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41篇“ 抗药性监测“的相关文章
- 2023年全国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报告
- 2024年
- 2023年,全国农技中心联合各级植物保护机构、有关科研教学单位,组织全国130个抗药性监测点,继续开展主要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评估。监测点分布在北京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监测有害生物28种,其中一类农作物病虫害11种、二类农作物病虫害10种,监测农药55种。监测评估结果如下。
- 关键词:抗药性监测农业有害生物科研教学全国农技中心
- 48种农药的抗药性监测结果与治理对策
- 2024年
- 2023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联合全国各级植物保护机构、第六届全国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风险评估与对策专家组,继续在我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超过250个监测点开展抗药性监测,重点监测25种主要农业有害生物对主流农药的抗性,涵盖一类农作物病虫害11种、二类农作物病虫害10种、其他类农作物病虫害4种,涉及农药48种。基于监测结果,对抗药性的变化动态作出较为系统的分析,评估抗药风险并提出相应治理对策,以供植物保护机构、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研教学单位、农药生产经营企业等参考。
- 任宗杰郭永旺王云鹏李永平袁会珠张帅
-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抗药性监测农业有害生物科研教学抗药性风险评估
- 2023年全国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结果与治理对策被引量:1
- 2024年
- 2023年在我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监测了25种主要农业有害生物对48种主流农药的抗性,较为系统地归纳了主要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的变化动态,评估用药风险,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治理对策。
- 任宗杰郭永旺王云鹏李永平袁会珠张帅
- 关键词: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
- 稻纵卷叶螟抗药性监测及高效防治药剂筛选
- 2024年
- 2023年在监测湖南邵东、安徽无为稻纵卷叶螟种群抗药性水平的基础上,在湖南和安徽开展了施药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试验。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湖南邵东稻纵卷叶螟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四唑虫酰胺、四氯虫酰胺、阿维菌素、甲维盐表现中抗,抗性倍数12.0~38.9倍;对茚虫威、乙基多杀菌素敏感;安徽无为种群高抗氯虫苯甲酰胺(115.4倍),中抗甲维盐(13.3倍),对茚虫威敏感。湖南、安徽2地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推荐剂量下,多杀霉素和乙基多杀菌素对稻纵卷叶螟的虫口防效为70.7%~90.3%,保叶效果为81.1%~91.6%;茚虫威的综合虫口防效与保叶效果也较高,上述3种药剂控制试验地稻纵卷叶螟的效果优于其他供试药剂。由此推荐在稻纵卷叶螟防治实践中使用多杀菌素类药剂、茚虫威,严格限制稻纵卷叶螟已产生抗性的双酰胺类、阿维菌素类药剂、毒死蜱的使用,以延缓抗药性发展。
- 张帅李鸿双秦萌董蓓蓓任宗杰杨凤霞陈秋芳吴向辉吴顺凡高聪芬
- 关键词:稻纵卷叶螟抗药性监测杀虫剂防效
- 人参交链格孢菌对氯氟醚菌唑的敏感基线和抗药性监测
- 2024年
- 为进一步了解人参交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对氯氟醚菌唑的抗药性情况,并明确吉林省各地区(白山市、敦化市、通化市、吉林市、长春市)人参交链格孢菌的抗药性水平。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人参交链格孢菌对氯氟醚菌唑的敏感性,建立其敏感基线,并根据抗药性水平分级标准评价其抗性水平。结果表明:氯氟醚菌唑对吉林省人参产区A. alternata抑菌活性较高,108株人参交链格孢菌对氯氟醚菌唑的敏感性频率分布符合正态分布,其所有敏感菌株EC50的平均值(0.975 5±1.183 5)μg/mL可作为人参交链格孢菌对氯氟醚菌唑的敏感基线。目前吉林省的人参交链孢菌对氯氟醚菌唑处于低抗药性水平,研究结果为氯氟醚菌唑对人参链格孢菌的抗药性风险评估奠定了基础。
