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5篇“ 拮抗效应“的相关文章
基于NLRP3/IL-1β/TGF-β1通路探讨低氧环境下红景天苷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焦亡损伤的拮抗效应被引量:2
2024年
背景 红景天苷对糖尿病肾病(DKD)大鼠具有保护作用,但在低氧环境下是否同样起效及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 观察低氧环境下红景天苷对DKD大鼠模型血生化指标、肾组织病理损伤、肾脏细胞焦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2022年3月—2023年3月40只6周龄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抽取8只作为对照组,其余大鼠造模。将24只DKD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红景天苷组、红景天苷+Nod样受体蛋白3(NLRP3)激活剂组进行干预,每组8只。干预结束后腹主动脉取血进行生化指标检测,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改变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白介素(IL)1β、IL-18水平。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ing)检测肾组织半胱天冬酶1(Caspase-1)、消皮素D(GSDMD)、NLRP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造模后造模大鼠体质量低于对照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尿微量白蛋白(UMA)、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红景天苷组大鼠BUN、UMA、Scr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红景天苷组相比,红景天苷+NLRP3激活剂组大鼠UMA、BUN、Scr水平明显升高(P<0.05)。HE染色及透射电镜结果可见红景天苷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改变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红景天苷+NLRP3激活剂组较红景天苷组加重。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IL-1β、IL-18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红景天苷组大鼠血清IL-1β、IL-18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红景天苷组相比,红景天苷+NLRP3激活剂组IL-1β、IL-18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对,模型组Caspase-1、GSDMD、NLRP3、TGF-β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对,红景天苷组Caspase-1、GSDMD、NLRP3、TGF-β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红景天苷组相对,
李佳武秦凤宋生琴翟婷辛宏云巴应贵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红景天苷低氧足细胞
低氧环境下红景天苷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焦亡的拮抗效应研究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在低氧环境下通过抑制糖尿病肾病(DKD)大鼠NLRP3/IL-1β/TGF-β1信号通路介导的细胞焦亡,从而减轻足细胞损伤,治疗DKD,为低氧环境下防治糖尿病肾病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
李佳武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足细胞红景天苷
镉污染对种蛋孵化的影响及维生素C拮抗效应的评价
我国是家禽养殖大国,禽肉、蛋总产量在世界范围内排名第一。但近年来的数据显示,我国家禽产品的产能已满足不了我国居民对禽蛋肉类产品的需求,并且产品的供需缺口在逐渐扩大。所以关乎家禽养殖业产品产能问题不仅是经济效益问题,也是民...
朱士勇
关键词:鸡胚镉污染维生素C氧化应激
植物病毒在宿主内的拮抗效应及其分子机制被引量:1
2021年
