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57篇“ 抗血栓作用“的相关文章
一种表征金银花配方颗粒抗血栓作用的生物效价测定方法
本发明属于中药质量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银花及其配方的定量检测方法,尤其是涉及金银花及其配方颗粒在抗血栓效价中的测定方法,方法中提供一种基于环氧合酶抑制活性表征抗血栓作用的金银花配方颗粒生物效价测定,并用于金银花配方颗...
唐进法李寒冰李伟霞霍梦琪贾金浩任英杰陈小菲王晓艳张明亮徐江雁
一种提高阳离子型聚磷酸盐抑制剂在体内抗血栓作用时间及安全性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阳离子型聚磷酸盐抑制剂在体内抗血栓作用时间及安全性的方法。本发明具体是以人血清蛋白配体对阳离子型聚磷酸盐抑制剂进行化学修饰,从而提高其在体内抗血栓作用时间及安全性,所述人血清蛋白配...
徐芃许欣怡季盼盼黄明东袁彩江龙光
一种具有抗血栓作用的红参口服液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血栓作用的红参口服液制备方法,涉及保健食品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定量的原料,静置备用;步骤二、将原料分别利用破壁机进行破碎处理;步骤三、对破碎后的原料进行筛分,去除未被完全破碎原料,将...
尹振宇
补阳还五汤抗血栓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2024年
补阳还五汤是治疗气虚血瘀证的经典代表方剂,被广泛用于预防或治疗心脑血管等疾病,具有良好的抗血栓前景,因此希望通过总结补阳还五汤的抗血栓作用及机制研究,为补阳还五汤治疗血栓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本文总结了近十五年来补阳还五汤抗血栓作用的研究文献,其中包括补阳还五汤抗血栓作用的临床疗效研究以及机制研究,全面概括了目前补阳还五汤抗血栓作用的研究进展,分析并探讨了补阳还五汤治疗血栓性疾病的优势与不足,并对后续研究进行展望。补阳还五汤可以有效缓解血栓性疾病患者的症状和提高患者生存预后,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小板功能、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促进纤溶活性和炎等。补阳还五汤可以多靶点、多层次地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艾琳毕倩倩王媛任晗归王枫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抗血栓临床疗效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实验验证探究丹参-赤芍药对的抗血栓作用机制
血栓(Thrombosis)形成在心血管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目前,最常用的抗血栓药物是阿司匹林、华法林和肝素,但它们都伴随着出血和耐药性等不良反应。血栓形成是一种复杂的病理状态,针对多个生物靶...
饶唱
关键词:丹参赤芍丹酚酸A分子对接抗血栓作用
刺梨黄酮抗血栓作用及机制研究
浦贤
均匀设计法对四种中药抗血栓作用配比优化研究
2024年
优化三七、天麻、水蛭、灯盏乙素抗血栓作用的组方配比,为深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采用四因素六水平均匀设计试验考察三七、天麻、水蛭、灯盏乙素组方中各剂量的最佳配比,并通过测定小鼠出血时间及ADP诱导小鼠急性肺血栓模型,观察药物对小鼠抗血栓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初步确定三七总皂苷、天麻提取物、水蛭冻干及灯盏花乙素改善血栓形成的最佳剂量配比为10∶10∶150∶30 mg/kg。
叶芮含唐泽惟尚李彭会珍周志宏浦仕彪
关键词:血栓天麻水蛭灯盏乙素
基于UPLC-Q-Exactive Plus-Orbitrap MS的丹参提取物成分表征及其抗血栓作用谱效相关药效物质基础解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提取物化学成分与其抗血栓作用的谱效关系,分析丹参提取物的抗血栓活性成分。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xactive Orbitrap MS)法建立丹参提取物的指纹图谱;结合层次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探讨不同产地丹参的成分差异;以斑马鱼为模式生物测定不同产地丹参提取物的抗血栓活性;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分析进行谱-效相关研究,筛选出药效贡献较大成分。结果通过聚类分析,60批丹参样品聚为2类;OPLS-DA筛选出2组间的15个差异共有峰;PLSR分析提示在标定的39个共有峰中,与丹参抗血栓活性最相关的化合物可能为峰1(二糖)、峰31(新隐丹参酮)、峰26(丹参醛)、峰34(隐丹参酮)、峰39(二氢隐丹参酮)、峰8(迷迭香酸)、峰18(4-甲基丹酚酸酯B或异构体)和峰17(丹酚酸B)。结论借助中药谱效学初步阐释了丹参抗血栓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为丹参谱-效相关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为丹参临床治疗血栓性疾病提供数据支持。
