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1篇“ 拔管时间“的相关文章
- 肝移植术后气管导管拔管时间的影响因素
- 2024年
-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气管导管延迟拔管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收集2020年9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期间在东部战区总医院全身麻醉下行肝移植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拔管时间分成为3组,3 h内拔管为早期拔管组、3~24 h之间拔管为延迟拔管组、24 h仍未拔管为拔管困难组。比较3组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肝移植术后拔管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237例患者,早期拔管组82例(34.60%)、延迟拔管组119例(50.21%)、拔管困难组36例(15.19%)。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3组之间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Child-Pugh评分、MELD评分、无肝期时间、肌松药类型、术中平均体温、再灌注后最低体温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HR=0.980,95%CI=0.966~0.994,P=0.005)、高MELD评分(HR=0.966,95%CI=0.941~0.991,P=0.009)、术中泵注罗库溴铵是术后拔管时间延长的因素,顺式阿曲库铵与罗库溴铵相比(HR=1.834,95%CI=1.244~2.703,P=0.002)、米库溴铵与罗库溴铵相比(HR=1.660,95%CI=1.073~2.567,P=0.023),平均体温升高(HR=2.447,95%CI=1.449~4.132,P=0.001)和再灌注后最低体温较高(HR=1.288,95%CI=1.023~1.622,P=0.031)为有利于拔管时间缩短。平均体温升高(HR=2.447,95%CI=1.449~4.132,P=0.001)和再灌注后最低体温较高(HR=1.288,95%CI=1.023~1.622,P=0.031)为有利于拔管时间缩短。结论年龄增加、高MELD评分、术中泵注罗库溴铵是术后气管导管拔管时间延长的因素,术中使用顺式阿曲库铵、米库溴铵和积极体温保护有利于术后快速拔管。
- 徐磊曹林张韬周斌段满林
- 关键词:肝移植拔管时间罗库溴铵COX回归
- 麻醉患者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效果和拔管时间的影响
- 2024年
- 针对麻醉患者,探讨体温变化,对其麻醉后苏醒效果和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将70例麻醉患者,分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常规护理加保温护理,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麻醉患者,做好患者保温护理,可提高患者苏醒效果,缩短患者拔管时间,对控制患者血压、心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也具有显著价值,值得推广。
- 杨苓宋霞
- 关键词:麻醉体温变化拔管时间
- 舒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对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和拔管时间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对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和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将进行的腹腔镜疝修补术的127例成年疝气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3例。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联合七氟醚进行手术麻醉,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和丙泊酚进行手术麻醉。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麻醉情况,检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时(T2)、拔管后(T3)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及术毕即刻应激反应指标变化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拔管时间为(13.50±1.56)min,短于对照组的(14.32±1.45)min,两组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均P>0.05);血液动力学指标:在T2时,观察组的MAP和HR值分别为(89.33±3.99)mmHg、(82.56±3.68)次/min,均低于对照组的(94.78±5.13)mmHg、(89.78±4.27)次/min(均P<0.05),在T0、T1时和在T3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波动更小;观察组术毕即刻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及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分别为(147.43±7.71)、(47.12±3.23)、(299.11±26.87)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166.69±8.12)、(54.88±4.12)、(344.59±23.14)μg/L(均P<0.05);术后观察组总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82%,低于对照组的23.26%(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在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气管插管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体现在其更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及手术应激减轻,还能缩短拔管时间,麻醉效果更好。
- 孙盟李井华郭刚王静鞠翔
- 关键词:舒芬太尼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拔管时间
- 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方案使用留置针拔管时间的探讨
- 2024年
- 目的探讨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注化疗时,留置针保留时间.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2021年8月至2022年2月使用外周静脉短导管输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化疗方案的患者共79例作为对照组;2022年3月至2022年8月使用外周静脉短导管输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化疗方案的患者74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使用留置针输注化疗后,当日拔除;观察组:使用留置针输注化疗后,留置针保留至具备临床拔管指征或治疗结束.结果两组静脉炎、留置针堵管、敷料松动、渗血渗液等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明显减少28.2元/人的医疗成本,7.1分钟/人的护理时间(P<0.05).结论观察者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观察组比对照组更节约成本及人力资源.
- 谢雨露刘月刘秀琴
- 关键词:导管化疗
- 不同术中体温管理策略对早期肺癌患者术后拔管时间及腋下体温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评价不同术中体温管理策略对早期肺癌患者术后拔管时间及腋下体温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手术治疗的早期肺癌患者74例,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术中常规体温管理组(对照组)和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术中冲洗液体加温管理组(观察组),各37例。比较2组临床指标、不良事件发生率。围术期不同时间点检测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功能,以及免疫球蛋白A(IgA)、IgM、CD3+、CD4+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60 min腋下体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围术期不同时间点PT、TT、APTT呈上升趋势,且术毕、术后60 min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围术期不同时间点的PT、TT、APTT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术后24 h、术后48 h,2组患者IgA、IgM、CD3+、CD4+均低于术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冲洗液体加温能维持早期肺癌患者术后腋下体温及凝血功能稳定,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轻,有利于促进术后早期苏醒、拔管,并可降低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
- 虎曼秋
- 关键词:早期肺癌腋下体温凝血功能
