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4 篇“ 支序分析 “的相关文章
鳃虱科(甲壳动物亚门,等足目)种间系统发育支 序 分析 2014年 本文选择鳃虱科Bopyridae的47个形态学性状,利用PAUP软件,以支 序 分析 方法对中国海域鳃虱科22属38种进行种间系统发育关系研究。支 序 分析 结果较好地反映了鳃虱科内姐妹群的关系。根据分析 结果,鳃虱科中较早分出的物种为假鳃虱亚科巨鳃虱属中的日本巨鳃虱Gigantione ishigakiensis;较晚分化出来的物种是背腹虱亚科腹虱属的日本腹虱Athelges takanoshi mensis和假盖腹虱属的日本假盖腹虱Pseudostegias setoensis,种间姐妹群关系为:假鳃虱亚科中偏寄居蟹鳃虱属的球足偏寄居蟹鳃虱Asymmetrione globifera与仿偏寄居蟹鳃虱属的疣缘仿偏寄居蟹鳃虱Parasymmetrione tuberculineata为姐妹群,假鳃虱亚科扁蝼蛄虾鳃虱属中的卵圆扁蝼蛄虾鳃虱Gyge ovalis与福建扁蝼蛄虾鳃虱Gyge fujianensis为一对姐妹群,蟹鳃虱亚科指突鳃虱属中的霍氏指突鳃虱Dactylokepon halthuisi与蝼蛄虾鳃虱属的双突蝼蛄虾鳃虱Upogebione bidigitatus为一对姐妹群,多疣蟹鳃虱属的分节多疣蟹鳃虱Onkokepon articulatus与北部湾多疣蟹鳃虱O.beibuensis为一对姐妹群,异节蟹鳃虱属的单异节蟹鳃虱Allokepon monody与长尾异节蟹鳃虱A.longicauda为一对姐妹群。 师二燕 张秀青 安建梅关键词:支序分析 姐妹群 单系性 鳃虱科(甲壳动物亚门:等足目)系统发育支 序 分析 本文选择鳃虱科Bopyridae的47个形态学性状,利用PAUP软件,以支 序 分析 方法对中国海域鳃虱科24属进行属间、种间系统发育关系研究。支 序 分析 结果较好地反映了鳃虱科内姐妹群的关系。根据属间支 序 分析 结果可知,假鳃虱亚科... 张秀青关键词:系统发育 支序分析 姐妹群 单系性 文献传递 鳃虱科(甲壳动物亚门,等足目)属间系统发育关系支 序 分析 被引量:1 2013年 选择鳃虱科Bopyridae的47个形态学性状,利用PAUP软件,以支 序 分析 方法对中国海域鳃虱科24属进行属间系统发育关系研究。支 序 分析 结果较好地反映了鳃虱科内姐妹群的关系。根据分析 结果,假鳃虱亚科中的巨鳃虱属Gigantione是鳃虱科中较早分出的一支 ,而背腹虱亚科中的仿腹虱属Parathelges和腹虱属Athelges则为较晚分化出来的;褐虾鳃虱亚科的褐虾鳃虱属Argeia盖腹虾鳃虱属Stegoalpheon和真虾鳃虱亚科的深海鳃虱属Bathygyge聚为一支 ,成为一对姐妹群;蟹鳃虱亚科的单系性得到分析 结果的支 持,假鳃虱亚科的单系性则不被支 持。 张秀青 安建梅 李新正关键词:支序分析 姐妹群 单系性 中国肉食螨亚科属间系统发育的支 序 分析 被引量:2 2011年 本文选用31个形态学特征及1个生物学特征为依据,对肉食螨亚科23属进行了支 序 分析 ,探讨国内已知肉食螨亚科属间系统发育关系。支 序 分析 将肉食螨属归为一个独立单元,随后,其余各属被分为两个分支 ,其中一支 由贝氏螨属、暴螯螨属、扎扇毛螨属、螯钳螨属、螯梳螨属和螯螨属构成。支 序 分析 较好的解决了肉食螨亚科内的姐妹群关系,共形成9个稳定的姐妹群关系,其中(平单梳螨(单梳螨属+新单梳螨属))、(前螯螨属(螯颊螨属+真颊螨属))、(贝氏螨属+螯钳螨属)三组姐妹群关系较好的支 持了Volgin肉食螨亚科分族系统。 田原 凌鹏 邹志文 张素卿 夏斌关键词:支序分析 姐妹群 Morphological Phylogeny of the Water Snake Subfamily Homalopsinae (Serpent: Colubridae) 被引量:1 2006年 The morphological phylogeny of the water snake subfamily Homalopsinae, containing 10 genera, of which seven are monotypic, was not reported up until now. Here fourtee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were selected for the cladistic analysis. Using software Hennig 86, two phylogenetic trees were inferred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bfamily Homalopsinae wa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mpared with the molecular phylonenetic tree of Voris et al (2002), the genera Gerarda and Fordonia are sister groups in both studies; both studies also yielded the same monophyletic lineage, which contained three genera (Cerberus + Erpeton + Homalopsis ). However, the position of the genus Cantoria is distinctly different with the study of Voris et a1(2002). 