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78篇“ 持续增收“的相关文章
- 乡村振兴背景下红河州农民持续增收问题研究
- 2024年
- 农业、农村、农民(以下简称“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增长问题。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可以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并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当前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即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阶段,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持续增收问题对“十四五”时期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标,促进农民生活水平更上一层楼尤为重要。
- 董云娟
- 关键词:农民增收
- 乡村振兴背景下昭通小农户持续增收路径研究
- 2024年
- 乡村振兴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而农民持续增收则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针对当前昭通小农户收入可持续性增长面临的挑战,相关部门应通过逐步提高小农户经营性收入的占比;注意长中短期结合,合理规划产业布局;规范土地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培养涉农人才等对策,多渠道、持续性增加农户收益。
- 吴徐罗建
- 关键词:持续增收增收路径
- 农村电商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影响因素及发展路径研究
- 2024年
- 近年来农村电商营销发展迅速,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助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探究了沧州市各县区的电商发展现状,识别出影响农村电商发展、制约农民持续增收的因素,并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以助力沧州市农村电商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 刘倩周若彤刘毅达梁子涵王玉洁
- 关键词:农民增收
- 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助力农民持续增收路径研究
- 2024年
- 为了探索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助力农民持续增收的路径,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内涵特征,解构了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几种模式,包括公司化运作模式、合作社运作模式和订单农业模式。结果表明,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可以有效助力农民持续增收,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路径是政府引导扶持、完善产业链协同机制、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等。同时,还需要提升农民参与产业发展的能力,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 沙文沛田珂雪夏榆凌
- 关键词:农民持续增收
-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主要瓶颈、实现路径与政策优化被引量:2
- 2024年
-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的利好举措促使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进一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仍然是当前“三农”问题研究的焦点话题,需要充分认识农民收入增长的特征和趋势并分析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主要瓶颈,提出促进农民增收的实现路径和政策优化。近年来,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农民收入总体增速较快,但低收入家庭增速较慢;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但收入差距绝对量大;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但地区发展不平衡。农民持续增收仍存在农民务工增长乏力、农业生产经营效益不高、农业专业化产业化程度偏低、农业生产性配套服务不足等主要瓶颈。基于此,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应保障农民稳定务工就业、优化要素配置提升农业经营收益、提升农业专业化产业化水平、推动农业生产性配套服务升级,并进一步优化农民创业就业政策、乡村产业发展政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农村土地改革政策。
- 汪为万广华
- 关键词:农民收入持续增收
- 面向共同富裕的山区农民可持续增收长效机制研究
- 2024年
- 探索更有利于农村“扩中”“提低”发展模式与实现机制,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将农民可持续增收作为核心议题。该文在分析新阶段农民可持续增收面临的主体困境、途径困境、价值困境和保障困境的基础上,立足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以衢州山区构建产业赋能、生态转化、就业服务、文化牵引四大共富机制为例,采用归纳式多案例研究方法,探讨农民增收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制与实现路径。
- 魏翠玲
- 关键词:山区农民
- 共同富裕背景下京津冀地区农民可持续增收路径研究
- 2024年
- 农民可持续增收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农民幸福感、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在共同富裕背景下,京津冀地区农民增收取得显著成效,但在收入结构、收入保障机制、收入主体素养提升等方面仍面临瓶颈,制约了该区域农民可持续增收的实现。基于此,文章通过分析京津冀地区农民收入水平、收入结构和增收瓶颈等现状,提出了激发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活力、构建多元收入渠道、健全培育机制等举措,以实现该区域农民可持续增收目标。
- 樊钰
- 关键词:共同富裕京津冀
- “数据要素×”赋能农民持续增收的机理、效应与优化策略研究
- 2024年
- 数据作为一种全新的要素形态,正改变着农业农村的发展面貌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提供新引擎。在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背景下,为全面准确了解“数据要素×”赋能农民持续增收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对“数据要素×”赋能农民持续增收的机理、效应与优化策略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发现,在共同富裕背景下,数据要素通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弥合数字鸿沟、数字产业化发展催生新业态新模式、产业数字化转型培育经济新增长点、数字化发展治理提升乡村治理效率、市场化水平提升拓宽农民收入渠道赋能农民持续增收,并由此产生基础强化、规模扩大、边际递减、组织优化和空间溢出的多面效应。研究表明,为进一步推动“数据要素×”赋能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强化乡村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推动乡村数字产业化高质量发展,锻造农民就业增收新引擎;加快乡村农业全链条数字化进程,带动农民收入消费双升级;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数字化水平,优化农民就业增收环境;构建乡村数字技术多元培训体系,提升农民就业增收能力。
- 曾祥明胡元张秋月
- 关键词:共同富裕农民持续增收乘数效应农业农村现代化
- 桂西北地区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户持续增收路径与影响因素探究
- 2024年
- 桂西北地区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户持续增收路径与影响因素的探究,对于推动该地区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不仅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广大农村地区实现现代化、提升民生福祉的必由之路。桂西北地区作为典型的农业区域,其农户增收问题直接关系到整个区域的发展活力和社会稳定性。近年来,该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与问题。农户增收的路径与影响因素错综复杂,既有自然环境的制约,又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这些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对于寻找切实可行的增收途径,促进农户收入的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深入地探讨了桂西北地区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户持续增收的多元路径及其关键影响因素,旨在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科学依据。
- 叶心蕾
- 关键词:农户增收影响因素增收路径
- 财政资金支持与低收入群体持续增收
- 2024年
- 范燕丽、丛树海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24年第3期撰文指出,基于2006一2019年县级面板数据,以脱贫县农民为研究对象,评估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下降后欠发达地区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情况及地区异质性,得到以下研究结论:第一,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下降后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情况存在地区差异。在观测的31个县中,约35.48%的县农民收入增长加速,约45.16%的县增长减缓,约19.35%的县基本无差异。
- 范燕丽丛树海
- 关键词:农民收入增长低收入群体持续增收资金支持力度面板数据
相关作者
- 吴云勇

- 作品数:123被引量:375H指数:10
-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持续增收 农民增收 农民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 李东升

- 作品数:185被引量:112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漳县财政局
- 研究主题:财政部门 扶贫开发 行政事业单位 财政 财政支持
- 周希祥

- 作品数:23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北省财政厅
- 研究主题:财政扶持 农民持续增收 财政扶持政策 惠农政策 新农村建设
- 韦鸿

- 作品数:87被引量:313H指数:9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
- 研究主题:农地制度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土地利用 经济学分析
- 马敬桂

- 作品数:76被引量:217H指数:9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VAR模型 实证分析 CPI 乡村旅游 食品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