豆花叶病毒 大豆 SMV 大豆花叶 抗性
王大刚
作品数:70被引量:230H指数:13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大豆 大豆花叶病毒 SMV 抗性 抗性遗传
章琦
作品数:66被引量:1,004H指数:23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白叶枯病 水稻 水稻白叶枯病 XA23 抗性基因
李洪连
作品数:480被引量:2,201H指数:26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小麦 小麦品种 禾谷胞囊线虫 抗性鉴定 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