- 瑞马唑仑对老年NSCLC根治性手术患者手术应激反应、术后苏醒期质量及拔管时间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性手术患者应激反应、术后苏醒期质量及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NSCLC根治性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观察组使用瑞马唑仑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一氧化氮(NO)水平;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_(1))、插管1 min内(T_(2))、手术开始后30 min(T_(3))、手术完成时(T_(4))、拔管10 min后(T 5)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期恢复质量及呛咳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ACTH水平明显升高,NO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2)、T_(3)时较HR及MAP水平均T_(1)时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T_(2)时HR及MA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苏醒期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躁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患者在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呛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行NSCLC根治性手术时使用瑞马唑仑麻醉诱导,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患者的苏醒期质量,降低拔管呛咳的发生率。
- 贾志杰张晓冉段文姣
- 关键词:麻醉恢复期
- 乳腺癌术后患者伤口引流拔管时间延迟预测模型的构建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伤口引流拔管时间延迟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以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21年1—1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科收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先后时间分为建模组156例和验证组86例。以乳腺癌患者术后伤口引流拔管时间延迟作为终点事件,将建模组156例患者拔管时间≤7 d的95例设为正常组,拔管时间>7 d的61例设为延迟组,比较2组的影响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Hosmer-Lemeshow检验以验证拟合效果,采用ROC曲线来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经单因素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患者高BMI、有相关基础疾病史、改良根治术、乳腺肿物大小为T3和T4以及术后48 h引流量≥50 ml是伤口引流拔管时间延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预测模型为P=0.822,ROC曲线下面积为0.877,约登指数为0.605,灵敏度为0.736,特异度为0.869。将验证组86例的研究数据作为测试集进行内外部验证模型,模型验证正确率为96.51%。结论本预测模型效果良好,可以为临床医护工作者实施乳腺癌术后患者伤口引流照护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 贾辛婕王晴王淼何欣
- 关键词:乳腺肿瘤外科伤口引流拔管时间
- 剖宫产产妇术后留置尿管拔管时间对降低尿道感染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妇术后留置尿管拔管时间对降低尿道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10月开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90例。常规组术后24 h拔除尿管,观察组术后6~12 h内拔除尿管。观察两组产妇临床指标、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排气时间、自主排尿恢复时间、开始泌乳时间均短于常规组,24 h出血量少于常规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术后72 h内泌乳量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两组产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评分均高于拔管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SES、GQOL-74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缩短剖宫产产妇的尿管留置时间对降低尿路感染的效果显著,可改善产妇各项临床指标,有效提高其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
- 陈丽丽
- 关键词:剖宫产留置尿管拔管时间尿道感染自我效能
- 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术中体温变化对拔管时间的影响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术中体温变化对拔管时间的影响,为气管插管患者拔管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苏州科技城医院2023年2—4月85例行气管插管全麻患者,依据患者术中体温情况将患者分为体温升高(升组)26例、体温降低但未达低体温(降组)38例、低体温(低组)21例。统计并比较三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手术时间、补液量、出液量、拔管时间、拔管前体温、术中保温情况等指标。结果:三组患者的补液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组患者的出液量多于升组、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保温毯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组患者的拔管时间长于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拔管前体温均在正常体温范围内,但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麻期间体温降低会导致拔管时间延长、出液量增多等不良影响,应尽早采取保温措施,避免患者发生低体温。
- 牛雪龙
- 关键词:气管插管全麻体温拔管时间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全麻术后拔管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行腭咽成形术/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术(消融术)等具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表现的患儿全麻术后气管导管拔除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择期全麻下行腭咽成形术/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术(消融术)OSAS患儿529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3~12岁)。将术后拔管时间按从快到慢排列,四分位的前75%定义为“快拔管”,其余25%定义为“慢拔管”。其中术后慢拔管患儿137例,快拔管患儿392例。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逐步回归法分析拔管时间的影响因素。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躁动、麻醉方式(全凭吸入∶全凭静脉)、芬太尼总量、右美托咪定及新斯的明使用、镇痛泵使用,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后躁动、麻醉方式、芬太尼总量、右美托咪定及新斯的明使用、镇痛泵使用是行腭咽成形术、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术(消融术)患儿全麻术后气管导管拔除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
- 施金雅李静洁刘锦星仇琳
- 关键词:拔管时间全身麻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儿童
相关作者
- 童幼良

- 作品数:20被引量:7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 研究主题:气管内插管 腹部手术 麻醉后苏醒 眼心反射 导管位置
- 陈青

- 作品数:17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研究主题:一期缝合 胆管引流 医源性胆管损伤 胆总管一期缝合 胆总管探查术
- 邱芳晖

- 作品数:10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西医常规治疗 老年人 机械通气 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祛邪扶正
- 夏瑞

- 作品数:131被引量:663H指数:15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丙泊酚 麻醉 超声引导 喉罩 七氟醚
- 沈健

- 作品数:54被引量:121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麻醉科 麻醉 系膜 胃肿瘤 脊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