在自然界中,植物体同时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毒的现象非常普遍,并且在这种复合侵染中不同病毒间会引起多种多样的相互作用方式,如协同效应拮抗效应或共存效应。其中拮抗效应中最为著名的是交叉保护现象,也被称为次级排斥现象,其引发的效应表现为病毒复合侵染植物时先侵染病毒会抑制同属或近源的其他病毒的侵染。这一现象多发生在同属的不同种病毒间或同种病毒的不同突变株系之间。对于这一现象机制的可能解释有蛋白质介导的阻力、植物体本体防御介导的阻力以及植物体中RNA沉默途径介导的作用机制等,此外有研究表明病毒编码的沉默抑制子(VSRs)与病毒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可能在病毒复合侵染植物的组织的侵染模式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任何一种机制都不能完整的解释这种现象,交叉保护作用的机制仍然是不清楚的。本研究主要概述了已知的关于植物病毒拮抗效应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此外还阐述了当前这一现象在农作物保护中的应用。
李亚囡李学华王广海董辉
关键词:植物病毒相互作用拮抗效应
纳米二氧化钛与镉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生长的拮抗效应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2
2021年
人工纳米材料(MNMs)进入水环境将改变传统环境污染物的环境归趋及其毒性作用,两者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一直是环境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迄今为止,已有大量MNMs与现存污染物联合毒性作用的研究成果发表,但其潜在的作用机制,尤其是联合作用下的生物响应机制仍未清楚.本文以典型MNMs——纳米二氧化钛(nTiO_(2))与重金属镉(Cd^(2+))为研究目标,以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为受试生物,考察在等效剂量(毒性比1∶1)下不同浓度组合nTiO_(2)和Cd^(2+)对斜生栅藻的联合毒性作用模式及其分子机制.结果表明,等效剂量下Cd^(2+)和nTiO_(2)的72h EC50值对比单独暴露时均有显著升高,呈拮抗效应.进一步开展转录组学分析发现,nTiO_(2)存在下斜生栅藻能量代谢所涉及的光合作用、叶绿素代谢以及淀粉与蔗糖代谢通路发生了显著上调,与藻细胞抗逆效应相关的精氨酸与脯氨酸代谢通路同样呈正向刺激表现.本文首次报道了nTiO_(2)与Cd^(2+)等效剂量联合暴露下,浮游植物通过改变藻细胞抗逆能力与加强能量代谢来降低毒性的生物响应机制.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MNMs与现存污染物的复合环境健康效应提供重要参考和研究基础.
王璞赵丽红赵丽红
关键词:等效剂量拮抗
矿业废弃地复垦土壤-作物硒吸收特征及其对重金属拮抗效应被引量:14
2020年
针对矿业废弃地复垦土壤硒与重金属"双高"现象,为充分开发其富硒土地资源,确保作物安全,本文基于"点对点"采集的土壤和玉米样品,利用反距离权重(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IDW)、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和随机森林回归(random forest regression,RFR)等方法,开展了西南某硫磺矿复垦区玉米硒元素吸收预测的同时,分析硒(Se)对重金属(Hg、As、Cd和Cr)的拮抗效应.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硒资源丰富,土壤Se平均含量达到0.83mg·kg^-1,是中国土壤Se平均含量的2.87倍,玉米籽粒硒含量处于0.02~0.16mg·kg^-1之间.由相关性分析和模型预测可知,研究区玉米籽粒硒含量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壤硒、pH值、有机质和重金属As等,多元线性回归(MLR)对其预测最为有效,决定系数R2为0.52.通过比较研究区土壤硒不同含量梯度下玉米对重金属(Hg、As、Cd和Cr)富集特性,表明了土壤Se对重金属Hg、As、Cd和Cr存在一定的拮抗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同类矿业废弃地复垦土地发展特色富硒农业提供依据.
尹炳汪建飞师胜卜中原霍天满张世文
关键词:复垦土壤拮抗效应
富硒藻肥的制备及其对韭菜的生理生态影响和重金属拮抗效应
硒作为人体和动物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中国膳食标准推荐成年人对硒的摄入量应保持在50μg·d-1。我国65%以上的农业用地均属于低硒土壤,天然作物中硒含量普遍较低难以满足日常需求。因此,人工施硒培养富含有...
