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3篇“ 放流效果“的相关文章
禁捕初期长江上游长江鲟增殖放流效果
2025年
为科学评估长江上游长江鲟增殖放流效果,研究基于2021—2023年宜宾、泸州和合江3个江段渔业监测数据,对长江上游长江鲟野外种群恢复情况进行了分析。监测期间,3个江段共采集长江鲟849尾,其体长分布为14.70—93.00 cm[平均体长(45.19±14.01)cm],优势组体长为25.10—65.00 cm,占总体的88.98%;体重分布为24.0—6850.0 g[平均体重(892.7±960.8)g],优势组体重为0—1250.0 g,占总体的83.18%。分析显示:(1)2022年和2023年监测到的长江鲟体长、体重均值均显著高于2021年(P<0.05),体长均值均高于当年放流群体体长均值;(2)监测的长江鲟群体呈正异速生长,体重增长速率大于体长增长速率,且宜宾至合江江段的生长条件因子、异速生长参数具有明显的地点和时间差异(P<0.05);(3)长江鲟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为0.1—35.0 ind./(net·d),不同季节间呈显著差异(P<0.05);(4)在2018—2023年各大单位加大放流力度且2021年长江十年禁捕政策出台并执行后,2021—2023年监测期间长江鲟采集数量明显增加。研究结果表明,禁捕后长江上游长江鲟资源正逐渐恢复,且生长状况良好,增殖放流效果初步显现。
刘文成李君轶吴金明叶海明李鹏程沈丽杜浩
关键词:长江上游增殖放流长江鲟
粗唇鮠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方法
本发明属于动物分子生物学领域,涉及一种粗唇鮠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方法,包括:1)保存粗唇鮠人工繁殖亲本的DNA亲本;2)将粗唇鮠人工繁殖子代放流;3)捕捞粗唇鮠的野外群体;4)提取捕捞到野外群体的粗唇鮠的DNA捕捞;5)利用...
吴雷顾正选王宇亮王先政常娟周宇陈俭勇李潇晴刘文博丁严冬汪明赖柏霖
2002-2023年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效果评估被引量:1
2024年
20世纪60-70年代因过度捕捞导致青海湖裸鲤资源量锐减,致使青海湖裸鲤种群结构遭到破坏。虽然1994年起青海省实施封湖育鱼政策,但鱼群自然恢复充满困难。因此,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从2002年开始实施增殖放流活动。文章对2002-2023年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青海湖中裸鲤的资源总量从2149万尾、2592吨上升到5.6亿尾、11.4万吨,累计放流青海湖裸鲤原种种苗近2.2亿尾,人工增殖放流对青海湖裸鲤资源恢复的直接贡献率达到26%,增殖放流效果显著。
付生云祁洪芳罗颖
关键词: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
标志技术在渔业增殖放流效果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4年
增殖放流作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的重要手段,是国内外在渔业资源养护和水域生态修复领域采用的普遍方法。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是增殖放流工作体系中的核心环节之一,有助于掌握放流产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并指导增殖放流工作。标志技术是渔业增殖放流效果评估的主要方法,对增殖放流效果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就标志技术在增殖放流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作简要介绍,旨在为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提供技术参考。
廖中华陈学艳郝永峰尹丹田沛曾圣
关键词:增殖放流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五垒岛湾绿鳍马面鲀增殖放流效果评估
2024年
