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1篇“ 排放绩效“的相关文章
- 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城市碳排放绩效的影响
- 2024年
- 基于2012—2021年我国297个城市面板数据,选取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与门槛模型,研究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城市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能够显著促进城市碳排放绩效提升,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能够通过绿色科技创新和绿色管理创新提高城市碳排放绩效。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与东西部城市、资源型城市、低经济水平城市、低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城市及大城市相比,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部地区城市、非资源型城市、高经济水平城市、高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城市及中小城市碳排放绩效的正向促进效应更强。门槛效应结果表明,随着绿色管理创新水平提升,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城市碳排放绩效的正向影响效应逐渐增强。基于此,提出科学布局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策略、因地制宜制定城市碳减排方针、着力提升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推动碳排放绩效提升提供有效助益。
- 陈书平
- 关键词:碳排放强度碳排放效率
- 数字经济、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绩效提升
- 2024年
- 数字经济作为低碳发展的新引擎,能够通过驱动经济增长有效促进碳减排。文章基于经济增长中介视角,以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数据为样本,考察了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与内在机制,并深入探讨了此影响效应的区域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绩效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数字经济发展可以通过促进经济增长提升碳排放绩效,经济增长是数字经济作用于我国碳排放绩效提升的重要路径;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程度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异质性,表现出中部地区赋能作用最高、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的非均衡性特征。
- 王鑫昕尚娟
- 关键词:数字经济碳排放绩效经济增长区域异质性
- 如何提升碳排放绩效?——基于TOE框架的组态分析
- 2024年
- 为进一步促进碳排放绩效提升,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文章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运用NCA、fs/QCA方法选取30个省份碳排放绩效案例进行组态分析。结果表明:一是单一要素并不构成高碳排放绩效的必要条件。高碳排放绩效驱动路径有3类,分别为“组织—环境—平衡型”“组织—环境型”“技术—组织—环境型”,其中“组织—环境—平衡型”在提升碳排放绩效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非高碳排放绩效驱动路径有3条。二是高碳排放绩效驱动路径中,组织条件尤其是政府干预发挥主要作用。三是非高碳排放绩效驱动路径中,非高绿色金融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高碳排放绩效驱动路径存在明显差异。文章拓宽了碳排放绩效研究视角,积极响应了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号召。
- 盛明泉何木子盛安琪
- 关键词:碳排放碳排放绩效ESG
- 用能权交易制度对城市碳排放绩效改善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用能权交易制度作为我国实现绿色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对改善城市碳排放绩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6~2022年我国28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用能权交易制度对城市碳排放绩效的作用机制及其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用能权交易制度显著降低城市碳强度和提升碳全要素生产率;(2)用能权交易制度有利于非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碳强度的降低,同时也有利于非老工业基地和非资源型城市碳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3)用能权交易制度主要通过结构效应、创新效应和监管效应等途径改善城市碳排放绩效;(4)用能权交易制度的碳排放改善作用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能够实现环境红利和社会福利相容发展。因此,稳步扩大试点政策范围,积极探索实现路径和推进区域协同是实现绿色低碳的重要保障。
- 胡剑波周宗康张宽元
- 关键词:碳排放绩效
- 数字金融如何影响城市碳排放绩效?
- 2024年
- 本文基于2011—2019年中国282个城市面板数据,探究数字金融对城市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显著改善了城市碳排放绩效。异质性检验显示,较中部和东北地区而言,数字金融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碳排放绩效的改善作用更明显,且数字金融对传统金融发展和集聚水平高、市场化水平较低地区碳排放绩效的改善作用更强。从作用渠道来看,数字金融通过加速产业集聚和提升绿色创新水平有效改善了城市碳排放绩效,同时,提升政府环保工作力度有助于发挥数字金融对碳排放绩效的改善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存在边际递增特征,在中部地区的边际递增最为显著。因此,建议因地制宜加快数字金融发展,强化政府环保工作,支持工业集聚和绿色技术创新,推动碳减排目标实现。
