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951 篇“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的相关文章
长效抗 精神病 药物 治疗 的精神 分裂症病 例分析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了解使用长效抗 精神病 药物 治疗 的精神 分裂症病 例特征,为长效抗 精神病 药物 适用患者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上海市精神 卫生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20年6月—2022年6月上海市长效抗 精神病 药物 治疗 的精神 分裂症病 例资料,描述性分析人口学特征、患病 和服药 情况。结果纳入长效抗 精神病 药物 治疗 的精神 分裂症病 例2684例,年龄为(46.92±12.39)岁;男性1246例,占46.42%;女性1438例,占53.58%;无业1397例,占52.05%;初中及以下学历1429例,占53.24%;未婚1301例,占48.47%;经济状况差832例,占31.00%;看护人以其父母为主,1507例占56.15%。病 程以≤10年和>10~20年为主,各860例,占32.04%;自知力不全1963例,占73.14%;住院次数≥1次1570例,占58.49%。持续服药 2486例,占92.62%;服药 方式以他人喂药 为主,1947例占72.54%;服药 依从性以按时按量服药 为主,2437例占90.80%。结论长效抗 精神病 药物 治疗 的精神 分裂症病 例以青壮年、未婚、无业、自知力不全、持续服药 和他人给药 为主要特征。 葛晓蕾 张伟波 张伟波 陈春梅 陈春梅 朱有为 蔡军 朱益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服药依从性 抗 精神病 药物 治疗 与高尿酸血症的检验诊断探讨2024年 分析精神病 住院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分布,并且分析和抗 精神病 药物 相关性。方法 需收集患者120例,2022.2月-2023.2月,根据是否存在并发者来进行分组,其中有并发者40例纳入观察组,无并发者80例纳入对照组,观察各项指标。结果 患者用药 时间、抗 精神 药物 效价、用药 类型分布均不具备差异性,P>0.05。结论 精神病 患者出现高尿酸血症几率高,合理用药 十分重要。 廖艳关键词:抗精神病药物 高尿酸血症 精神 分裂症患者首次抗 精神病 药物 治疗 中断的影响因素2024年 目的探讨精神 分裂症患者首次抗 精神病 药物 治疗 中断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22年1月1日~2023年1月1日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首发精神 分裂症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第二代抗 精神病 药物 为主的居家治疗 ,首次治疗 后随访6个月,记录中断治疗 发生情况,比较有无中断治疗 患者年龄、性别、学历等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中断治疗 影响因素。结果89例精神 分裂症患者有30例患者出现过中断治疗 情况;有无中断治疗 患者学历、服药 种类、居住地、家庭监护能力、副反应量表评分(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婚姻情况、复诊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性别、精神 疾病 家族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小学及以下学历、服药 种类≥2种、居住农村、家庭监护能力差、TESS评分>30分是精神 分裂症患者首次抗 精神病 药物 中断治疗 的影响因素。结论精神 分裂症患者首次抗 精神病 治疗 时容易出现药物 治疗 中断的现象,学历低、服药 种类多等可能增加药物 中断治疗 风险,应加强随访以及健康教育。 王妹 丁木兵 孙涵琪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物 影响因素 6种第二代抗 精神病 药物 治疗 药物 监测结果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6种第二代抗 精神病 药物 治疗 药物 监测结果,为6种药物 治疗 精神 分裂症的个体化、合理化用药 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西安市精神 卫生中心2020年1-12月在门诊及住院进行6种第二代抗 精神病 药物 治疗 药物 监测的结果。采用Med Calc 5.2医学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6种药物 监测1次频率的比例均为门诊>住院(P<0.01),监测频率2次以上的比例均为住院>门诊(P<0.001)。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显示,女性患者奥氮平、氨磺必利、利培酮+帕立哌酮的血药 浓度均高于男性患者,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女性患者喹硫平+去乙基喹硫平血药 浓度低于男性患者(P<0.01)。≥60岁患者的氨磺必利、喹硫平+去乙基喹硫平、阿立哌唑+脱氢阿立哌唑血药 浓度高于<60岁的患者,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60岁患者奥氮平、利培酮+帕立哌酮、氯氮平+去甲氯氮平的血药 浓度与<60岁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种药物 及其代谢物中,奥氮平血药 浓度在治疗 窗比例最高(约为74.98%),氯氮平最低(约为20.53%)。氨磺必利、阿立哌唑、阿立哌唑+脱氢阿立哌唑血药 浓度均明显高于共识所推荐参考范围,而氯氮平及去乙基喹硫平血药 浓度均明显低于共识所推荐参考范围。结论:在临床实践中,应加强门诊及住院患者治疗 药物 监测的重视程度,从而为患者实施个体化给药 ,保障临床用药 的安全、有效。 丁靖 张锁 邢欢 李璐瑶 龚阳泽 田秘 陈延明 杨柳关键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治疗药物监测 回顾性分析 精神分裂症 心理护理干预联合抗 精神病 药物 治疗 对精神 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2024年 对精神 分裂症患者干预中,采用心理护理联合抗 精神病 药物 治疗 ,观察患者治疗 影响情况。方法 本次病 例收集于2023年,将1-12月的50例患者分为两组,药物 组开展抗 精神病 药物 治疗 ,心理+药物 组开展药物 治疗 +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差异。结果 (1)干预后心理+药物 组HAMA、HAMD评分均。(2)干预后心理+药物 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均低,(p<0.05)。(3)干预后心理+药物 组病 耻感评分低、自尊水平评分高。(4)心理+药物 组睡眠质量评分中均低。(5)干预后心理+药物 组社会功能记忆力评分高,(p<0.05)。结论 对精神 分裂症患者干预中采用心理护理联合抗 精神病 药物 治疗 的方式能够降低病 耻感,提升睡眠质量和自尊水平,该种方式值得临床中借鉴和复制。 叶文婷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心理护理 抗精神病药物 长期服用抗 精神病 药物 治疗 的患者心脏超声变化的特点及研究价值 2024年 目的:探究长期服用抗 精神病 药物 治疗 的患者心脏超声的变化特点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月至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精神 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服药 时间将患者分为短期组(≤2个月)和长期组(>1年),分别为33例、47例,比较两组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减低程度、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心脏超声指标。