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48篇“ 损伤控制外科“的相关文章
基于损伤控制外科急救技术在多发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损伤控制外科急救技术在多发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01—2024-01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基于损伤控制外科急救技术开始应用时间,将2023-02—2024-01采用损伤控制外科急救技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2022-01—2023-01采用传统抢救方案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每组41例。比较2组救治期间的相关指标,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体温、乳酸和凝血指标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损伤控制外科急救技术在急诊多发伤患者救治中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恢复时间,并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救治效果。
岳新丽
关键词:急诊多发伤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康复时间
快速康复技术配合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多发伤患者中的运用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技术配合损伤控制在多发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探讨影响并发症发生的因素。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红河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1月间的108例多发伤患者临床资料,分为A组(55例)和B组(53例)。A组采用快速康复措施+损伤控制,B组采用常规康复措施+损伤控制。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A组在凝血功能、乳酸、体温恢复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方面明显优于B组(P<0.05),而手术时间则较长(P<0.05)。A组术后ISS评分及Mb、CK、HMGB1水平均低于B组(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7例)低于B组(20例)(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康复措施是影响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因素。结论快速康复技术配合损伤控制治疗多发伤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其中良好的康复治疗方式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沈蓝陈朝明代建能普伦庆王天瑞马刚
关键词: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多发伤影响因素
人工智能伤情评估和损伤控制外科在开放性腹部海水浸泡伤中的应用
2024年
由于海水的低温、高渗及大量细菌等因素影响,开放性海战腹部伤体现出与一般腹部创伤不同的伤情特点,既有原发性创伤的损害,又有海水浸泡对腹部重要脏器的二次损伤。对开放性腹部伤合并海水浸泡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受伤人员的诊疗和救治效率。笔者剖析开放性腹部伤合并海水浸泡的致病机制,结合损伤控制外科和人工智能伤情评估在战伤救治领域的应用,阐述开放性腹部外伤合并海水浸泡的救治新策略。
尚林富方诚梁艺华沈锋
关键词:腹部开放伤海水浸泡人工智能损伤控制外科
探究损伤控制外科手术在急诊严重腹部创伤救治中的临床效果
2024年
分析在急诊严重腹部创伤救治中采用损伤控制外科手术的实际效果;方法 研究以回顾性研究的形式,选取2021年1月到2024年1月接诊的100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损伤控制外科手术,对照组采取常规外科手术,比较两组体征指标、应激反应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的血氧饱和度及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去甲肾上腺素及皮质醇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损伤控制外科手术在急诊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救治中显示出良好价值,有助于改善临床指标,降低并发症,应用效果良好。
钱勇军赵亮
关键词:严重腹部创伤应激反应并发症
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改善评价
2023年
严重腹部创伤是外科疾病的一种,患者多会出现呼吸困难、休克、体温降低、凝血功能异常等症状表现[1]。随着医学研究的进步,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开始广受关注,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出了很多积极影响[2]。基于此,本文探讨该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使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唐典文
关键词:体温降低严重腹部创伤凝血功能异常并发症发生率外科疾病
损伤控制外科手术在急诊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
2023年
目的:研究损伤控制外科手术在急诊重度腹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严重腹部创伤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留置引流管时间、凝血酶原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手术前后血压水平。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留置引流管时间、凝血酶原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治疗前,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BP、DBP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外科手术在急诊重度腹部创伤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能缩短恢复时间,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唐海明
关键词:损伤控制外科腹部创伤
损伤控制外科手术在急诊严重腹部创伤救治中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究损伤控制外科手术在急诊严重腹部创伤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职工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急诊严重腹部创伤患者91例,按救治方法分为对照组43例(接受常规外科急救治疗)与研究组48例(接受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药物及输血状况、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留置引流管时间、凝血酶原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进食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羟乙基淀粉、血浆及浓缩红细胞悬液使用量均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术后急性生理维度评分及APACHEⅡ总分均比术前低,且研究组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损伤控制外科手术在急诊严重腹部创伤救治中的临床效果确切,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恢复。
潘金龙侯晓伟王刚
关键词:腹部创伤急诊
损伤控制外科手术在急诊严重腹部创伤救治中的临床效果
2023年
分析损伤控制外科手术在急诊严重腹部创伤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急诊严重腹部创伤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损伤控制外科手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诊严重腹部创伤救治中采用损伤控制外科手术可提高治疗效果。
赵辉
损伤控制外科手术在急诊严重腹部创伤救治中的运用效果评价
2023年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手术应用在急诊严重腹部创伤救治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淄博市周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急诊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奇偶分组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参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方案,研究组采取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体征指标、应激反应指标、临床疗效等。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血氧饱和度、体温数据水平比参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指标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8%,低于参照组的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2,P<0.05)。结论应用损伤控制外科手术,对提高急诊严重腹部创伤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价值。此种手术模式还可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加快其体征恢复速度,从而确保手术顺利开展。
郭美祥宫秀美
关键词:急诊严重腹部创伤救治效果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2例多发伤患者,按照不同的抢救方案划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其中对照组行传统抢救方案,观察组行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153.62±15.42)min、体温恢复时间(9.32±1.64)h、乳酸恢复时间(12.53±2.12)h及PT、APTT恢复时间(13.74±2.24)h较对照组短(P<0.05),术中出血量(1163.42±133.63)m L较对照组(1431.84±163.52)mL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DIC 2例、MODS 1例、休克2例,SIRS 3例,对照组患者发生DIC 8例、MODS 4例、休克6例,SIRS 8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死亡率(9.68%)低于对照组(2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良一体化结合损伤控制模式在急诊多发伤救治中可以提高救治成功率,值得临床应用。
苏鹏飞林文清
关键词:损伤控制外科多发伤腹部损伤

相关作者

黎介寿
作品数:1,875被引量:20,100H指数:68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院
研究主题:营养支持 小肠移植 腹腔感染 肠内营养 谷氨酰胺
李幼生
作品数:477被引量:3,053H指数:2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小肠移植 小肠 谷氨酰胺 器官移植 营养支持
李宁
作品数:2,580被引量:17,157H指数:5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营养支持 小肠移植 肠内营养 重症急性胰腺炎 谷氨酰胺
高劲谋
作品数:158被引量:1,493H指数:21
供职机构: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
研究主题:创伤 多发伤 救治 腹部损伤 手术
杨万广
作品数:35被引量:88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损伤控制外科 结肠癌 SURVIV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