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2篇“ 探测一号卫星“的相关文章
- 陆地探测一号卫星严格回归轨道控制实践
- 2023年
- 陆地探测一号卫星搭载了L波段多极化SAR进行对地观测,为保证高精度、高频次的地面时空重访,卫星在轨进行了严格回归轨道控制。针对双星分批部署的任务约束问题,基于严格回归轨道特性,分析了发射窗口差异对轨控的影响,初期组网捕获采用了摄动补偿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减少燃料消耗。针对严格回归轨道的长期面内外控制在轨实践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在轨飞行结果表明,卫星真实轨迹维持在参考轨迹附近百米级管径内,满足了预期的管径控制要求。
- 岳杨杜耀珂陈筠力王文妍杨盛庆完备
- 探测一号卫星在近地磁尾观测到的尾向流统计特性被引量:8
- 2007年
- 在磁静和亚暴期间,TC-1卫星在近地磁尾,包括晨昏两侧和夜侧的尾瓣、等离子体片边界层和等离子体片区域都观测到大量来自电离层的尾向流事件.尾向流在赤道面附近最强,在夜侧较晨昏两侧强;尾向流有从晨昏两侧向夜侧运动的趋势;尾向流随距地球距离增加而逐渐增强.与来自中磁尾的地向流相比,近地磁尾近赤道区域来自电离层的尾向流具有低温高密特性.2004年7月1日至2004年10月31日期间TC-1卫星在近地磁尾(7RE^13RE之间,RE为地球半径)观测到持续时间超过3min的尾向流共516起.对这516起尾向流的统计研究结果显示:(1)尾向流在从等离子体片边界层向等离子体片的运动过程中流速会逐渐减弱、密度逐渐增高,温度有逐渐下降的趋势;(2)对尾向流平行温度和垂直温度的分析显示不同等离子体区域的尾向流都有较明显的各向异性;(3)在从等离子体片边界层向等离子体片的运动过程中,尾向流逐渐趋向各向同性.
- 刘振兴张灵倩马志为王继业濮祖荫沈超郭九苓
- 关键词:近地磁尾等离子体片
- 地球磁层内近地磁尾流场的分布特性:探测一号卫星的观测结果被引量:5
- 2007年
- TC-1卫星的观测清晰表明近地磁尾流场的流速随地心距离变化.其中尾向流的流速随地心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增强,并且有从晨昏两侧向夜侧运动的趋势;地向对流的流速随地心距离的下降而逐渐下降,并且有自夜侧向晨昏两侧运动的趋势.尾向流和地向对流在不同等离子体区域的分布有明显不同:在低纬瓣区以尾向流为主;在等离子体片边界层尾向流和对流都较强;在等离子体片内以地向流为主.近地磁尾流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尾向流和地向流在11RE附近形成了一个明显的强流分布区域,在此区域地向流和尾向流的流速都较强.强流分布区域的位置和亚暴膨胀相触发区域的位置一致,可能对亚暴膨胀相的触发有重要的影响.另外TC-1卫星的观测显示来自中磁尾的BBF和对流有明显区别.BBF基本上分布在9RE以外,且主要发生在|Z|<3RE区域.
- 张灵倩刘振兴王继业马志为濮祖荫沈超郭九苓
- 关键词:近地磁尾
- 探测一号卫星热控设计与试验被引量:1
- 2004年
- 双星计划两颗卫星的主要任务是近地空间磁层探测,轨道远地点高度超过6万 km,因此需经历前所未有的180分钟的长地影,又由于卫星自旋稳定,太阳能电池的供电能力受到限制,给热控设计带来很大困难和挑战。本文介绍了利用卫星本身的构型和姿态特点,完成热控设计,以及进行的初样和正样热平衡试验,试验结果性能满足总体指标要求。
- 邵兴国刘伟张桂兰
- 关键词:热控设计探测一号卫星双星计划自旋稳定地影
- 探测一号卫星热离子分析仪
- 探测一号卫星热离子分析仪系欧洲空间局下属法国空间辐射研究中心研制的,在中欧合作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中由欧方提供搭载在探测一号卫星上,其目标是探测卫星轨道空间中离子的三维分布及能量分布,从而进一步探索地球磁层和极区的等离子...