吕顺清 庞峻锋 杨大同异痂蝗属种间系统发育关系的支 序 分析 (直翅目:斑翅蝗科) 为阐明异痂蝗属Bryodemella种间系统发育关系并回答该属是否为单系的问题,本文在研究外部形态结构的基础上选择了34个不同性状对异痂蝗属所有8种进行了支 序 分析 ,结果只产生1棵步长为55、一致性指数和保留指数均为0.8... 王文强 印红 李新江 印象初关键词:直翅目 斑翅蝗科 支序分析 文献传递 异痂蝗属种间系统发育关系的支 序 分析 (直翅目:斑翅蝗科) 为阐明异痂蝗属Bryodemella种间系统发育关系并回答该属是否为单系的问题,本文在研究外部形态结构的基础上选择了34个不同性状对异痂蝗属所有8种进行了支 序 分析 ,结果只产生1棵步长为55、一致性指数和保留指数均为80的... 王文强 印红 李新江 印象初关键词:直翅目 斑翅蝗科 支序分析 系统发育关系 文献传递 中国土甲族昆虫14属的支 序 分析 (鞘翅目:拟步甲科) 以我国已知14属土甲的形态学资料为基础,应用Hennig86程序 软件进行支 序 分析 ,探讨各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支 序 图分析 结果表明:中国土甲族14属的系统发育关系不是1个单系的初步结论,即它们由2大分支 组成:第1支 为Meso... 杨秀娟 任国栋关键词:鞘翅目 拟步甲科 形态学 系统发育 文献传递 中国隐脉叶蝉亚科系统发育的支 序 分析 (同翅目:叶蝉科) 被引量:2 2004年 运用支 序 分析 法探讨了中国隐脉叶蝉亚科Nirvaninae15属的系统发育关系。支 序 分析 选用了41个形态学特征和1个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在15个属中,薄扁叶蝉属因其前翅革片基部翅脉明显、前缘域具横脉等祖征,为最原始的类群。隐脉叶蝉属+内突叶蝉属与凹片叶蝉属+扁头叶蝉属是最进化的一对姐妹群。从族级水平上看,在现有的4族(隐脉叶蝉族、额垠叶蝉族、棱头叶蝉族及缺缘叶蝉族)中,缺缘叶蝉族与其余3族先构成姐妹群,隐脉叶蝉族与棱头叶蝉族+额垠叶蝉族为姐妹群。依据支 序 分析 的树形图,建议将缺缘叶蝉族、棱头叶蝉族从隐脉叶蝉亚科中移出。 陈祥盛 李子忠关键词:同翅目 叶蝉科 隐脉叶蝉亚科 系统发育 支序分析 中国斑翅蝗科(直翅目:蝗总科)11属的系统发育关系支 序 分析 2004年 在比较形态学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选择了25个性状,利用Hennig86程序 包,以支 序 分析 探讨了中国斑翅蝗科11属昆虫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斑翅蝗科11属昆虫可分为3支 :由小车蝗属(11)与车蝗属(4)和飞蝗属(5)这一对姐妹群组成第1支 ,相互间关系不明确的尖翅蝗属(9)和绿纹蝗属(10)组成第2支 ,剩余的赤翅蝗属(12)、束颈蝗属(14)、疣蝗属(13)、异痂蝗属(6)、痂蝗属(7)及皱膝蝗属(8)6属构成第3支 ,其中痂蝗属与皱膝蝗属为1对姐妹群,它俩的最近共同祖先与异痂蝗属构成姐妹群关系,然后依次与疣蝗属、束颈蝗属、赤翅蝗属分别构成关系上渐远的单系群.它们的亲缘关系可表示为:((11(4,5))(9,10(12(14(13(6(7,8))))))). 王文强 印红关键词:直翅目 蝗总科 斑翅蝗科 系统发育 支序分析
相关作者
李志文 作品数:25 被引量:70 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 研究主题:油茶 小腹茧蜂亚科 小果油茶 支序分析 茧蜂科 游兰韶 作品数:104 被引量:331 H指数:12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研究主题:茧蜂科 膜翅目 茧蜂 小腹茧蜂亚科 寄生蜂 张秀青 作品数:5 被引量:2 H指数:1 供职机构: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甲壳动物亚门 虱科 等足目 支序分析 单系性 王文凯 作品数:51 被引量:112 H指数:10 供职机构:湖北农学院 研究主题:天牛科 鞘翅目 沟胫天牛亚科 牛属 昆虫名录 任国栋 作品数:265 被引量:571 H指数:14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鞘翅目 拟步甲科 新种记述 英文 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