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6篇“ 拇短屈肌“的相关文章
- 正中神经拇短屈肌肌支移位治疗高位尺神经损伤的应用解剖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探讨正中神经拇短屈肌肌支移位于尺神经深支的解剖学依据. 方法 新鲜成人上肢8侧,首先对标本的腕、手部进行显微解剖,观察拇短屈肌肌支的数量,游标卡尺测量拇短屈肌肌支到豌豆骨距离以代表神经的再生距离,并在尸体上模拟拇短屈肌肌支移位到尺神经深支的手术.切取神经标本予以苏木精-伊红(HE)染色,使用图像处理软件Image-Pro Plus version 6.0测量有髓神经纤维横截面积、密度并计算有髓神经纤维数量.数据通过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拇短屈肌肌支无缺失,其中2侧标本肌支为两支,6侧标本肌支为一支.在所有的尸体标本中拇短屈肌肌支移位至尺神经深支后均可进行无张力缝合,移位后再生距离为(37.3±5.76)mm.拇短屈肌肌支和尺神经深支有髓神经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0575±0.0086)mm2和(0.2039±0.0396)mm2、数量分别为(492.50±62.62)条和(1651.13±79.01)条、密度分别为(8781.4246±1676.2894)条/mm2和(8371.1592±1677.6509)条/mm2.有髓神经纤维横截面积和数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有髓神经纤维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拇短屈肌肌支移位术可提供较短的再生距离,但是只能满足部分尺神经深支神经纤维的再生。
- 丁健李志杰陶先耀王珑封晓亮
- 关键词:正中神经返支神经移位尺神经深支
- 拇内收肌和拇短屈肌用于肌松监测的比较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用加速度法监测比较拇内收肌(拇指)和拇短屈肌(拇趾)神经肌肉阻滞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病人20例。麻醉诱导以静注咪唑安定2mg、芬太尼0·10~0·15mg和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2·5~3·0μg/ml靶控输注。单次肌颤搐定标稳定后,静注维库溴铵0·1mg/kg气管插管。芬太尼、靶控输注丙泊酚3~5μg/ml复合吸入50%氧化亚氮维持麻醉。应用两台TOF-WATCHSX肌松监测仪分别连续刺激尺神经和胫神经。当拇指的TOFr恢复至25%时追加维库溴铵0·05mg/kg,共加肌松药3次。结果首量后起效时间及起效的滞时拇指明显快于拇趾[(92·6±19·4)svs·(113·6±23·9)s,(25·7±7·2)svs·(33·9±7·6)s](P<0·01);各次加药后,TOF中T1、T2、T4时出现的时间,拇指均短于拇趾(P<0·05或P<0·01)。末次加药后,拇指的临床作用时间与拇趾相近[(47·9±13·2)minvs·(48·0±11·1)min];拇指的自发恢复时间明显长于拇趾[(48·6±10·0)minvs·(35·3±17·1)min](P<0·01)。结论与拇指比较,维库溴铵的神经肌肉阻滞的恢复在拇趾开始出现迟,但恢复快于拇指。
- 黄丽娜汪正平马皓琳李士通庄心良
- 关键词:维库溴铵
- 拇短屈肌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临床报告被引量:10
- 2003年
-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手术方法重建拇对掌功能。方法1992年7月~2002年1月,对46例正中神经损伤晚期致拇对掌功能丧失的患者进行拇短屈肌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结果术后随访4~36个月,平均20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率均达100%,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及不良后果。结论拇短屈肌移位适用于手部正中神经损伤晚期的患者重建拇对掌功能,尤其适用于支配拇短屈肌深头的尺神经完好的患者。此方法手术损伤小,只需一个小切口;因不需游离肌腱移植,故不会影响手部其它功能;术后只需将拇指固定在对掌位置,不需将其它关节屈曲固定,因此其它手指及腕部的活动不受限制。
- 朱伟王澍寰张友乐韦加宁胡琪张云涛刘春玲张春林
- 关键词:手术方法
- 拇短屈肌重建拇对掌功能在断腕再植术后的应用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断腕再植术后的拇对掌功能重建的临床效果。 方法 腕关节活动受限是断腕再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也使晚期对掌功能重建受到制约。临床上 ,对 8例断腕再植术后成活尺神经深支功能恢复较佳者 ,采用拇短屈肌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 ,弥补了不足。 结果 术后随访 1~ 6个月 ,疗效满意 ,达到最佳功能 ,能从事原有工作。 结论 断腕再植后 ,对拇对掌功能丧失或恢复不足者 ,采用拇短屈肌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 朱伟王澍寰张友乐韦加宁田光磊胡琪肖克来提
