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09篇“ 挤压态“的相关文章
- 一种具有可时效性能的挤压态微合金化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镁合金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可时效性能的挤压态微合金化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合金化程度较低但可通过时效热处理显著增强其力学性能的镁合金成分和工艺设计。该镁合金的元素...
- 项重辰杨弋贾澳王妍王子健丁汉林
- 挤压态7B04铝合金的均匀化退火工艺优化
- 2025年
- 对挤压态7B04铝合金分别进行了单级均匀化退火(退火温度450~490℃,退火时间4~36 h)以及在优化的单级均匀化退火基础上的双级均匀化退火(第二级均匀化退火工艺480℃×4 h/10 h或495℃×4 h/10 h),研究了2种工艺下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对合金物相组成、显微组织和硬度等影响,以获得适宜的均匀化退火工艺。结果表明:在单级均匀化退火工艺下,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合金中MgZn_(2)、Al_(2)MgCu等第二相面积分数先减后增,硬度先升后降,而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第二相的面积分数降低,硬度先升后降;单级均匀化退火的优化工艺为退火温度460℃、退火时间24 h,此时大量第二相发生回溶,组织未发生过烧和晶粒长大,合金硬度最高。在双级均匀化退火工艺下,480℃×4 h/10 h第二级均匀化退火后,铝合金中的第二相进一步回溶,组织未发生过烧,且10 h退火时间下的第二相面积分数更低,合金硬度更高;当第二级均匀化退火温度升高至495℃时,铝合金发生过烧。挤压态7B04铝合金适宜的双级均匀化退火工艺为460℃×24 h+480℃×10 h,此时合金中第二相已基本回溶,仅存在少量尺寸约为1μm的类球形Al_(2)MgCu相。
- 周晓平田壮壮刘玉芬
- 关键词:7B04铝合金显微组织
- 挤压态Mg-Li-Al-Y-Zr-Gd-Nd合金组织及热变形行为研究
- 2025年
- 目的对挤压态Mg-Li-Al-Y-Zr-Gd-Nd合金显微组织进行表征,通过镁锂合金单向热压缩实验,研究挤压态Mg-Li-Al-Y-Zr-Gd-Nd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建立合金的本构方程及加工图。方法采用SEM和EBSD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挤压态合金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和分析;在Gleeble-3500热模拟实验机上开展单轴热压缩实验,实验条件如下:应变速率为0.001~1 s^(−1),压缩变形实验温度为200~350℃。基于动态材料模型将功率耗散图和失稳图叠加获得热加工图,分析挤压态合金的加工性能随变形温度、速率、应变的变化规律。结果挤压态Mg-Li-Al-Y-Zr-Gd-Nd合金的主要相为β相,有少量细小的α相均匀分布在β相中。在不同变形条件下,该合金的流变曲线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动态再结晶特征,变形温度越低、应变速率越大,峰值应力越大;激活能为98 kJ/mol,应力指数n的值为3.3390。分析热加工图可知,挤压态Mg-Li-Al-Y-Zr-Gd-Nd合金的成形性能随着应变的增加而增强,当应变为0.1和0.3时,加工图均存在一个失稳区域,这与合金变形不彻底有关;当应变为0.5、0.7、0.9时,不存在失稳区域,合金表现出优异的成形性能。结论综合考虑挤压态Mg-Li-Al-Y-Zr-Gd-Nd合金实际加工条件,其合理加工区间为变形温度250~350℃,应变速率0.01~1 s^(−1)。
- 高诗情万元元王艳彬刘鹏李明邢志辉杜传航夏祥生
- 关键词:镁锂合金热压缩本构方程加工图
- 挤压态AZ61镁合金压缩超塑性研究
- 2025年
- 试验探究了不同加热温度和应变速率条件下挤压态AZ61镁合金的超塑性压缩性能及微观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常温下压缩时,由于AZ61镁合金密排六方结构的滑移系较少,塑性较差,试样发生开裂;而当温度大于250℃后,试样均未发生开裂,表现出良好的压缩超塑性性能;当温度为300℃、应变速率为1×10^(-2) s^(-1)时,压缩真应变为2.506,塑性显著提升。流变应力随初始应变速率增大而增大,这是由于在高应变速率下的位错密度增加,加工硬化效应增强;流变应力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动态再结晶和动态回复过程,降低变形抗力。微观形貌分析表明了超塑性压缩后晶粒尺寸明显细化,且组织分布均匀,呈现典型的动态再结晶特征。
- 田雅馨林飞赵振汤中彩
- 关键词:AZ61镁合金超塑性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 挤压态超耐电化学腐蚀6000系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挤压态超耐电化学腐蚀6系铝合金,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铝(Al)、镁(Mg)、硅(Si)、锰(Mn)、锶(Sr)、锆(Zr)、铈(Ce)、镧(La)和钇(Y)组成。该合金的制备依次包括:(1)熔铸;(2)热挤压(温度5...