- 孙丽琳叶海华邱时彦秦国泰李宏林宪文曾宏李继军
- 关键词:离子磁层等离子体双星计划
- 文献传递
- “双星计划”探测一号卫星将于年底发射升空
- 2003年
- 国家航天局正式宣布,“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简称“双星计划”)中的探测一号卫星和长征二号丙改火箭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同意出厂,“双星计划”的第一颗卫星预计于今年年底左右发射升空,进行科学探测研究工作。
- 关键词:探测一号卫星升空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火箭
- 空间天气早知道——“探测”系列科学卫星
- 2007年
- 庞之浩
- 关键词: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科学卫星探测一号卫星双星计划赤道轨道地球磁层
- 中国“双星探测”计划实现
- 2006年
- 北京时间2004年7月25日15时5分,“探测二号”卫星成功地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30分钟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探测二号”卫星与已在轨道上运行的“探测一号”卫星构成了具有创新特色的星座式独立探测体系。中国的“双星”与欧洲空间局“星簇计划”组成密切配合的联合探测网,在从太阳到地球的空间中,形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地球空间的六点立体探测体系。
- 今科
- 关键词: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双星地球空间人类历史
- 利用VLBI数据确定“探测一号”卫星的轨道被引量:16
- 2006年
- 双星计划的“探测一号”是中国首颗真正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实验卫星,其运行轨道为中国迄今所发射的卫星中距地球最远,远地点地心距达7.8万公里.采用射电天文的VLBI技术可以对“探测一号”以及更远的深空目标,如探月飞行器实现跟踪.为了验证VLBI技术在我国探月计划中的作用,上海天文台组织了国内目前仅有的上海、乌鲁木齐和昆明3个台站对“探测一号”进行试跟踪,利用对“探测一号”约两天的VLBI观测数据,确定“探测一号”卫星的轨道,对VLBI的定轨能力做初步的探讨.按照测控部门提供的初轨 (其精度仅保证跟踪)推算的轨道与VLBI时延的拟合误差平均约2 km,时延率的拟合误差平均约15 cm/s.而利用VLBI数据定轨后的拟合程度相对于初轨有了很大的改善,结果表明,单独利用VLBI时延定轨,时延的拟合精度约5.5 m,作为外部检核的VLBI时延率的拟合精度在2 cm/s左右.单独利用VLBI时延率定轨,时延率的拟合精度约为1.3 cm/s,作为外部检核的VLBI时延的拟合精度约为29 m.而若将时延和时延率数据联合定轨,采用其内符精度加权,VLBI时延和时延率的残差分别为5.5 m和 2 cm/s.为了合理地评估VLBI定轨的真实精度,利用模拟数据进行误差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VLBI定轨精度受动力学模型误差的影响较大,由于"探测一号”卫星的动力学模型难以精确确定,所以利用两天弧段的VLBI数据确定“探测一号”卫星轨道的位置误差为km量级,而速度误差可达cm/s量级.模拟计算还表明, VLBI和USB数据联合定轨可以大大提高定轨精度.
- 黄勇胡小工黄珹蒋栋荣郑为民张秀忠
- 关键词:VLBI人造卫星
- 目击“探测一号”卫星发射
- 2004年
- “探测一号”卫星是中国首次发射的探测空间物理的科学研究卫星,它是“双星计划”中的赤道卫星。为详细了解卫星发射的情况,记者跟随科学院的专家们来到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 唐云江
- 关键词:卫星发射
相关作者
- 黄勇
- 作品数:116被引量:464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 研究主题:VLBI 定轨 精密定轨 嫦娥三号 嫦娥
- 胡小工
- 作品数:199被引量:1,018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 研究主题:定轨 北斗 精密定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VLBI
- 黄珹
- 作品数:125被引量:1,212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 研究主题:GPS 天体力学 地球大气 定轨精度 天体测量学
- 刘振兴
- 作品数:309被引量:456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研究主题:磁层 磁层顶 磁尾 磁层亚暴 磁暴
- 濮祖荫
- 作品数:141被引量:159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磁层顶 磁层 磁层亚暴 磁重联 磁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