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34篇“ 抗肿瘤坏死因子Α“的相关文章
合理应用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体治疗炎症性肠病
2024年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主要累及肠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由于具体病因和发生、发展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IBD的诊断没有金标准, 治疗也没有标准方案, 更无法治愈, 只能够对临床表现进行对症治疗。目前IBD的治疗以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为主, 其中, 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克隆体上市最早, 临床医师对其应用经验最丰富。现对TNF-α单克隆体治疗IBD的指征、疗效、安全性、便捷性等进行归纳, 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李明松师润洁钟国强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疗效安全性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源化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体的质量控制
2024年
目的建立针对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化重组人源化抗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体(PEG-TNFα单)的关键质量属性质控方法。方法采用肽图谱鉴别PEG-TNFα单,分子排阻高效液相色谱(size exclusion-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SEC-HPLC)法检测分子大小异质性,阳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cation exchange-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CEX-HPLC)法检测电荷异质性,反相超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d-phase-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UPLC)法检测PEG残留量及错配异构体含量;利用稳定转染TNFα相关受体下游反应元件驱动的报告基因的HEK293细胞测定生物学活性。结果PEG-TNFα单具有相应的特征图谱,可用于鉴别;SEC-HPLC单体峰相对百分含量为(99.66±0.01)%,高分子量物质峰相对百分含量为(0.31±0.01)%,低分子量物质均低于定量限;CEX-HPLC主峰区峰相对百分含量为(98.31±0.10)%,酸性峰区峰相对百分含量为(1.31±0.04)%,碱性峰区峰相对百分含量为(0.38±0.07)%;PEG含量低于定量限,错配异构体含量为(0.76±0.007)%;生物学活性的半数最大效应浓度(concentration for 50%of maximal effect,EC50)值为(2.22±0.11)ng/mL。结论针对PEG-TNFα单的关键质量属性建立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法,可确保其安全、有效及质量可控,为该类单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和策略提供了参考。
徐刚领杜加亮武刚段茂芹崔永霏王文波付志浩于传飞王兰
关键词:聚乙二醇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
抗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类生物制剂治疗痛风的研究进展
2023年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可急性发作也可慢性迁延。最近一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痛风总体患病率为1.1%,且随着年龄增长、不健康饮食其患病率明显增高。目前秋水仙碱、NSAIDs和糖皮质激素等一线用药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仍有部分患者不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痛风急性发作过程中有多种炎性细胞、炎性因子参与,其中IL-1在炎症激活和维持中发挥了核心作用。除此之外TNF-α、IL-6等也参与了痛风急性发作的炎症过程,因此抑制或阻断TNF-α、IL-6很可能成为痛风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就其对痛风的作用机制与治疗研究进行综述,希望为临床用药提供新的选择。
周雨亭李江涛
关键词:痛风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生物制品
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药与联合氨基水杨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Meta分析
目的:对于已经升级为抗肿瘤坏死因子α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比较抗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单克隆体单药治疗与联合5-氨基水杨酸(...
