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2篇“ 报业结构“的相关文章
以非时政类报刊改革为契机 推动报业结构调整科学发展
2011年
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千人拥有日报100份,期发行量超过百万份的综合性日报20种,形成北京、上海、广州等10家左右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报刊出版产业集聚中心。打造10家左右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经营的大型国有报刊传媒集团。
夏阳
关键词:报刊改革报业结构调整时政跨媒体经营报刊出版
试析陕西报业结构变化与发展趋势
2011年
通过对陕西报业发展的研究,分析陕西报业结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面临新旧媒体竞争,陕西报业仍旧保持发展势头,报业经营收入继续增长、报业市场集中度提高。在结构变化的同时,面临着包括同质化现象严重、经营手段趋同等问题,提出在新媒体环境下,推进陕西报业跨区域、跨媒体、集团化发展,是实现陕西报业传媒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王建良
关键词:报业结构
换一口“池塘”:“小鱼”变“大鱼”——关于报纸定位和报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与思考
2010年
由于报纸需求的分众化发展趋势,要想发展得好,根本用不着去追求同行中"数一数二"的地位,只要在某个特定的细分领域,比如某个区域、某个特定年龄层的读者群中、某个时段(如周末)、某个场所(如地铁)、或针对读者的某种偏好(如财经)能做到"数一数二",就会有足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在一个中等城市的报业市场中,处于前两位的报纸日子应该是好过的,但处于第三位甚至更后的位次往往就很难发展了。
吴小钢
关键词:报纸定位报业结构调整小鱼池塘报业市场
关于报业结构问题的实践与思考——以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为例
2010年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传统媒体面临的竞争形势日趋激烈,尤其是一社多报的结构出现以来,报纸的定位问题日显突出,并引发了报界人士更多的思考。
刘新颖
关键词:日报报业传统媒体
全媒体时代的报业结构转型被引量:4
2009年
据百度百科的解释,全媒体是指综合运用文、图、声、光、电等各种表现形式,来全方位地、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信息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在我国,全媒体实验是从报业(传媒)集团开始的,报业的组织结构和生产结构也因此得以重构,视频报道业务逐步从传统业务结构中独立出来,全媒体记者逐渐成长为一支独立的力量。
郜书锴
关键词:媒体记者报业
武汉城市圈报业结构生态学简析被引量:1
2008年
武汉城市圈的建立使经济生活、市民生活和政府管理等方面出现了更多互动,这种互动为报业联盟和融合提供了诸多可能性,新一轮报业联盟和融合具有主流意识形态上的合法性,以及政府相对放松管制、尝试新体制的优势。我们要把"城市圈"名下的联盟和融合,置于报业竞争更为现实的背景下考察。谁和谁联合?如何融合?我们期望的是,通过联盟及融合,在未来竞争和重新布局中,增大武汉城市圈的报业整体实力,打造继北京、广东、上海之后的中国媒介产业第四个增长极。
孙发友李铁锤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报业结构生态学信息流通报业竞争报业发展
报业结构优化升级面面观
2006年
众所周知,报业是新闻媒介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党报,它不仅是党的“喉舌”,权力的工具,还是被国家加以利用的维护意识形态、传递统治阶级意志的工具,甚至它本身就是意识形态,直接履行着意识形态的社会控制职能,维护着国家统治的合法性。其作用之大,自不待言。但目前我国报业之间,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健全,还存在诸多不公平竞争,经营性与非经营性、盈利性与非盈利性很难划分,一方面尚有相当多的项目还不属于竞争性领域;另一方面,“商业运作型”、“宣传导向型”与“社会公益型”之间时有冲突,甚至无序竞争。特别是在省、地(市)报表现尤为明显,严重制约了报业发展越快——政府财力越雄厚——政府提供服务越好——报业发展更快的良性循环,因此必须在报业结构优化升级上狠下功夫。
王楚良
关键词:社会公益型统治阶级意志国家统治政府财力不公平竞争
我国报业结构的变迁
2005年
随着报业的发展和报业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报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本文在探讨科学划分我国报业市场结构的基础上,将其变迁归为两个阶段,并分析了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文章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我国报业结构变迁的动力机制,揭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深刻矛盾。
鞠宏磊
关键词:报业结构报业改革报业市场新制度经济学动力机制
新中国的报业结构变迁及其阶段性特征被引量:1
2005年
新中国的报业结构变迁,大致经历了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三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在整体布局、管理形式、经济效益和内容构成等方面皆有一些显著的特征,并且表现出地方性报纸超越全国性报纸成为报业市场竞争主体的总体规律。弄清报业结构变迁的轨迹、趋势和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报业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丁和根
关键词:报业结构全国性报纸地方性报纸
以十六大精神指导报业结构创新
2003年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是全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只有紧密联系报业集团改革和发展的实际,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才能使学习、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逐步引向深入。报业结构报业集团改革发展的关键之一,必须用十六大精神,指导报业结构的创新,推进报业集团跨越式发展。
陆炳炎
关键词:十六大精神

相关作者

陶喜红
作品数:104被引量:385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传媒产业 市场结构 媒介融合 市场集中度 产业融合
姜晨
作品数:12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媒介形象塑造 传媒时代 气象新闻 媒介形象 大众传媒
欧阳照
作品数:44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
研究主题:报纸 电视新闻 景观社会 灵魂 新闻叙事
王贵海
作品数:20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石家庄日报社
研究主题:石家庄日报社 地市报 报业竞争 报业发展 传统报业
黄晓芳
作品数:10被引量:135H指数:4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
研究主题:公信力 视听率 媒介产品 新闻媒介 电视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