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03篇“ 政治伦理“的相关文章
政治伦理
本丛书从政治、思想教育、学术研究方面进行了探索,也提出了不少有见解的思想。
余亚平
关键词:政治伦理学
论宪法政治与监察官的政治伦理被引量:1
2024年
监察体制改革第一阶段的经验已表明,虽然宪法和监察法以完全一致的表述规定了监察机关应当与其他国家机关相互制约,但由于现有监察程序结构存在的缺陷和监察队伍人员的观念偏差,实践中依旧面临监察机关优位和监察官专权化的现实难题。解决现实难题需从完善制度与优化观念两个层面齐头并进。制度层面应遵循均衡共和政体原理,反思改革经验、改进监察法中的权力配置构造,给监察法置入内在道德要素,即在监察法中落实宪法要求的平等保护与正当程序原则,构建对监察程序尤其是调查程序实现有效外部监督所需的具体程序机制。观念层面应依据共和制宪法政治原理对监察人员进行政治与理论培训,既要明确监察人员对宪法中的普遍政治道德原则负有不可推卸的认知责任与实践责任、又要防范监察人员基于部门特殊意识将监察权“道德权力化”。
黎敏
美好生活与现代政治伦理的基本问题
2024年
自从人类社会出现政治活动以来,政治就成为决定人类社会发展命运的制度性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常常表现为一种为理想政治政治理想而奋斗的发展过程,人们常常为政治和社会的一些基本且重要的价值理念而斗争。这种奋斗和斗争,常常是因为这种理想和基本且重要的价值理念使人们认定它能够带来政治的“至善”、社会的“美好生活”,从而不断激发人类的政治欲望、政治激情与政治行动。在政治哲学的意义上,现代政治伦理的基本问题是国家与公民的伦理关系问题,集中体现为现代政治与美好生活的关系问题。追求美好生活,越来越成为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越来越成为现代政治伦理的首要价值。
戴木才
关键词:政治伦理现代政治政治理想
汉代“大一统”背景下董仲舒的政治伦理建构
2024年
“大一统”是中华文明的悠久传统。董仲舒回应汉代一统的政治诉求,深探《春秋》奥蕴,构建了儒家德治立场、公羊学方法、以大一统为核心的政治伦理体系。他论证大一统合法性源自天道,为“大一统”建立起天经地义的哲学依据。董仲舒认为道德为政治之本,大一统系于天子之正。他主张限制权贵阶层与民争利,为大一统扫除隐患。他突破公羊学夷夏观,认为爱及四夷是大一统应有之义。董仲舒的政治伦理是基于对原始儒学继承与创新而构建的汉代新儒家伦理体系。经过董仲舒的创造性阐发,西汉的春秋公羊学发展为春秋董氏学,成为具有汉代思想特质的政治哲学,成为汉代权力一统、疆域一统、思想一统和汉代民族融合的伦理内核,对中国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关健英黄影
关键词:大一统政治伦理公羊学夷夏观
政治伦理视域下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探析
2024年
政治伦理价值观维度,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凸显了理想信念教育、政治忠诚教育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从政治制度伦理维度,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强调“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协同治理,凸显了“良策之治”的价值导向;从政治主体伦理维度,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强调“自我革命”,凸显了共产党人的勇气和担当。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思想要求整体行“善治”、正“道义”,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政治伦理
赵求勇
关键词:政治伦理
从善政走向善治: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治伦理觉解
2024年
“觉解”兼具“觉”和“解”的双重意涵。作为人类民主政治新范式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伦理在理论意蕴层面的“自觉”与道德实践层面的“自抉”。通过对其主体角色、权威工具、载体场域、价值策略等核心维度的“解析”,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治伦理架构得以清晰呈现。这种基于道德视角的深刻解读,将在“觉”和“解”的逻辑场域内,进一步阐明全过程人民民主如何从“善政”走向“善治”的政治伦理自觉。
陈绪新孙丹薇
关键词:善治
从哲学王到政治家:柏拉图政治伦理思想的转变研究
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伦理学家和政治家。柏拉图的政治伦理对西方的政治思想乃至整个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柏拉图对政治伦理思想的阐释又集中体现在《理想国》《政治家》《法律篇》这三部对话篇中。因此,通过对这三部对话篇进...
刘笑
关键词:柏拉图哲学王政治家政治伦理德性
论新媒体对地方政府公信力的考验与应对——基于政治伦理之维
2024年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凭借自身信用获得人们信任的能力,其作为政治伦理范畴,政府管理理念、行为及绩效均要受到伦理检视。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在催生公众参与精神的同时,也误导民众价值选择,增加地方政府伦理治理难度,拉高民众对政府的伦理期待,稀释政府公信力。新媒体影响地方政府公信力的伦理成因在于科学有效的网络舆情伦理应对机制、合理的利益诉求机制、严密的信息过滤机制尚未构建。面对集合了多方利益诉求的舆情,地方政府应采取沟通互动、公开透明、务实及时等伦理举措,提升政府的工作效能和公信力。
唐土红
关键词:新媒体政府公信力政治伦理
孟子“仁政”的政治伦理思想与当代审视
2024年
孟子的政治伦理思想以“仁政”为中心,展开了由仁心、仁人而至仁政的逻辑理路,阐述了重民保民的民本思想、仁爱宽政的王道思想和尊贤使能的人才思想。尽管孟子政治伦理思想有其时代局限,但经辩证审视,可以启迪人们汲取民本思想的核心精髓,发掘王道思想的合理意蕴,把握人才思想的积极内涵,对于现代社会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启示作用。
张富栋
关键词:仁政政治伦理当代审视
刘向政治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以《说苑·反质》为聚焦点
2024年
刘向在《说苑》一书中阐述了“质”与“文”的关系,包括以质为本以文为调节、先质而后文、抑制文而推崇质、文质互相配合不可偏废等。“反质”意味着回归事物的本质,力戒奢侈淫靡,做到质朴节俭。“反质”思想是古代政治伦理思想的集中体现,与儒家所倡导的“文质彬彬”治国理念一脉相承。“反质”思想中包含的民本思想、禁欲戒奢、以身作则、敢于进谏、尊贤礼士、重在实践等内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对当今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潘善斌姜新平
关键词:社会治理中国式现代化

相关作者

靳凤林
作品数:107被引量:196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
研究主题:政治伦理 资本 伦理 伦理规则 制度伦理
张师伟
作品数:151被引量:291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协商民主 中国共产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政治思想史 政治伦理
李建华
作品数:453被引量:2,623H指数:22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道德 伦理 WEB服务 道德情感 政治伦理
王仕国
作品数:51被引量:139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西省委党校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政治伦理 和谐社会 执政伦理 制度伦理
阎钢
作品数:43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研究主题:政治伦理 政治 以人为本 伦理精神 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