- 张嘉怡冯志伟侯万鹏卢宝慧栾奕高洁
- 关键词:人参敏感基线抗药性监测
- 多主棒孢菌对乙霉威和腐霉利敏感基线的建立及抗药性监测被引量:1
- 2024年
- 为明确我国山东和辽宁地区多主棒孢菌对乙霉威和腐霉利的抗药性现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多主棒孢菌对乙霉威和腐霉利的敏感性,建立了敏感基线;采用区分剂量法,测定了多主棒孢菌对乙霉威和腐霉利的抗药性。结果表明,乙霉威和腐霉利对多主棒孢敏感菌株的平均EC50值分别为(0.22±0.06)μg·mL^(-1)和(2.75±0.91)μg·mL^(-1),两者的敏感性频率均呈连续性单峰曲线,总体呈正态分布,可作为多主棒孢菌对乙霉威和腐霉利的敏感基线。对采集自山东和辽宁地区的828株多主棒孢菌进行抗性水平监测,发现多主棒孢菌对乙霉威和腐霉利的抗性水平不断升高,山东地区多主棒孢菌对乙霉威和腐霉利抗性频率从2017年的58.06%和43.55%上升到2021年的91.30%和78.99%,辽宁地区多主棒孢菌对乙霉威和腐霉利抗性频率从2017年的67.44%和53.49%上升到2021年的82.14%和83.33%。表明多主棒孢菌对乙霉威和腐霉利具有高度的抗性风险,建议在黄瓜生产中乙霉威和腐霉利与其他类型杀菌剂交替或者混合应用,延缓抗药性的发展。
- 温智浩朱广雪孙炳学周荣佳谢学文柴阿丽李磊范腾飞李宝聚石延霞
- 关键词:乙霉威腐霉利敏感基线抗药性监测
- 2021年铜仁市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监测结果研究
- 2024年
- 对铜仁市白纹伊蚊治理期间常用的杀虫剂进行分析,明确白纹伊蚊对各药剂的抗药情况,旨在为后续杀虫剂的合理选择与应用提供相关参考。在常用杀虫剂对白纹伊蚊成蚊致死情况的检验中,借助接触筒法,采用浸渍法测定白纹伊蚊幼虫对5种常用杀虫剂的LC50并计算抗性倍数,判断白纹伊蚊成蚊和幼虫抗性级别。结果显示,铜仁市白纹伊蚊成蚊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有抗性,1天的死亡率分别为0.99%、58.41%和2.04%;对马拉硫磷有可疑抗性,死亡率为80.58%;对残杀威敏感,死亡率为100.00%。铜仁市白纹伊蚊幼虫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氯菊酯均产生不同程度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16.40、6.18和62.15;对双硫磷及残杀威敏感,抗性倍数分别为1.61和1.95。研究发现,应加强对常用杀虫剂的管理和抗药性的治理,减少对化学杀虫剂的依赖,尽量通过物理清除或生物治理的方式减少蚊媒孳生。
- 肖艳芳徐秀平李建华
- 关键词:白纹伊蚊杀虫剂抗药性
- 安徽庐江褐飞虱的抗药性监测及不同杀虫剂对其田间防效评价
- 2024年
- 近年来,褐飞虱田间种群已对多种药剂产生了抗性,为筛选可防控褐飞虱的高效药剂,2020年-2022年采用稻茎浸渍法连续测定了安徽省庐江县褐飞虱种群对三氟苯嘧啶、呋虫胺、烯啶虫胺、吡蚜酮、氟啶虫胺腈等5种药剂的抗性水平,并在庐江县开展了不同药剂对褐飞虱田间防效试验。室内抗性监测结果表明,2020年-2022年褐飞虱种群对吡蚜酮始终处于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04.6~154.4倍),对呋虫胺的抗性从中等水平上升至高水平(抗性倍数77.7~157.2倍),对氟啶虫胺腈、烯啶虫胺处于中等水平抗性(氟啶虫胺腈抗性倍数21.3~64.5倍、烯啶虫胺抗性倍数14.6~22.6倍),对三氟苯嘧啶处于敏感状态。庐江单季稻试验田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推荐高剂量下,20%三氟苯嘧啶WG、10%异唑虫嘧啶SC等介离子杀虫剂对褐飞虱速效性和持效性表现较好,除了药后1 d 20%三氟苯嘧啶WG防效为74.72%外,2种药剂3~14 d的防效都在80%以上;50%烯啶虫胺SG、22%氟啶虫胺腈SC防效次之,药后1 d防效在67.63%~71.61%,药后3 d至7 d防效有所提高,为77.16%~84.13%,而药后14 d防效降为71.52%~75.77%;50%吡蚜酮WG药后1~7 d防效均在约70%,而药后14 d下降为62.12%;20%氟啶虫酰胺SC、20%呋虫胺WG、10%醚菊酯SC速效性和持效性都表现较差,药后1~14 d防治效果都在80%以下。结合室内抗药性监测和田间防治效果,说明三氟苯嘧啶等介离子类杀虫药剂作为新型杀虫剂品种,可与新烟碱类、吡蚜酮及其混剂交替轮换使用,用于抗药性褐飞虱的治理。
- 张帅叶文男刘兆宇吴向辉孙俊铭高聪芬
- 关键词:杀虫剂抗性监测褐飞虱田间药效
- 2019—2023年开封市杞县白纹伊蚊对6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监测
- 2024年
