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987篇“ 抗炎性细胞因子“的相关文章
- 抑郁共病失眠患者抗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认知功能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 背景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精神障碍类疾病,常常与其他精神或躯体疾病相伴行。尽管抑郁常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和认知功能损害,失眠也构成其常见主诉之一。失眠不仅是抑郁症的常见危险因素,也是抑郁症治疗后的残余症状。这也就强调了抑郁...
- 何硕
- 关键词:失眠抑郁细胞因子
- 具有诱导炎症性细胞因子产生的低活性但诱导抗炎性细胞因子产生的高活性的双歧杆菌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婴儿消化道来源的双歧杆菌,以及含有所述双歧杆菌的食品或饮料产品,所述双歧杆菌具有诱导炎症性细胞因子产生的低活性但诱导抗炎性细胞因子产生的高活性,其适用于食品或饮料产品。提供了短双歧杆菌(Bifidob...
- 砂田洋介伊木明美上原和也谷井勇介
- 文献传递
- 姜黄素预处理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炎性及抗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观察姜黄素预处理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抗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姜黄素低、高剂量组等4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大鼠于麻醉前2 h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开胸后左肺门不进行夹闭,旷置240 min;模型组大鼠于麻醉前2 h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左肺门夹闭,左肺不张60 min再灌注180 min;姜黄素低、高剂量组分别于麻醉前2 h腹腔注射姜黄素50、200 mg/kg,行夹闭左肺门6 min再灌注18 min。造模结束后,采用比色法检测肺组织MPO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肺组织匀浆液中细胞因子TNF-α、IL-6、IL-10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MPO活性及TNF-α、IL-6含量升高,IL-10含量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低、高剂量组大鼠MPO活性及TNF-α、IL-6含量降低,IL-10含量升高(P<0.05),其中姜黄素高剂量组效果更为明显(P<0.05)。【结论】姜黄素预处理可能通过下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水平,上调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抑制MPO活性,从而减轻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 吴建魏黄觉生谭利斌李向宇叶飞何强
- 关键词:姜黄素缺血再灌注损伤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髓过氧化物酶
- 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抗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3(IL-13)、白细胞介素4(IL-4)、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测定抑郁症患者96例(病例组)经过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前后IL-13、1L-4、TGF-β1的水平变化,与健康对照组9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前,病例组TGF-β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病例组IL-13、IL-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病例组IL-13、IL-4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病例组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治疗前后的IL-13、IL-4水平与HAMD评分之间呈较强的负相关性(P<0.05)。结论抗炎性细胞因子水平降低可能与抑郁症发生发展相关,IL-13、IL-4水平对于临床上抗抑郁药物疗效的评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李露露王丽莉田甜王从辉
- 关键词:抑郁症艾司西酞普兰白细胞介素转化生长因子
- 七氟醚麻醉对老年择期手术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抗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七氟醚麻醉对老年择期手术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抗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择期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七氟醚组,每组60例,丙泊酚组给予丙泊酚麻醉,七氟醚组给予七氟醚麻醉,统计分析所有患者麻醉前(T0)、插管3min后(T1)、插管5min后(T2)、插管10 min后(T3)、缝合时(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含量(Da-jvO_2)、脑氧代谢率(CMRO_2)、血清BDNF、IL-10水平及术前、术后1、4、7 d的认知功能、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T1、T2、T3、T4时刻,七氟醚组和丙泊酚组HR、MAP水平基本相同(P>0.05),但前者Da-jvO_2、血清BDNF、IL-10水平明显高于后者,前者CMRO_2水平明显低于后者(P<0.05);七氟醚组术后1、4、7d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得分明显高于丙泊酚组,前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后者(P<0.05),且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与丙泊酚比较,七氟醚麻醉可减少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其可能与改善脑氧供,调节BDNF、IL-10水平有关。
- 贺桂文汪建
- 关键词:七氟醚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抗炎性细胞因子
- 抗炎性细胞因子与抑郁症被引量:54
- 2014年
- 细胞因子假说是关于抑郁症发病机理的重要假说,为探讨抑郁症的发病机理和临床治疗方法提供了新方向.细胞因子分为前炎性细胞因子和抗炎性细胞因子.前炎性细胞因子与抑郁症的发病密切相关,而抗炎性细胞因子可能具有抗抑郁的作用.本文着重综述抗炎性细胞因子与抑郁症的关系.抗炎性细胞因子如白介素10、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白介素4、白介素13、转化生长因子β和脂联素等,在抑郁症中表达下降;补充外源抗炎性细胞因子则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抗炎性细胞因子可通过拮抗前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并与MAPK信号通路、神经递质和糖皮质激素相互作用而参与到抑郁症中.抗抑郁药能使抗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上升,这可能是药物起效的机制之一.抗炎策略在抑郁症的治疗中有重要应用前景.
- 徐说林文娟
- 关键词:抑郁症细胞因子抗炎性细胞因子抗炎作用抗抑郁药
