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664篇“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相关文章
-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被引量:1
- 2008年
- 2001年5月22日签署的《斯德哥尔摩国际公约》中首批提出了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本文浅述了它们的物化性质、生物毒性、研究现状等,具体讨论了这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特点,为今后监测和分析作准备。
- 曲刚莲马果花王鑫潘荣荣
- 关键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致癌
-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被引量:12
- 2008年
- POPs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POPs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的特点,是对人类健康及环境造成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本文介绍了POPs的定义、特点及治理技术,分析了POPs的来源和危害。
- 王火花林清
- 关键词:治理技术
-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被引量:10
- 2002年
- 张敏李霜刘海龙李朝林吴维皑
- 关键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公共卫生环境保护
- 中国坚决向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宣战
- 2024年
- 为应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对全人类的挑战,2004年5月17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生效。今年是公约生效20周年。作为公约文书制定和首批签约国之一,多年来,中国高度重视POPs控制,控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POPs控制能力明显提高。
- 丁瑶瑶
- 关键词:《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
- 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地下水修复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地下水修复装置,包括运动平台、进水管、过滤筒、催化氧化筒、连接管、臭氧发生器、检测筒、出水管、回流管;过滤筒、催化氧化筒、检测筒均放置在运动平台上;进水管一端位于抽水井内,另一端通过水泵...
- 陈康康姜云鹏赵超任雨晴
- 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地下水修复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地下水修复装置,包括运动平台、进水管、过滤筒、催化氧化筒、连接管、臭氧发生器、检测筒、出水管、回流管;过滤筒、催化氧化筒、检测筒均放置在运动平台上;进水管一端位于抽水井内,另一端通过水泵...
- 陈康康姜云鹏赵超任雨晴
-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与治理
- 2024年
-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产生与人工合成化学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目前POPs主要有三种来源类型:有机氯杀虫剂、工业化学品、工业和热生产工序中的副产物。POPs具有高持久性、高毒性、高脂溶性等特征,进入自然环境后,会在高级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并对其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肝脏造成不可逆伤害。为保护人类健康,维持生态平衡,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于2001年5月22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通过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我国是该公约首批签约国之一。自该公约生效以来,我国分三阶段积极履约,目前在POPs管控方面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效。面对高速增长的人工合成化学品,我们应及早建立完善的化学品管理制度,防止重蹈POPs的覆辙。
- 李东辰霍亚琦
- 关键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斯德哥尔摩公约》
- 水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检测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水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一类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具有潜在危害的化学物质。因此,对于这些污染物的及时检测和监测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水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检测的研究进展,包括检测技术的发展、样品预处理方法、常见污染物种类及其来源、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和毒性效应等方面内容。同时,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挑战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提供参考。
- 李斌文
- 关键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水环境环境行为毒性效应
- 典型环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暴露与癌症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环境污染与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化学致癌物是诱发人类癌症最主要的环境因素,其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分布广泛、持久性和蓄积性等特点,近年来关于POPs致癌效应的相关研究受到密切关注。本文综述了环境中五类典型POPs,即多环芳烃(PAHs)、多氯联苯(PCBs)、全氟与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溴代阻燃剂(BFRs)和短链氯化石蜡(SCCPs)的内暴露水平,与癌症发生风险的相关性及潜在的致癌机制。这五类POPs的致癌机制各不相同,包括干扰细胞增殖周期、改变表观遗传和促进氧化应激等,还可通过改变能量代谢与影响免疫功能来促进癌症进展。癌症进程是内在遗传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关注环境POPs对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影响外,还应该关注POPs对肿瘤免疫、血管生成等肿瘤微环境的影响,这对今后环境污染的防控和癌症的精准医疗具有指导意义。
- 马学瑞童婉靖张艺嘉张文娟梁勇宋茂勇
- 关键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癌症致癌机制
- 食品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检测的气质联用分析方法优化
- 2024年
- 为了提升食品样品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MS)技术,对检测方法进行改进。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方法在22 min内可同时分析11种POPs,检测灵敏度提高了2~3倍,最低检测限为0.01 ng·g^(-1);在0.1~100.0 ng·mL^(-1),线性关系良好且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优化后的GCMS/MS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低检出限和定量限,同时具备高精密度和准确度,适用于食品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痕量检测;对200份不同类型食品样品进行检测,所有样品中的POPs含量均未超标,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价值。
- 徐美玲韩晓杰
- 关键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