利用已开发的5对微卫星引物,基于亲子鉴定技术对五垒岛湾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的增殖放流效果进行评估。研究结果显示:200尾繁殖亲本群体和498尾回捕绿鳍马面鲀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平均观测杂合度(Ho)、平均期望杂合度(He)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30.2、0.764、0.819、0.8。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在父母本性别未知的情况下,5个微卫星位点的非亲权排除率(NEP)和累积非亲权排除率(CEP)分别为0.124~0.405、0.99724280。在回捕的498尾绿鳍马面鲀个体中,27尾回捕个体在模拟分析中被确认为本次增殖放流的子代,因此可以计算出本次增殖放流绿鳍马面鲀对野生群体的贡献率为5.42%。综合分析表明,本研究为后续开展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对绿鳍马面鲀的资源保护以及后续发展科学增殖放流具有重要意义。
任中杰徐鑫吕廷晋张晓明于文松娄方瑞唐永政
关键词:绿鳍马面鲀分子标记增殖放流
锦州市海域褐牙鲆增殖放流效果调查评估被引量:1
2024年
为评估褐牙鲆增殖放流效果,在放流海域开展了资源调查,结果发现,褐牙鲆出现的数量及质量在7、8月份处在最高值,9月份后,开海捕捞,单次渔获中褐牙鲆的数量和质量呈下降趋势。从10次调查的渔获物的组成看,通过近三年的褐牙鲆资源增殖放流,褐牙鲆资源有所恢复。
邵跃
关键词:褐牙鲆增殖放流人工鱼礁
锦州市大、小凌河流域增殖放流效果调查
2024年
为研究大、小凌河增殖放流鲢鳙鱼苗对两条河流资源密度的影响,通过资源调查的方式,对上一年增殖放流进行调研评估,调查发现,通过投放鲢鳙鱼苗,大大改善了两个河流的资源密度,各种增殖放流鱼类在河流中生长良好,其中小凌河水质较大凌河肥沃,因此小凌河鲢鳙生长较快。对渔获物的平均规格和丰满度统计显示,大、小凌河当前的水域环境适合鲢、鳙、鲤、鲫、草这类滤食性和杂食性鱼类的生长。
邵跃
关键词:增殖放流
于桥水库州河鲤的标记技术及放流效果评估
2024年
为探讨适应于桥水库鱼类规模化增殖放流效果评估的标记方法,选取于桥水库特有种类州河鲤(Cyprinus carpio zhouhe L.)为研究对象,对比可见植入荧光(VIE)标记和茜素红-S浸染(ARS)标记2种方法的标记效果。结果表明:经60 d标记养殖后,对照组州河鲤的平均存活率为95%,VIE标记组的平均存活率为94%,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ARS标记组的平均存活率为87%,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VIE标记头部组和ARS标记100 mg/L浓度组标记保持率分别为60%和10%。2种标记方法对鱼类体长、体重差异不明显。在于桥水库放流5500尾标记鱼苗后,180 d内进行4次回捕共捕获州河鲤35尾,回捕率为0.637%。研究结果说明VIE标记法适合应用于短周期增殖放流效果评估。
张志华李泽利张达娟高锴张树林王其鹏
关键词:于桥水库增殖放流
一种底栖动物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底栖动物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方法,具体的评估方法包括,首先确定评价因子的取样点,在取样点上,分别在放流前和放流后进行多个样本取样监测,对取样样本进行评价因子的量化计算以及权重值计算,最后计算经过权重值加成后的...
李杨 罗宏伟 杨顺益 王勖 潘文杰 周学文
一种拉萨裂腹鱼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拉萨裂腹鱼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选择人工养殖的健康子一代鱼苗或成鱼为标记对象;B、鱼苗增殖放流前停食2‑4天,排空肠道,并随机抽取30尾鱼苗,解剖观察消化道初始充塞度;水温平衡后,将所有...
曾本和王琳朱挺兵王金林

相关作者

王俊
作品数:32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鳍条 电泳分离 遗传信息 捕捞期 背鳍
王海龙
作品数:49被引量:40H指数:2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
研究主题:监测装置 消落带 表层水温 预警装置 鱼类保护
何大明
作品数:223被引量:1,583H指数:25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
研究主题:纵向岭谷区 国际河流 水资源 跨境 纵向岭谷
陆颖
作品数:87被引量:89H指数:6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
研究主题:监测装置 消落带 表层水温 高坝大库 水电站
刘必林
作品数:284被引量:923H指数:24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
研究主题:茎柔鱼 角质 头足类 柔鱼 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