结果:长期组左室收缩功能减低总发生率较短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组心功能不全发生率(42.55%)高于短期组(9.0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98,P<0.05);用药 后,两组患者左房内径(LAD)、左室射线分数(LVEF)、E/A均下降,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均升高,但短期组优于长期组(P<0.05)。结论:精神 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抗 精神病 药物 ,其左心结构及心功能发生明显改变,可通过观察患者心脏超声变化,为临床早期干预、防止心功能损害提供科学依据。 潘燕琼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物 心脏超声 舍曲林联合抗 精神病 药物 治疗 精神 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效果评价 2024年 考察舍曲林与抗 精神病 药物 合并应用于精神 分裂症后抑郁病 人的疗效。方法 选取90名精神 分裂症后的抑郁病 患者,按照治疗 策略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5名。对照组仅使用抗 精神病 药物 进行治疗 ,而实验组则选用舍曲林加抗 精神病 药物 的方式。比较两者的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达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50%,两者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不良事件率为5.00%,远低于对照组的20.00%,此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采纳舍曲林结合抗 精神病 药物 治疗 精神 分裂症后的抑郁病 人,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病 状,确保临床疗效,并且副作用较为罕见,因此在临床中具有推广价值。 杨海峰关键词:舍曲林 抗精神病药物 精神分裂症 电针组穴联合抗 精神病 药物 治疗 康复期精神 分裂症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讨电针组穴联合抗 精神病 药物 (AP)治疗 康复期精神 分裂症(SZ)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2月-2022年10月江西省精神病 院收治的康复期SZ患者60例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 ,观察组加用电针组穴治疗 ,两组均连续治疗 6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精神 症状、总体康复情况、认知功能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 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住院精神病 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评分较对照组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康复期SZ患者应用电针组穴联合AP治疗 效果较佳,可改善患者精神 症状及认知功能,提高其总体健康状况,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王芳 魏莉芳 艾婉珠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物 不同抗 精神病 药物 治疗 首发精神 分裂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不同抗 精神病 药物 治疗 首发精神 分裂症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首发精神 分裂症患者252例分为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各126例。奥氮平组予以奥氮平治疗 ,利培酮组予以利培酮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 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药物 态度量表(Drug Attitude Inventory,DAI)评分和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ersonaland Social Performance,PSP)评分。结果利培酮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7.62%,与奥氮平组(92.8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前,两组的PSP、DA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后两组的PSP、DAI评分均升高(P<0.05),但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奥氮平组相比,利培酮组心率异常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便秘、口干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高(P<0.05);利培酮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高于奥氮平组(P<0.05)。结论在首发精神 分裂症患者的治疗 中单独应用奥氮平或利培酮治疗 ,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两种药物 均能有效提高患者服药 依从性,但二者具有不同的不良反应,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用药 。 张丽莎 唐辉关键词:首发精神分裂症 奥氮平 利培酮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抗 精神病 药物 治疗 急性期精神 分裂症伴发抑郁的疗效 2024年 探究精神 分裂症伴发抑郁患者在急性期时联合使用抗 精神病 药物 及艾司西酞普兰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6月精神 分裂症伴发抑郁100例患者,对照组、观察组各分50例。对照组:抗 精神病 药物 ,观察组:联合艾司西酞普兰。结果 观察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评分更低(P<0.05);观察组HAMD、HAMA评分更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更大(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结论 急性期精神 分裂症伴发抑郁患者联用艾司西酞普兰、抗 精神病 药物 治疗 ,可减轻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焦虑及抑郁情绪,可提升治疗 效果,保障用药 安全。 徐明明关键词:抗精神病药物 艾司西酞普兰 阳性症状 阴性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