- 目的掌握开封市杞县白纹伊蚊对氯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残杀威、双硫磷和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Bti)的抗药性情况,指导科学用药防治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方法2019—2023年每两年一次在杞县不同方位采集白纹伊蚊幼虫,挑选3龄末至4龄初试虫采用幼虫浸渍法进行抗药性测定。结果2019、2021、2023年杞县白纹伊蚊幼虫对氯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33.76、2.44、4.38,抗性水平为中抗-敏感-低抗;对溴氰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9.49、8.19、7.34,抗性水平呈中抗至低抗;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3.32、2.52、10.31,抗性水平为低抗-敏感-中抗;对残杀威的抗性倍数分别为2.43、4.35、6.06,抗性水平呈敏感至低抗;对双硫磷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81、1.88、2.56,对Bti的抗性倍数分别为0.23、0.07、0.05,抗性水平均呈敏感。结论开封市杞县白纹伊蚊对氯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残杀威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对双硫磷和Bti敏感,建议科学合理应用卫生杀虫剂,以延缓抗药性的进展。
- 王萌萌姜童祥郭瑜孟庆功
- 关键词:白纹伊蚊杀虫剂抗药性登革热
- 江西省南昌市2020和2023年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监测
- 2024年
- 目的了解南昌市登革热暴发疫情应急控制后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抗性现状,为科学指导用药和防控登革热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2023年在南昌市12个县(区)不同生境采集野外白纹伊蚊幼蚊,按每县(区)等数量混合饲养,饲养1~2代,取3龄末4龄初幼蚊和羽化后3~5 d的未吸血雌性成蚊分别进行抗药性测定,采用幼蚊浸渍法和成蚊接触筒法分别测定幼蚊和成蚊的抗药性。结果2020和2023年南昌市白纹伊蚊成蚊对有机磷类的杀螟硫磷、毒死蜱、马拉硫磷和氨基甲酸酯类的噁虫威、残杀威24 h死亡率波动在98.67%~100%,表现为敏感;对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24 h死亡率波动在52.00%~84.00%,呈可能抗性或抗性;而对高效氯氰菊酯和氯菊酯24 h死亡率仅为18.67%~70.67%,已产生抗性。幼蚊对残杀威抗性倍数为7.30~12.70,属低抗至中抗,对双硫磷抗性倍数高达24.60~40.20,属中抗至高抗。结论南昌市白纹伊蚊成蚊对氯菊酯等4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幼蚊已对双硫磷产生中至高度抗性,不同县(区)白纹伊蚊对同种杀虫剂的抗性程度存在差异,应根据抗药性监测结果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提高防制效果和延缓抗性发展。
- 刘仰青付仁龙杨树李辉
- 关键词:白纹伊蚊抗药性登革热
相关作者
- 张帅

- 作品数:359被引量:1,227H指数:20
- 供职机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研究主题:棉蚜 棉花 棉铃虫 抗药性 绿盲蝽
- 周明国

- 作品数:426被引量:1,882H指数:32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 研究主题:抗药性 多菌灵 杀菌剂 禾谷镰孢菌 氰烯菌酯
- 沈晋良

- 作品数:154被引量:1,967H指数:31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 研究主题:棉铃虫 抗药性 杀虫剂 抗性 甜菜夜蛾
- 高聪芬

- 作品数:86被引量:726H指数:18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 研究主题:杀虫剂 褐飞虱 抗药性 抗性监测 灰飞虱
- 张友军

- 作品数:484被引量:2,982H指数:30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 研究主题:小菜蛾 烟粉虱 抗药性 试剂盒 西花蓟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