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72篇“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相关文章
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治疗腹缺损的长期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腹缺损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术后8年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腹缺损患者19例,均为单受伤。示7例,中8例,环3例,小1例。结果所有的皮瓣以及植皮区域均有色素沉着。15例患者对皮瓣修复满意,2例一般,2例不满意。均无寒冷不耐受情况。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5例,良4例。伤间关节周径,伤近、远间关节主动活动度,皮瓣静态两点分辨觉对比健侧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觉恢复评定S有7例,S3有12例。结论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腹缺损的修复选择之一,具有血运可靠、操作简单等特点。虽然随访时感觉恢复略差,但可以接受。术后需要加强功能锻炼以解决关节活动受限的问题。如何解决色素沉着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
陆一鸣王斌戚仁竞顾加祥刘宏君
关键词:指损伤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中节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腹皮肤缺损的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与分析中节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腹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2年5月我院诊治的92例手腹皮肤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掷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研究组给予中节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皮瓣修复治疗.观察与记录2组的修复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皮瓣修复,术后3个月,研究组与对照组皮瓣成活率均为100.0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S3级、S4级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2组手部症自觉功能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体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节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腹皮肤缺损具有很高的皮瓣成活率,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促进患者腹感觉的恢复,改善患者的手部症自觉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总体预后疗效.
肖权徐素丽冯齐强
关键词:皮瓣成活率
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腹缺损术后患活动受限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观察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腹缺损术后患活动受限的发生率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自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重建腹的患者107例(114)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别、损伤原因、蒂部切口设计、腹缺损位置、皮瓣面积、供区植皮的形及位置、瘢痕激光治疗的时机、康复治疗的时机与周期等12个因素进行分析,分析影响术后患活动受限的相关因素。结果107例患者术后6个月至1年获得功能随访,其中40发生术后活动受限,发生率达35.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患活动受限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受伤原因、缺损位置无关(P>0.05),而与蒂部切口(P=0.030)、皮瓣面积(P<0.001)、植皮形(P=0.008)、植皮位置(P=0.044)、激光治疗(P<0.001)、康复治疗时机(P=0.003)及康复治疗周期(P=0.001)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皮瓣面积大小是影响术后患活动受限的独立危险因素(OR=3.045;95%Cl:1.578~5.875;P=0.001),不利于患活动功能恢复;术后早期激光治疗(OR=0.017;95%Cl:0.003~0.102;P<0.001)和早期康复治疗(OR=0.139;95%Cl:0.026~0.754;P=0.022)是影响术后患活动受限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早期瘢痕激光及康复治疗可显著降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重建腹患者术后患活动受限的发生率;皮瓣面积较大是患术后活动受限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中对于这类患者可考虑其他术式修复缺损,以减少术后活动受限发生率。
柳晨施海峰赵刚宋骁军吴柯沈泳张志海沙一帆徐鹏庞新岗
关键词:外科皮瓣指损伤
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术后供区瘢痕挛缩标准干预的有效性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术后标准预防供区瘢痕挛缩的有效性,为皮瓣术后瘢痕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20月年12月,我们对36例因腹缺损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的患者,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8例.术后2周拆线后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的康复理疗,治疗组接受标准瘢痕预防治疗.所有患者分别在术后1、3、6、9、12个月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蹼粘连情况、手功能评分及满意度评分.结果通过皮瓣供区瘢痕早期预防及治疗,明显改善供区瘢痕挛缩的发生.根据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对照组最高12分、最低5分,治疗组最高8分、最低2分,治疗组瘢痕评分更低(P<0.001),瘢痕更小.治疗组蹼粘连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7).手功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对照组优8例、良7例、可3例,治疗组优15例、良3例,治疗组手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34).并且治疗组满意度评分(8.9±0.8)分,优于对照组(8.2±1.0)分(P=0.017).结论手部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供区术后早期进行瘢痕标准干预可有效预防瘢痕挛缩发生.