- 孙宏姚军华周小平范丽珠顾鹏
- 挤压态高硬度高耐电化学腐蚀6000系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Mn、Zr复合合金化的挤压态高硬度高耐电化学腐蚀6000系铝合金,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铝(Al)、镁(Mg)、硅(Si)、铜(Cu)、锰(Mn)、锶(Sr)、锆(Zr)、钛(Ti)和钇(Y)组成,该合金的制备依次包括...
- 戴松周秉才殷海蓉史建军姚军华
- 一种挤压态6082铝合金显微组织金相样品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挤压态6082铝合金显微组织金相样品制备方法。本制备方法针对挤压态6082铝合金型材、棒材、锻件等,通过切取、铣平、粗磨、精磨、粗抛、精抛、电解抛光、腐蚀等步骤。其中腐蚀...
- 李晓波吴德军吕学龙刘丽
- 挤压态Mg-Gd-Y-Zn-Zr合金摩擦磨损行为研究
- 2024年
- 镁合金是目前工程应用中最轻的结构金属,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与国防军工等制造领域,铸造镁合金由于性能劣势难以应用于重要结构件,塑性变形可以显著细化镁合金晶粒,提高合金综合力学性能。研究发现通过变形调控合金第二相体积分数/尺寸/分布规律、再结晶比例以及晶粒尺寸,可以在提高合金拉伸性能的同时提升合金的耐磨性,这为拓宽镁合金的应用提供了新途径。实验研究了Mg-9Gd-4Y-2Zn-0.5Zr合金经过正挤压-双向转角挤压后的不同位置组织演变特征,并分析了变形合金在不同载荷(10、20、30 N)下的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随着载荷增大,变形合金的平均摩擦系数降低;施加载荷相同时,合金的平均摩擦系数值与再结晶程度成正比,磨损量随再结晶比率增大而减少;在摩擦磨损实验中,所有样品均发生氧化磨损和磨料磨损,低载荷下发生轻微的划痕和磨损痕迹,随着载荷增加,出现明显的表面剥落和脱落现象;实验中由于载荷和摩擦力的作用,长周期堆垛有序相(LPSO)颗粒与镁基体间发生相对滑动或剪切,这种相互作用导致LPSO相颗粒剥离和表面颗粒脱落。
- 李璐瑶闫钊鸣刘宗超刘月红吴艳丽徐文翠
- 关键词:摩擦磨损行为
- Zn和Gd元素含量和比例对铸态和挤压态Mg-8Li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2024年
- 研究Zn和Gd元素含量及其质量比对铸态和挤压态Mg-8Li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挤压后,析出相破碎。β-Li中分散着粒径约100 nm的球形微粒。形成了由长条状α-Mg粗晶和再结晶β-Li细晶组成的双峰结构。挤压后合金的强度和塑性显著提高,且屈服强度和极限抗拉强度随Zn和Gd含量的增加而增加。Mg-8Li-8Zn-2Gd合金表现出最优的综合性能,其屈服强度、极限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274 MPa、283 MPa和39.9%。挤压态合金主要强化机制为由β-Li的细晶强化和α-Mg的织构强化组成的双模态结构强化和析出相的弥散强化。
- 黄玉川张泉达欧阳思杰孙福臻孙家伟李蕙宇吴国华陈培军刘文才
- 关键词:镁锂合金弥散强化
- 挤压态AZ91D镁合金拉伸塑性性能研究
- 2024年
- 文章通过高温拉伸测试,分别对比未处理与固溶和时效处理的挤压态AZ91D镁合金在等应变速率与等温度条件下的延伸率,并测定不同拉伸状态下的微观形貌验证拉伸测试结果。研究了固溶和时效处理的挤压态AZ91D镁合金在250~350℃、应变速率在10-5~10-3的超塑性流变行为。结果显示:在280℃、0.0005s-1的条件下获得的最高延伸率达185.3%。在AZ91D镁合金超塑性成形过程中,初始应变速率的影响比变形温度更显著。得出结论: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可减小AZ91D的晶粒尺寸;根据AZ91D镁合金超塑性变形后的晶粒组织验证固溶和时效处理能提高合金的超塑性。
- 褚园
- 关键词:AZ91D镁合金挤压态超塑性
相关作者
- 潘复生

- 作品数:1,295被引量:4,163H指数:32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
- 研究主题:镁合金 变形镁合金 镁 合金 力学性能
- 蒋斌

- 作品数:440被引量:1,009H指数:16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
- 研究主题:镁合金 电刷镀 镁 镁合金材料 力学性能
- 刘正

- 作品数:379被引量:1,398H指数:18
- 供职机构:沈阳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镁合金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合金 压铸
- 王敬丰

- 作品数:262被引量:519H指数:13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
- 研究主题:镁合金 阻尼性能 合金 力学性能 高阻尼
- 彭建

- 作品数:188被引量:592H指数:14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镁合金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镁合金组织 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