王小叶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抗肿瘤坏死因子Α氨基水杨酸META分析
银屑病患者接受抗肿瘤坏死因子α制剂治疗前后ANA、dsDNA体和ENA体的变化研究
2022年
目的分析抗肿瘤坏死因子α制剂对银屑病患者自身体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安阳市人民医院皮肤科收治的86例银屑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阿维A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依那西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调查表(DLQI)评分及关节受累情况,定期检测患者治疗前后体(ANA)、dsDNA体和可提取性核原(ENA)体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PASI评分、ESR、CRP水平、DLQI评分有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两组治疗后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均有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少(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体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抗肿瘤坏死因子α制剂治疗银屑病能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关节受累情况,疗效显著,部分患者会出现ANA、dsDNA体和ENA体,但发生率较低。
万永山
关键词:银屑病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
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治疗16例重症/难治性血管白塞病的疗效与安全性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初步探讨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治疗重症/难治性血管白塞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应用TNFα单治疗的重症/难治性血管白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TNFα单的疗效,比较联合用药前后糖皮质激素剂量、红细胞沉降率(ESR)和超敏C反应蛋白(CRP)水平,记录不良反应。结果:16例血管白塞病患者男性14例,女性2例,年龄(35.8±13.7)岁,病程(10.5±5.8)年。白塞病起病至出现血管病变(7.5±5.3)年,16例患者中动脉系统受累12例,表现为动脉瘤(9例)、动脉扩张(6例)、动脉狭窄(2例)和动脉闭塞(2例);静脉血栓7例,受累部位包括下肢静脉(6例)、下腔静脉(2例)和颅内静脉窦(2例);动静脉系统均有受累者2例。应用TNFα单前,16例患者经泼尼松或等效剂量糖皮质激素40(7.5~90)mg/d联合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沙利度胺、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中位治疗4(0~156)个月后疗效不佳。联合应用英夫利西单3~5 mg/kg或阿达木单40mg/次,平均疗程(17.1±6.5)个月后,15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1例患者达到部分缓解。3例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均未发生术后并发症。治疗后,泼尼松剂量[5(0~12.5)mg/d比40(7.5~90)mg/d,P<0.01]、ESR[(7.3±4.6)mm/1h比(33.5±26.7)mm/1h,P<0.01]、超敏CRP[1.9(0.2~11.4)mg/L比24.3(0.4~113.9)mg/L,P<0.01]较治疗前显著下降。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1例应用阿达木单联合传统治疗12个月后出现肺部感染,停用阿达木单并给予感染治疗后好转;1例首次应用英夫利西单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之后换用阿达木单后无过敏反应发生。结论:对重症/难治性血管白塞病,应用TNFα单与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有效且耐受性好,有利于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及术后并发症。
李璐刘金晶郁欣吴迪张上珠杨云娇周佳鑫曾小峰张奉春郑文洁
关键词:贝赫切特综合征
抗肿瘤坏死因子 α生物制剂治疗炎症性肠病:从基础到临床被引量:4
2020年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是肠上皮细胞免疫反应的核心细胞因子,在炎症性肠病(IBD)中发挥重要致病作用。TNF α单克隆体已进入全人源时代,该类生物制剂能阻断TNF α发挥炎治疗IBD的作用。已有大量临床试验和真实世界数据表明,TNF α生物制剂在治疗IBD时能实现诱导缓解、维持缓解、黏膜愈合的目标,尤其对瘘管型克罗恩病和并发肠外表现的IBD患者效果更好。TNF α生物制剂总体安全性良好。
张晓慧吴开春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炎症性肠病生物制剂治疗疗效安全性
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Meta分析/系统评价的方法学/报告质量再评价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对已发表的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Meta分析/系统评价进行方法学/报告质量再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和中国知网,检索时限均为自建库起至2018年11月,收集基于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Meta分析/系统评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后,采用AMSTAR量表和PRISMA声明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结果:共纳入14篇Meta分析/系统评价。AMSTAR方法学质量(满分11分)平均得分为6.89分,方法学质量为中等。PRISMA清单得分(满分为27分)范围为15~26.5分。结论: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Meta分析/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均不高。
黄宗瑶黄亮曾金林茂林茂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亲和层析纯化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体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亲和层析纯化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体的方法,该方法采用蛋白A为层析填料,上样阶段采用变速上样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填料的动态载量,提高了平均上样速度,减少整体的上样时长,回收率和产品纯度均可达到90%以上,...
蒙国基邓义熹罗豪晖李乐张铭生于玉根
文献传递
超声评价抗肿瘤坏死因子α制剂对强直性脊柱炎跟腱附着点炎的疗效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通过超声评价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制剂对于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dylitis,AS)患者跟腱附着点炎的疗效。方法对比32例应用TNF-α制剂的治疗组患者与29例对照组患者的跟腱附着点超声影像及红细胞沉降量(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等炎性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应用TNF-α制剂的AS患者的跟腱附着点处的超声评分及临床评分显著下降(P<0.01);ESR及CRP的变化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TNF-α制剂可显著改善AS患者跟腱附着点处的炎症程度,并通过超声检查得以印证。
谢建丽陈海英王俊祥张颖徐锦荣
关键词:跟腱超声检查肿瘤坏死因子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