刘悦丁晓彦王娜高燕杨龙飞吕婧韩利文傅春升赵渤年
关键词:丹参隐丹参酮
基于“成分群协同”与“生物过程网络”解析桃红四物汤抗血栓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通过重启随机游走(random walk with restart,RWR)算法解析桃红四物汤药味配伍、成分群协同抗血栓作用的生物过程网络与关键成分群,揭示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抗血栓作用机制。方法 结合文献和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本草组鉴(HERB)等4个数据库,获取桃红四物汤活性成分、成分群及对应靶标基因;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人类孟德尔遗传综合数据库(OMIM)等4个数据库收集血栓相关基因;首先将血栓相关基因、中药和成分群靶标基因导入Metascape平台进行生物过程富集,采用Cytoscape 3.9.1软件将血栓生物过程进行聚类,初步分析桃红四物汤中药配伍、成分群协同抗血栓作用;进一步整合RWR算法、Pearson相关性分析与Z得分显著性分析,定量分析复方、单味药与成分群对血栓生物过程网络影响的相关性及显著性,筛选成分群协同抗血栓的关键生物过程、关键成分群;最后构建桃红四物汤抗血栓关键生物过程网络,分子对接筛选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结果纳入桃红四物汤9类成分群,血栓生物过程聚类为4类,桃红四物汤抗血栓生物过程显著性影响大小依次为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内信号传导>细胞活化,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是其抗血栓的关键生物过程;黄酮类、有机酸类、生物碱类、苯乙醇苷类、萜类、香豆素类、苯酞类是其协同抗血栓的关键成分群;生物网络构建与分子对接筛选出10个核心靶点(TNF、HMGB1、NLRP3、PARP1、PPARA、GAPDH、MMP9、IFNG、IL17A、HRAS)、6个核心成分(川芎哚、儿茶素、绿原酸、毛蕊花糖苷、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结论 通过整合生物过程网络和机器学习算法,定量解析桃红四物汤成分群协同抗血栓的关键生物过程和核心成分、靶点,为其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吴彦欣李如萍杜克群杨若桐江华娟陈卓平马川何小芳侯寓森何瑶
关键词:桃红四物汤生物过程川芎哚毛蕊花糖苷羟基红花黄色素A
三七生长年限对5个皂苷及其抗血栓作用的影响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生长年限对三七质量、皂苷含量及抗血栓作用的影响,为确定三七药材适宜的采收年限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三七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Re、三七皂苷R15个主要皂苷,比较1—6年不同生长年限的三七有效成分的积累情况。同时,利用斑马鱼血栓模型比较1、2、3年生三七的抗血栓作用。结果:1—3年生三七质量、5个皂苷含量均随生长年限的增加逐渐累积,其中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的含量均较高,随年限变化最显著;而4—6年生三七中质量、皂苷含量受批次个体等影响较大,皂苷含量波动较大,与3年生三七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年生三七抗血栓作用比较中发现,在相同剂量下,生长年限越长,疗效越好;在相同生长年限下,剂量越大,疗效越好。结论:综合品质、产量、种植成本及活性等因素,结合目前产地种植三七的实际情况,3年生三七整体品质较高且趋于稳定,可为三七标准化采收提供依据。
张姝妍刘梦楠珍桑拉姆徐新房文佳程水清王旭星李千林瑞超李向日
关键词:皂苷斑马鱼抗血栓作用

相关作者

赵明
作品数:1,397被引量:517H指数:1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抗血栓 抗血栓活性 残基 吲哚 活性
彭师奇
作品数:1,273被引量:231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抗血栓 抗血栓活性 吲哚 残基 修饰
王玉记
作品数:657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抗血栓活性 吲哚 抗炎药物 抗肿瘤转移 乙酰
吴建辉
作品数:556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抗血栓活性 吲哚 抗炎药物 二酮 抗肿瘤转移
陈双玲
作品数:15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化学生物学与药学院
研究主题:血栓 靶向 抗血栓作用 抗血栓剂 抗栓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