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43篇“ 抗震性能评估“的相关文章
- 带竖向连杆的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 2024年
- 带竖向连杆的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通过在耗能梁两端增设竖向连杆,以改善传统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中耗能梁非弹性变形不均匀的问题。本文分别根据考虑高阶振型影响的设计方法和原有设计方法,设计了带竖向连杆的偏心支撑钢框架算例,并增加传统K形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对比算例,通过增量动力分析和易损性分析,从结构的破坏状态概率、易损性指数和抗倒塌储备系数三个方面对比结构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3种结构均可满足我国抗震规范中“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和“大震不倒”的抗震设计要求。由于竖向连杆的变形调节作用,带竖向连杆的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出现软弱层的概率更低,其发生较重程度损伤的概率也更低,具有更好的抗倒塌性能。在地震动强度较大时,考虑高阶振型影响的设计方法设计的带竖向连杆的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整体参与耗能,各层耗能梁塑性发展更加均匀,抗震性能更好。
- 于海丰李佳琦靳天姣王纯
- 关键词:偏心支撑易损性分析抗震性能
- 美国既有建筑抗震性能评估标准简介及与我国标准的对比
- 2024年
- 对美国既有建筑抗震性能评估标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梳理,根据ASCE/SEI 41-17介绍了美国既有建筑抗震性能评估标准的基本思路、框架和主要内容。ASCE/SEI 41-17是一部完全基于性能的抗震性能评估标准,采用ASCE/SEI 41-17进行抗震性能评估首先应确定建筑抗震性能目标,包括结构性能水准和非结构性能水准。美国既有建筑抗震性能评估程序分为三级,第一级为筛查,第二级为基于缺陷的抗震性能评估,第三级为系统性评估。与《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进行了对比,并进行了相关讨论。两国标准在抗震性能评估理念上有诸多相近之处,但在具体方法上有较大差异。美国标准直接进行中大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评估,而我国标准采用小震验算并结合抗震措施评估进行综合鉴定的方法。此外美国标准中还有利用基准建筑进行抗震性能评估的简化方法,值得我国标准借鉴。
- 郑士举蒋利学
- 关键词:既有建筑抗震性能评估抗震鉴定
-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居民抗震性能评估参数快速测算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居民抗震性能评估参数快速测算方法,通过移动设备拍摄房屋建筑数据,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一系列方法,对所拍摄数据的墙体轮廓以及墙体上的孔洞等进行计算,进一步得到相关抗震性能评估参数如房屋层数、墙体的...
- 吴刚戴姣吕艳洁朱虹林榕范健华侯士通
- 一种基于性能反应谱的自复位海上风电升压站抗震性能评估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性能反应谱的自复位海上风电升压站抗震性能评估方法,该方法基于能量平衡原理,通过结构的“能力”与“需求”曲线,从峰值反应层面对自复位海上风电升压站在强度水准和韧性水准地震下能否保持自复位行为进行判定,对...
- 柯珂周绪红朱敏任志浩王宇航
- 主体结构裂缝检测与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的实践应用
- 2024年
-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和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安全问题受到高度关注。确保主体结构的裂缝检测和结构抗震性能评估工程安全质量的重要性。因此,本文主要围绕主体结构裂缝检测和抗震性能评估展开讨论,并介绍了裂缝检测的方法、抗震性能评估的实践应用以及检测手段的发展趋势。此外,加强工程安全管理和监管的重要性,确保建设工程的整体安全和质量。
- 韦峰
- 关键词:地震效应
-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评估与加固策略研究
- 2024年
- 本文对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抗震性能的评估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究,对抗震薄弱处提出了加固策略。通过对混凝土结构受力情况进行细致分析,对抗震设计参数进行评价,对柱和梁接头处、墙体节点和梁柱节点薄弱位置进行分析,探讨了以全面提高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为目标的有效加固措施。同时结合砌体结构受力特性评估抗震性能参数,揭示砌体墙体裂缝分布情况。对墙体与框架节点及其他薄弱处提出钢筋混凝土包裹、粘结增强加固及梁柱连接等几种加固策略。这些加固策略的实施会有效地促进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抗震能力的提高,为结构的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 孙启明王军强
-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 基于能力谱方法的输电塔抗震性能评估
- 2024年
- 针对输电塔-线体系,采取一种基于能力谱方法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首先,将输电塔-线体系简化为集中质点模型,并进行Pushover分析,得到其顶点位移-基底剪力关系曲线。然后,根据输电塔场地类别和设防烈度等,将设计反应谱转化为需求谱;建立控制指标与抗震性能之间的对应关系,将输电塔抗震性能划分为五级并建立相应的量化评价模型;按照能力谱方法绘制输电塔的能力谱曲线和需求谱曲线,确定输电塔结构性能点,进而对其抗震性能进行评价。最后,采用能力谱对某输电塔进行抗震性能评估,并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其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能力谱方法分析结果与时程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满足工程精度要求。采用SRSS荷载分布时,在多遇地震、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能力谱法得到的输电塔顶点水平位移相对误差均在5%以内,建议采用SRSS分布模式对输电塔进行Pushover分析。
- 王文明盛寒柯李荣帅
- 关键词:输电塔能力谱方法抗震性能时程分析
-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性能评估与优化策略
- 2024年
- 高层建筑在现代城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城市风貌的象征,还提供了宝贵的空间资源。然而,高层建筑面临着复杂多变的自然和人为威胁,其中最严峻的之一就是地震。地震可能对高层建筑造成严重破坏,危及生命安全、引发经济损失,甚至威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评估与优化策略变得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性能问题,探讨如何评估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以及如何通过优化结构设计来提高其抗震性能。
- 邵童童
-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抗震性能
- 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
- 2024年
-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传统建筑方式已经逐渐被淘汰,新型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得到行业内部以及客户的认可,其中最关键的就是预制装配式建筑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为了准确评估出其抗震性能,应该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连接技术以及施工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考量。通过对预制装配式建筑进行结构分析、动力响应模拟和现场监测,评估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状态、变形情况和破坏模式,从而确定其抗震性能。评估工作的开展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有很多有利影响,不仅可以准备识别出结构的薄弱之处,还能为设计方案的优化提供重要依据。通过严格遵循抗震设计规范,确保预制装配式建筑具有卓越的抗震性能,以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 孙龙升高尚
-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抗震性能
- 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评估与优化设计研究
- 2024年
- 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评估与优化是保障建筑安全的关键。该文对此进行阐述,并指出通过遵循简化、整体性和规则性原则,可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包括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结合规则性原则,提升结构稳定性。动力分析法预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性能指标,而基础动力试验法验证实际性能。针对高层建筑,采用动力隔震系统、高级结构分析、智能监测等技术,优化抗震性能。理解结构构件相互作用并科学调控,实现地震力的均匀传递与消耗,提高建筑可靠性。
- 徐骏
-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性能优化设计
相关作者
- 史庆轩

- 作品数:443被引量:2,015H指数:24
-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抗震性能 钢筋混凝土 高强箍筋 约束混凝土 翼缘
- 汪梦甫

- 作品数:178被引量:1,241H指数:21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暗支撑 抗震性能 剪力墙 拟静力试验 高层建筑结构
- 蒋利学

- 作品数:142被引量:771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砌体结构 抗震性能 外墙外保温系统 既有建筑 混凝土碳化
- 高小旺

- 作品数:154被引量:820H指数:18
- 供职机构:北京三茂建筑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抗震性能 钢筋混凝土 房屋 抗震 高层建筑
- 朱晞

- 作品数:143被引量:1,103H指数:19
-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抗震设计 桥梁 桥墩 近场地震 地震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