赵雨枫
关键词:环境植物学韭菜
文献传递
纹状体A2AR/D2DR拮抗效应在运动功能调节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纹状体是运动调控的关键组成部分,对机体运动控制发挥重要作用。腺苷A2A受体(adenosine A2A receptor,A2AR)与多巴胺D2受体(dopamine D2 receptor,D2DR)在纹状体投射到苍白球的神经元中高度共表达,形成的A2AR/D2DR异聚体具有拮抗效应,共同调节纹状体接收到的谷氨酸能和多巴胺能投射,通过改变纹状体神经元的活性,控制投射向下级核团的GABA能输出,调节基底神经节直接通路和间接通路的平衡,最终对运动产生影响。A2AR/D2DR在细胞水平以及行为水平上的拮抗效应,为其在运动疲劳和帕金森病的运动功能改善上提供了新的靶点。该文将对A2AR/D2DR拮抗效应在运动功能调节中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后期研究运动的中枢干预靶点提供新的可能性。
曾馨怡赵旭东马婧李佳欣侯莉娟
关键词:腺苷A2A受体多巴胺D2受体运动控制纹状体
洋葱提取物对化学物毒作用的拮抗效应及其机制研究概况
2020年
洋葱,百合科葱属,两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球葱、圆葱、玉葱、葱头或荷兰葱。洋葱原产于中亚和地中海沿岸,肥大的肉质鳞茎(即葱头)为可食用部位,是世界性可食用蔬菜,年产量超过8千万吨,种植面积居各类蔬菜之首。目前世界上洋葱生产量较多的国家有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和美国等。根据葱头外皮的颜色,可将洋葱分为紫皮、黄皮与白皮3大类型[1]。
杨昭佘仁东闫海波李芳邢光伟段玉清陆荣柱王苏华
关键词:洋葱活性成分化学物化学预防
12-脂氧合酶抑制剂ML355对小鼠经脂多糖诱导炎症反应的拮抗效应
2020年
目的探讨12-脂氧合酶(12-LOX)抑制剂ML355对小鼠经脂多糖(LPS)诱导的炎症反应的拮抗效应及其分子机制。方法①体内实验:将24只成年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腹腔注射100μL二甲亚砜(DMSO)后1 h再给予0.9%的生理盐水〕、LPS组(腹腔注射LPS 20 mg/kg)、ML355预处理组(给予LPS前1 h腹腔注射ML35515 mg/kg、30 mg/kg进行预处理)。制模后12 h处死小鼠,收集外周血、腹腔灌洗液和腹腔巨噬细胞(PM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血浆和腹腔灌洗液中12-羟基二十碳四烯酸(12-HETE)含量、腹腔灌洗液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清中IFN-γ、IL-1β水平,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各组小鼠PMs中IFN-γ、IL-1β及花生四烯酸-15-脂氧合酶(Alox15)的mRNA表达。②体外实验:体外培养小鼠原代PMs,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加入终浓度为0.3%的DMSO)、LPS组(给予LPS 20 mg/L)、ML355预处理组(给予LPS前1 h加入25μmol/L、50μmol/L的ML355预处理)。于LPS作用不同时间点收集各组细胞上清液和细胞团块,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ML355对PMs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PMs中12-HETE、IFN-γ、IL-1β、TNF-α、IL-6、IL-10的含量,用q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IFN-γ、IL-1β及Alox15的mRNA表达,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12/15-脂氧合酶(12/15-LOX)及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的蛋白表达。结果①体内实验:作用12 h,LPS组血浆和腹腔灌洗液中12-HETE以及腹腔灌洗液中炎性因子、血清中IFN-γ、IL-1β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与LPS组比较,15 mg/kg和30 mg/kg ML355预处理后血浆和腹腔灌洗液中12-HETE及血清中IFN-γ含量均明显减少〔12-HETE:血浆(mg/L)为11.59±1.80、11.58±1.75比18.59±1.68,腹腔灌洗液(μg/L)为355.80±59.47、196.30±88.98比712.10±44.55;血清中IFN-γ(ng/L):147.60�
王星玉唐婉琦陈涛罗莉梁华平
关键词:脂多糖巨噬细胞

相关作者

高洪
作品数:262被引量:1,088H指数:15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内毒素 阳离子 血清学调查 细胞凋亡 山羊
徐放明
作品数:54被引量:564H指数:15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研究主题:针刺 腧穴 拮抗效应 艾灸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袁守军
作品数:103被引量:397H指数:11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反义 靶向 MRNA 反义药物 药效
陈日新
作品数:363被引量:3,454H指数:33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热敏灸 腧穴 热敏灸治疗 艾灸 灸法
严玉霖
作品数:160被引量:585H指数:10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内毒素 阳离子 血清学调查 细胞凋亡 肝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