- 肖远飞杨雪妮韩先锋
- 关键词:数字金融碳排放绩效中介机制门槛模型
- 燃煤电厂碳排放绩效核算及影响分析
- 2024年
- 为提高火电碳排放核算准确性和时间分辨率,采用Aspen Plus结合数学模型对碳排放绩效核算,并分析机组负荷、排烟温度、配风量、煤质成分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某燃煤电厂200 MW机组燃料燃烧碳排放绩效为674.02 g/kWh,钙法脱硫碳排放绩效为3.10 g/kWh。对比实测法,核算偏差仅为4.07%,验证了核算方法的合理性。在碳排放绩效影响因素分析方面,100%THA、75%THA、50%THA、30%THA两两之间上升幅度依次为1.52%、3.86%和6.92%。排烟温度对于碳排放绩效影响相对较弱,温度由75℃升至145℃,碳排放绩效仅增长0.02%;随着配风量增加,碳排放绩效先上升后下降,5.00×10^(5)、6.80×10^(5)、8.00×10^(5)kg/h下碳排放绩效分别为682.74、673.48、679.20 g/kWh;此外,含碳量低、低位热值较高的煤种碳排放绩效相对较低,煤粉水分增加碳排放绩效略微提升。
- 李朋周卫青白孝轩陈传敏刘松涛孙天祥
- 关键词:碳排放绩效燃煤电厂模拟仿真影响因素
- 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研究
- 中国政府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降低整体碳排放水平;二是在保持一定经济增...
- 陈乾
- 关键词:数字经济碳排放绩效中介效应技术创新
- 物流业碳排放绩效及低碳策略
- 2024年
- 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其物流业务量在全国地区中占比超过78%,物流业作为高碳能源依赖性产业,其发展必将伴随大量的碳排放.选择物流业能源投入、物流业资本投入和物流业劳动投入作为投入指标,以物流业产值以及物流业碳排放量作为产出指标,采用DEA-BCC模型对我国东部沿海10个地区的物流业静态碳排放绩效、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进行评价.以具有持续发展潜力和国家生态战略地位的福建省为例,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福建省物流业动态碳排放绩效;此外,基于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均GDP和清洁能源占比等4个因素构建拓展的STIRPAT模型,设定了基准情景、低碳情景与强化低碳情景,模拟不同情景下福建省物流业2011~2035年的碳排放量趋势.结果显示,在基准情景和低碳情景下,福建省物流业碳排放仍处于持续上升趋势,年均碳排放增长率分别达1.68%和1.50%,无法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但在强化低碳情景下,福建省物流业的碳排放可在2030年达到峰值.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福建省物流业绿色低碳的发展建议,为福建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物流业的低碳绿色发展路线提供借鉴和参考.
- 张兰怡徐艺诺王硕翁大维张思怡戈秋虞
- 关键词:碳排放绩效DEA模型物流业STIRPAT模型情景分析法
- 人口老龄化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效应研究
- 2024年
- 基于全国30省2011—2020年面板数据测度碳排放绩效,并构建门槛效应模型探究人口老龄化与碳排放绩效的关系,并通过PSM-DID稳健性检验以增强门槛效应结果可信度。实证结果表明:(1)人口老龄化对碳排放绩效有正向影响,且存在门槛效应;(2)城镇化率作为门槛变量,发现其存在单门槛效应,并跨越门槛值后促进效应显著增加;(3)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对碳排放绩效产生正向作用,而中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对碳排放绩效具有抑制作用。
- 王丽霞王艺兰雅新张佳瑛
- 关键词:老龄化碳排放绩效
- 碳排放绩效对我国就业影响的地区差异分析
- 2024年
- 文章从地区差异角度探讨了碳排放绩效对就业增长的影响,实证分析二氧化碳排放绩效和当地就业总量之间存在的关系时结合了动态计量与静态计量法.研究表明:就全国而言,静态面板模型的计量结果显示,二氧化碳排放绩效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业量会增加一个百分点;由动态面板模型估计结果可知,lncmcpi系数在1%水平下显著,表明长期来看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的提高能显著地带动就业.就区域样本而言,静态面板模型的计量结果显示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的提高对三个区域的就业均具有促进作用,对东部和西部两大地区效果极其显著,但中部地区则表现为非显著.
- 王颖
- 关键词:碳排放绩效就业
相关作者
- 周德群

- 作品数:389被引量:3,961H指数:30
-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可持续发展 煤炭企业 能源效率 技术进步 可耗竭资源
- 蒋春来

- 作品数:37被引量:164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 研究主题:大气污染物 总量减排 排放特征 火电行业 排放绩效
- 宋晓晖

- 作品数:24被引量:60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 研究主题:大气污染物 排放特征 火电行业 大气污染物排放 情景分析
- 王群伟

- 作品数:61被引量:1,009H指数:16
-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能源效率 技术进步 二氧化碳 非期望产出 影响因素
- 刘华军

- 作品数:189被引量:3,299H指数:35
- 供职机构: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基尼系数 品牌经济学 动态演进 污染 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