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7篇“ 政治共识“的相关文章
加强国企意识形态建设着力凝聚思想政治共识
2024年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当前,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领导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涵盖领域之广泛、涉及变革之深刻、斗争形势之复杂,都是前所未有的,因而也更加需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发展潮流、凝聚思想共识、增强信心决心。
王伟
关键词:政治共识意识形态建设意识形态工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增强信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论全过程人民民主对政治共识的塑造
2024年
政治共识作为具有深刻内涵的民主实践产物,是推动民主体制高效、有序运转的关键要素,直接影响到民主发展的状态和质量。政治共识塑造能力是检验民主运行程序科学性、实效性的重要标准,构成衡量民主体制成熟与否的客观尺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过程人民民主注重在民主实践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阶段广泛凝聚政治共识,这是中国式民主具备的显著政治优势。从民主实践展开机制看,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通过民主价值培育、社会主体动员、公共意志集聚、实践效能转化、政治权威建构、民主认同巩固等路径塑造强大政治共识,从而为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整体效能创造有利条件。
黎田
关键词:政治共识民主协商
人民政协政治共识凝聚机制的结构、过程与功能
2024年
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体系中独特的政治组织,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制度。政治共识对于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增强政治信任和合法性,促进重大公共决策的制定和顺利执行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政治共识如何在政协凝聚起来这一问题展开,通过建构“结构-过程-功能”的逻辑分析框架进行探讨,认为静态结构是人民政协政治共识凝聚机制赖以形成的基础,通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双向动态运行过程实现共识凝聚,对我国政治体系、政治过程和政策过程产生重要功能。人民政协政治共识凝聚机制促进了我国政治体系的稳定、融合,有利于拓宽利益表达渠道,实现利益综合,有利于增强政策认同,促进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张霞
关键词:人民政协政治共识
新时代社会主义学院推进政治共识教育的路径研究
2024年
社会主义学院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高等政治学院和我国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共识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增进政治共识。当前,随着政治共识教育对象多元性和复杂性的增强、国际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渗透的加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逐步推进,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为切实做好统一战线政治共识教育培训工作,社会主义学院应更加突出政治共识教育方向的政治性、方式的多样性和过程的实践性,进一步细化政治共识教育目标和优化共识教育课程体系、加强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创新传统教学模式与方式方法、强化教师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社会主义学院先进化建设水平和现代化办学质量。
董恬甜
新时代统一战线凝聚政治共识的多维互嵌机制构建
2023年
基于对政治共识内涵与结构的梳理,简要分析了当代中国政治共识的历史演进、基本内容及现实挑战,论述统一战线凝聚政治共识的内在机理,总结出建构包容性政治与实现差异性团结是统一战线凝聚政治共识的有益探索。依循“结构—过程—功能”的分析框架,着力探讨统一战线凝聚政治共识的系统结构、运行过程与治理功能,得出统一战线凝聚政治共识结构的调适和功能的优化在于机制的畅通。由此,提出新时代广泛凝聚多元社会的政治共识,需要实现协同型组织领导机制、复合型政治整合机制、发展型理论创新机制、制度化利益协调机制和协商型政治沟通机制的多维互嵌。
王清华梁栋
关键词:统一战线政治共识
从“五一口号”看如何凝聚政治共识
2023年
“五一口号”的发布,是中国政治发展史上“里程碑”事件,它开启了多党合作、“协商建国”的新征程。从历史上看,“五一口号”意味着政治共识的达成,有赖于政党间积极的政治互动,在共同目标、机制构建、文化认同这三个层次逐步展开。从现实来看,在新征程上,要弘扬“五一口号”精神,必须扩大利益交汇,“寻求最大公约数”;完善协商机制,“有事大家多商量”;增进文化认同,“画出最大同心圆”,广泛而深入地凝聚社会共识,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团结奋斗。
侯少龙
关键词:政治共识协商多党合作文化认同
深化政治交接 增进政治共识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2023年
政治交接不仅是民主党派人事的新老交替,更是多党合作优良传统的代代传承。深化新一轮政治交接,核心要义是旗帜鲜明讲政治,重点任务是做好人事更替,本质要求是赓续优良传统,切实把与党同心、爱国为民、精诚合作、敬业奉献的多党合作优良传统赓续下来,把老一辈的政治信念、高尚风范和同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传承下去。在实现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中,农工党紧密围绕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确立“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履行职能、服务大局,推进自身建设、赓续优良传统”三大基本任务,确保政治方向不变、优良传统不变、优势特点不变,以深化政治交接的实际行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陈竺
关键词:民主党派政治交接政治共识社会主义现代化民族复兴
人民政协凝聚乡村能人政治共识研究
2023年
凝聚乡村能人政治共识,是新时代人民政协凝聚共识的重要发力点,是巩固和发展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需要,是激发乡村精英群体能动性的重要举措。个体对国家政治方向、政治纲领、政治主体、政治制度的认同,是政治共识生成的关键。面对乡村能人队伍结构的新变化、该群体中一些人不关心政治政治参与动机功利化并存现象、乡村社会传统习俗的影响,以及基层政协吸纳乡村能人时“重进入、轻管理”的倾向,有关部门应加强顶层设计,在思想认识层面,进一步加强对人民政协向基层延伸的重视;在队伍打造层面,进一步强化人民政协对乡村能人的吸纳力度;在机制建设层面,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协委员联系乡村能人的常态机制;在价值引领层面,进一步发挥人民政协对乡村能人的思想整合功能。
闫红果
关键词:人民政协乡村能人政治共识统一战线
凝聚政治共识 深化多党合作 为中国式现代化增辉添彩
2023年
中共二十大吹响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劲号角。报告既对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发展进行了经验总结,更为新时代多党合作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多党合作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作用非凡1927年大革命失败前后,一些有志之士为挽救国家民族危亡,相继成立民主党派,寻找强国之路。可以说,各民主党派的初心与中国共产党一样,都是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黄红霞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多党合作政治共识强国之路民族危亡
政治共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运行基础——以“五一口号”的发布及其回应为视角
2023年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建立在高度的政治共识之上。这种政治共识发端于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围绕“五一口号”所开展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之中。各方基于“五一口号”进行充分政治协商,就建国方案达成实质性共识,就通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达成程序性共识。分析政治共识的形成过程可知,政治共识要建立在各方对历史发展大势的正确认识之上,执政党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要有真诚态度和实际行动,各民主党派必须具有精诚合作的初心和政治协商的能力。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进一步凝聚各方对中共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质性共识;健全完善政治协商制度,保障民主党派的应有权利;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使其保持先进性、发挥真作用,确保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行稳致远。
谭文韬
关键词:政治共识中国共产党领导

相关作者

严隽琪
作品数:270被引量:2,112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民主促进会
研究主题:CAPP CAD 虚拟制造 仿真 虚拟现实
李风华
作品数:86被引量:350H指数:9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政治哲学 资本主义 罗尔斯 地方政府 财产
王可园
作品数:67被引量:298H指数:9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农民 政治建设 农村 群众路线 党建
吕元礼
作品数:125被引量:362H指数:12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
研究主题:人民行动党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 新加坡人 民主 邓小平
刘晓潇
作品数:24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社会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视阈 统一战线 以人为本 文化认同 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