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9篇“ 控制性交替灌溉“的相关文章
- 夏玉米控制性交替灌溉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模拟
- 本文在控制性交替灌溉土壤水分动态和根系分布试验观测的基础上,建立了夏玉米控制性交替灌溉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模拟模型,并根据实测资料确定了参数,对模型进行验证。通过与田间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模型的均方差在0. 029~0...
- 关键词:控制性交替灌溉土壤水分动态根系吸水夏玉米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控制性交替灌溉条件下玉米根系的时空分布规律被引量:5
- 2011年
- 采用大口径土钻对控制性交替灌溉条件下玉米根系进行取样,分析了作物根系的空间分布及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春玉米根系呈指数递减规律。采用SPSS11.5多元线性回归建立质量密度(R)的二维空间分布函数,经验证,根系密度的二维分布函数均可反映作物根系的实际生长状况。
- 汪明霞陶永霞
- 关键词:控制性交替灌溉春玉米根系分布函数
- 夏玉米控制性交替灌溉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模拟被引量:4
- 2010年
- 在控制性交替灌溉土壤水分动态和根系分布试验观测的基础上,建立了夏玉米控制性交替灌溉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模拟模型,并根据实测资料确定了参数,对模型进行验证。通过与田间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模型的均方差在0.029~0.038 cm3/cm3范围内,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在5.26%~7.85%范围。因此,认为模型能很好地模拟夏玉米控制性交替灌溉条件下的土壤水分动态。
- 汪明霞陈晓飞徐鹏
- 关键词:控制性交替灌溉土壤水分动态根系吸水夏玉米
- 控制性交替灌溉试验研究及SPAC系统水分传输模拟
- 控制性交替灌溉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节水方法,它以局部水分亏缺理论为基础,总是保证一部分根区湿润,一部分根区相对干燥,可以大量减少灌水量、降低蒸腾而不减少作物产量,又不需要像喷灌、滴灌、地下灌等那样的基础设施投资。然而,这种灌...
- 汪明霞
- 关键词:控制性交替灌溉大豆夏玉米SPAC系统
- 文献传递
- 控制性交替灌溉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6
- 2008年
- 采用蒸渗仪针对沈阳地区潮棕壤土条件下,不同控制型灌溉处理对大豆生长发育、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进行分析,找出了适合当地条件的大豆优化控制性交替灌溉制度,为该技术在沈阳乃至东北地区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控制性交替灌溉抑制了大豆地上部分的生长,处理2的产量最高,比处理1增产6.84%,节水8.85%,处理3最节水单产量最低,确定处理2为最优灌溉制度的方案。
- 汪明霞陈晓飞王铁梁郑淑红邹艳丽殷飞李彩霞
- 关键词:控制性交替灌溉生长发育水分生产效率灌溉制度
- 控制性交替灌溉在大白菜上的应用研究
- 2008年
- 对交替灌溉、改良型交替灌溉在大白菜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交替灌溉、改良型交替灌溉在比常规灌溉减少用水31.0~49.6m3/667m2的情况下,根系长度比常规管灌分别提高7.5%、9.9%,单株根干重提高26.5%、32.4%;水分生产效率提高19.4%、11.9%,差异达显著水平。采取交替灌溉技术,对大白菜的生育进程无影响,而植株的株高、叶片长势虽比对照略有降低,但差异不明显;收获时产量有所减少,但差异不显著。
- 周继华王克武刘佳伟
- 关键词:大白菜交替灌溉水分生产效率
- 控制性交替灌溉情况下土壤蒸发的预测研究被引量:10
- 2007年
- 为了了解沈阳地区潮棕壤土条件下玉米田不同控制性交替灌溉制度下的土壤蒸发变化规律,对土壤蒸发进行预报,采用Micro-lysimeters(MLS)对不同灌溉处理下的土壤蒸发量进行了测定,并建立了以气象因子、土壤含水率和叶面积指数为自变量的土壤蒸发的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的条件下,各处理的相对土壤蒸发率(E/ET0)与表层土壤含水率(θ)的关系均呈指数函数形式,决定系数在0.72以上。各处理的E/ET0与LAI之间亦呈很好的指数函数关系,决定系数均在0.79以上。说明在缺少土壤蒸发资料的情况下,可以通过ET0与θ及叶面积指数LAI来预报土壤蒸发。
- 李彩霞陈晓飞王铁良杨国范郑淑红汪明霞
- 关键词:土壤蒸发土壤含水率叶面积指数
- 控制性交替灌溉对玉米生理生态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07年
- 控制性交替灌溉技术是一种新兴灌溉技术。本文采用蒸渗仪对沈阳地区潮棕壤土条件下的玉米在不同控制性交替灌溉处理下的生长发育、生理生态指标、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水分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合当地条件的玉米优化控制性交替灌溉制度,为该技术在东北地区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李彩霞陈晓飞王铁良杨国范郑淑红王明霞
- 关键词:控制性交替灌溉水分生产率灌溉制度
- 控制性交替灌溉对玉米根系层水分再分布与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7
- 2007年
- 以玉米为试验材料,在蒸渗仪测坑中,对控制性交替灌溉水分再分布规律和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跟均匀灌溉相比,交替灌水方式有助于减少土壤水分的深层渗漏和蒸发,水分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因灌水量小,降低了盐害。与均匀灌溉相比,交替灌溉在适宜的灌水量水平下,产量构成因素显示出优势性,产量增加显著,说明交替灌溉在沈阳地区是一种经济可行的灌溉方式。
- 李彩霞陈晓飞王铁良杨国范郑淑红王明霞
- 关键词:控制性交替灌溉水分再分布玉米
- 控制性交替灌溉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5
- 2006年
- 在沈阳地区潮棕壤土上,采用蒸渗仪对不同控制性交替灌溉处理下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控制性交替灌溉抑制了玉米地上部分生长,处理2(控制隔沟交替灌水,灌水定额为2/3M)的产量最高,比处理1(均匀灌水,灌水定额为M)增产4.8%,节水13.3%,处理3(控制隔沟交替灌水,灌水定额为1/2M)最节水但产量最低,确定处理2(2/3M)为最优灌溉制度。
- 李彩霞陈晓飞殷春燕王铁良杨国范
- 关键词:控制性交替灌溉玉米生长发育水分生产效率灌溉制度
相关作者
- 汪明霞

- 作品数:46被引量:96H指数:6
- 供职机构: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控制性交替灌溉 植被覆盖度 黄土高原 河堤 灌溉
- 陈晓飞

- 作品数:56被引量:261H指数:11
-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 研究主题:控制性交替灌溉 冻土 水稻 土壤冻结 运移
- 李彩霞

- 作品数:44被引量:291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 研究主题:玉米 控制性交替灌溉 沟灌 淹水 土壤蒸发
- 王铁良

- 作品数:339被引量:1,746H指数:21
-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日光温室 芦苇 湿地 温室 秸秆
- 郑淑红

- 作品数:10被引量:8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 研究主题:控制性交替灌溉 土壤蒸发 计算方法 作物需水量 灌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