沈泳施海峰黄永静吴柯林伟栋沙一帆柳晨杨惟翔
关键词:指损伤外科皮瓣瘢痕治疗
游离二趾胫侧皮瓣与吻合神经的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腹缺损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和比较游离二趾胫侧皮瓣与带固有神经掌皮支的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腹缺损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20年6月,修复第2~5腹缺损患者50例,其中采用游离二趾胫侧皮瓣修复25例...
王爽
关键词:手指指腹缺损
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对端缺损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对端缺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端缺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桡背侧皮瓣修复术,实验组患者则接受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2个月腹两点辨别觉、痛温觉;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月手功能评分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更短(P<0.05);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时S2PD和CISS明显低于术后1个月,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手外观、疼痛、日常生活和工作评分明显高于术前,且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各项评分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42%,与对照组的37.14%相比显著更低(P<0.05)。结论: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对端缺损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手功能,且安全性高。
胡浩戴琰琨黄旭张庆孟胜东解学关丁明胜
关键词:指端缺损
桡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软组织缺损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拇桡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2月-2021年12月,对收治的9例拇外伤致软组织缺损,术前采用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仪确定拇桡侧动脉走行并标记,根据拇软组织缺损创面特点,个体化设计拇桡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软组织缺损创面,观察受区创面皮瓣颜色、温度、两点辨别浅感觉、VAS满意度等监测标。结果术后随访(6.7±1.2)个月,9例拇桡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均成活。创面愈合良好,温度、两点辨别浅感觉、VAS满意度在术后1周、2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皮瓣色泽良好、质地柔软、弹性良好,拇间关节屈伸功能恢复正常。结论拇桡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软组织缺损操作简单、损伤较小、皮瓣耐磨性能好,可有效修复拇软组织缺损,临床疗效显著。
沈佳祚官世水林提金林建聪
关键词:拇指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皮瓣
中节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末节腹皮肤缺损
2022年
在急诊手外伤中,手末节腹皮肤软组织缺损非常常见,这种类型手外伤通常伴有末节骨及屈肌腱外露,同时由于手的解剖结构较复杂,功能要求高,因此,对其修复不但要保留体长度,更要最大程度地减轻手部皮瓣供区的损伤。本次研究探讨中节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张明华孙涛周映玲王晓峰
关键词:末节指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肌腱外露皮瓣供区
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末节体创面的应用及注意事项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探讨带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在末节体创面的应用及注意事项。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10月对60例末节体创面,急诊采用带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结果 术后皮瓣均成活,随访1~18个月体外形良好,功能活动正常,获得良好疗效。结论 对末节体创面急诊采用带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孔薛生刘仁甫梅红红
关键词:逆行岛状皮瓣
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糖尿病患者手背创面的疗效分析
2022年
目的 分析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糖尿病患者手背创面的疗效。方法 自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中心采用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8例糖尿病患者手背创面,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侧别、致伤原因、创面面积、随访时间、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等资料。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和皮瓣感觉恢复情况。采用数字评分法评估患者满意度。对皮瓣成活情况及感觉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8例患者获随访10~18个月,皮瓣完全成活17例(94.4%),皮瓣远端部分坏死1例(5.6%)。皮瓣感觉恢复情况:S1级10例、S2级7例、S2+级1例。平均手术时间(56.7±11.2)min,平均住院时间(16.9±2.7)d,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9±0.7)分。结论 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糖尿病患者手背创面的较好选择。
黄寅骏周颖
关键词:糖尿病手背软组织缺损

相关作者

吴建伟
作品数:93被引量:197H指数:7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腓动脉穿支 软组织缺损 穿支皮瓣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皮瓣修复
张凌洲
作品数:19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近指间关节 穿支皮瓣 游离移植修复
张世民
作品数:368被引量:4,324H指数:41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研究主题:脊髓损伤 穿支皮瓣 远端蒂 外科皮瓣 静脉回流
张英琪
作品数:65被引量:588H指数:12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研究主题:股骨转子间骨折 骨折 拇趾 拇外翻 足拇趾
栗威
作品数:34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跟骨 皮肤缺损 股骨髁 复合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