- LPS对大鼠骨髓MSC NF-κB p65及抗炎性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LPS模拟的炎性刺激对体外培养大鼠BM-MSC细胞的NF-κB活化与抗炎性因子IL-10、TGF-β3及IDO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P2代大鼠BM-MSC为受试细胞,按空白对照、PDTC(100μmol/L)、PDTC(100μmol/L)﹢LPS(5μg/mL)、LPS(1μg/mL)、LPS(5μg/mL)、LPS(10μg/mL)分组处理4 h。提取细胞总RNA,RT-PCR两步法测定NF-κB亚基p65与抗炎性因子IL-10、TGF-β3及IDO的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及PDTC﹢LPS组相比,LPS处理组NF-κB p65亚基、抗炎因子IL-10和TGF-β3 mRNA表达升高(P<0.05),而LPS处理组中IDO的mRNA表达降低(P<0.05);抗炎因子IL-10、TGF-β3表达变化与NF-κB p65亚基表达变化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44(P<0.05)、0.837(P<0.05);而IDO与NF-κB p65亚基在表达变化上呈高度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42(P<0.05)。结论 (1)LPS作用于MSC,可通过活化NF-κB而诱导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TGF-β3的mRNA表达;(2)正常培养的MSC组成性表达IDO,LPS模拟的炎性刺激对IDO表达具有抑制作用。提示在炎性和非炎性微环境下,MSC发挥负性免疫调节的机制有所不同。
- 王刚王海燕梁宏吉利宾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3吲哚胺2,3-二氧化酶
- 抵当汤早期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抗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抵当汤早期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抗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3(IL-13)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血清IL-4、IL-6、IL-13含量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0 d,观察组血清IL-4、IL-13含量水平升高,IL-6含量水平降低,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抵当汤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抗炎性细胞因子IL-4、IL-13表达水平,降低炎症因子IL-6水平。
- 郭太明张海彭文武朱金书王砚强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抵当汤白细胞介素
- HBx蛋白对人T细胞抗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HBx蛋白对人T细胞抗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构建HBx蛋白的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HBx-pEGFP-C1,双酶切(HindⅢ和KpnⅠ)、DNA测序鉴定。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质粒HBx-pEGFP-C1瞬时转染人T细胞系Jurkat细胞株,荧光显微镜检测报告基因表达产物EGFP,RT-PCR方法检测X基因的表达情况。PHA(10μg/ml)刺激活化预转染的Jurkat细胞6h、24h和48h后,采用RT-PCR技术在mRNA水平检测Jurkat细胞分泌IL-4、IL-10、IL-13和IL-14等抗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HBx-pEGFP-C1真核表达载体,并成功转染Jurkat细胞;与对照组相比,转染HBx蛋白组Jurkat细胞分泌IL-4、IL-10、IL-13和IL-14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HBx蛋白即时高表达可降低人T细胞抗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
- 侯彦强娄晓丽梁冬雨
- 关键词:转染JURKAT细胞HBX蛋白抗炎性细胞因子
- 比索洛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促炎性和抗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清中促炎性细胞因子和抗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比索洛尔干预治疗对细胞因子、心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CHF患者(心衰组)及50例无心脏病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血清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水平。并将心衰组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比索洛尔组进行临床干预,随访12周。随访前及12周后均检测血清IL-6、IL-10和TNF-α水平、心脏超声及6 min步行试验(six-minute hall walk test,6 WT)。结果心衰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比索洛尔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5),IL-10有上升趋势;心脏超声除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外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仅左室射血分数和缩短分数改善,细胞因子水平无显著变化;比索洛尔组治疗后IL-6水平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比索洛尔组6 WT有所改善,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比索洛尔组治疗后6 WT改善更明显。结论 CHF患者促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增加而抗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绝对或(和)相对不足,对CHF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比索洛尔能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浓度,升高抗炎性细胞因子浓度,这可能是其改善心脏功能,抑制左室重构的机制之一。
- 沈丽娟何国平
-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比索洛尔白介素-6白介素-10
相关作者
- 杨焕民

- 作品数:438被引量:1,164H指数:15
-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 研究主题:冷应激 籽鹅 MIRNA HSP70 大鼠肝脏
- 苏茵

- 作品数:159被引量:1,136H指数:19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多中心 关节炎
- 陈萍

- 作品数:9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 研究主题:仔猪 ACTH 冷暴露 皮质醇 IL-4
- 栗占国

- 作品数:777被引量:3,542H指数:2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干燥综合征 关节炎
- 孙晓云

- 作品数:27被引量:130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 关节炎 抗炎性细胞因子 系统性红斑狼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