- 关键词:拇短屈肌拇对掌功能
- 拇短屈肌形态特点及其神经支配被引量:2
- 1998年
- 目的:进一步弄清拇短屈肌的神经支配,为临床有关神经损伤的诊治提供应用解剖学形态基础。方法:对30只成人手标本拇短屈肌形态和神经支配进行了观测。结果:拇短屈肌浅头受正中神经返支支配,拇短屈肌深头受尺神经深支支配。尺神经深支的拇短屈肌深头肌支出现率占86.7%,肌内平均支数为2.0±0.7支,有10%的拇短屈肌深头肌支既支配拇短屈肌深头,又支配拇短屈肌浅头,并有一交通支与正中神经相连。结论:10%的拇短屈肌具有双重性神经支配。因此,当正中神经损伤,部分病例的鱼际肌中个别肌肉可不出现瘫痪。
- 张凤兰钟世镇徐达传
- 关键词:拇短屈肌尺神经深支正中神经返支神经损伤
- 拇短屈肌为动力重建拇外展功能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3
- 1995年
- 选用20具新鲜尸体的上肢20支(右12支,左8支)。研究以拇短屈肌为动力重建拇外展功能在正中神经损伤晚期治疗中的可行性。从解剖、神经支配及生物力学角度进行分析。从理论及实验研究中证明了拇短屈肌与拇短展肌在诸方面的相关性及可行性。从而找到了一种较传统治疗方法简便、创伤小,效果可靠的新方法。为治疗正中神经损伤晚期拇外展功能丧失患者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目前国内外均未见报道(经过检索)。值得临床上推广。
- 朱伟张友乐王澍寰杨克非胡琪
- 拇短屈肌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被引量:16
- 1995年
- 作者对20只尸体手进行了解剖研究,结果证实拇短屈肌与拇短展肌的起点有约1/2相互重叠,两个肌腹近端有约1/3相互重叠,拇短屈肌主要止于近节指骨基底掌侧,拇短展肌止点以掌指关节桡侧为主。拇短屈肌受尺神经深支支配率为100%。将拇短屈肌的止点向桡侧移位,使两肌纵轴作用力的夹角增加7°~9°,有利于拇短屈肌的对掌功能。临床应用8例,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功能均为优。这种新的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不用另取肌腱移植,效果可靠等优点。
- 朱伟王澍寰张友乐杨克非胡琪王海华
- 关键词:正中神经手损伤拇短屈肌
- 闭合性拇短屈肌损伤致拇指鹅颈指畸形一例
- 2007年
- 患者 女,30岁。2个月前因左手用力推他人上臂,拇指于过伸位被阻挡,当时感觉撕裂声,拇指剧痛并出现肿胀畸形,左手抓握捏活动明显受限而收住入院。局部检查:左拇指呈掌指关节过伸、指问关节屈曲畸形。第一掌骨头向掌侧突出并有压痛,拇指末节主动及被动屈伸活动正常,对掌受限,握捏活动不能。左手X线斜位片见拇指掌指关节过伸,两侧籽骨位置未见明显异常。
- 付国权王树海王桂华
- 关键词:拇指末节指畸形闭合性拇指掌指关节关节屈曲畸形
- 拇短屈肌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13年临床应用
- <正>研究背景:介绍采用拇短屈肌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13 年临床应用并报导63例治疗效果。方法:1992年7月-2005年8月,对63例正中神经损伤晚期致拇对掌功能丧失的患者进行拇短屈肌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所有患者在受伤...
- 朱伟王澍寰张友乐韦加宁田光磊
- 文献传递
- 拇短屈肌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应用研究
- 朱伟王澍寰张友乐韦加宁胡琪
- 属外科骨科学技术领域,适用于各种原因所致正中神经损伤晚期,拇短展肌萎缩、麻痹,拇对掌功能丧失的患者。其中包括高、低位正中神经损伤晚期患者及断腕再植术后尺神经深支恢复的病例。本研究的研究方向正确,基础研究扎实可靠,临床应用...
- 关键词:
- 关键词:拇短屈肌拇对掌功能
相关作者
- 张友乐
- 作品数:132被引量:726H指数:16
-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
- 研究主题:异体肌腱移植 肌腱移位 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神经损伤 臂丛神经撕脱伤
- 王澍寰
- 作品数:101被引量:638H指数:16
-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
- 研究主题:手外科 肌腱移植 异体肌腱移植 周围神经 拇短屈肌
- 朱伟
- 作品数:71被引量:383H指数:11
-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
- 研究主题:肌腱移位 臂丛神经撕脱伤 神经损伤 疗效评估 手术设计
- 胡琪
- 作品数:61被引量:470H指数:13
-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
- 研究主题:手损伤 臂丛 异体肌腱移植 肌腱移植 拇短屈肌
- 韦加宁
- 作品数:65被引量:413H指数:11
-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
- 研究主题:手部 手损伤 拇对掌功能 拇短屈肌 屈肘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