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10篇“ 政治发展道路“的相关文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与实践
2024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列为新时代十年取得的伟大成就之一,具有深远的政治考量。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展开进一步探索,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实践遵循。为了能够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深入发展,有必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与实践进入深入的总结和反思。文中主要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要义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其逻辑机理,并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实践要求。希望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借鉴。
王佳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回顾光辉历程 坚守合作初心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2024年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确立75周年。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农工党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要结合学习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砥砺奋进的光辉历程。
何维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农工党光辉历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两种观察视角——兼论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关联被引量:1
2024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正确道路,其根本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由此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现代以来我国政治建设长期内生性演化的成果,是对世界政治格局演变作出的一种回应,也是新征程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是一种新的政治发展理念,也是具体的政治制度实践。从制度实践的角度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持续探索的实践结晶,代表了新时代以来人民民主的最新形态。从重大理念的角度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过程中得出的民主新认识,是新征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遵循。
张君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民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重要论述的研究
2024年
文章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重要论述的基本内涵,包括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分析了其具有的科学性与先进性相统一、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包容性与和谐性相统一的鲜明特征;并提出这些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推动了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陈沼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探索
2024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根植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也有其深刻的内在发展规律。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探索紧密相连。从最初的统一战线组织形式,到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再到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人民政协成立以来性质定位的发展变化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实践探索。新中国国家治理的各种制度,从根本政治制度到基本政治制度和各项重要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人民政协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新时代,只有坚持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才能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目标和方向。
邱永文
关键词:人民政协政治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意蕴
2023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在立足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在历史演进中与“老路”“邪路”斗争中独立自主、艰难探索开拓出来的道路。该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原则,以社会主义制度为保障,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了中国式政治现代化理路。该道路实行全面深化改革,发扬斗争精神,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保持强大政治定力,一方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反映了中国式政治现代化方略。
王丝雨王孝勇
关键词: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法哲学阐释被引量:4
2023年
基于法哲学视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具有高度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集中体现在合法性基础、内在规定性、制度理性等三个基本方面,其合法性根植于历史、法理、绩效和民意之中。其中,历史合法性从“四个走出来”获得明证,法理合法性由“三个具备”得以证成,绩效合法性据“四大奇迹”得到展述,民意合法性藉“三个特性”予以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内在规定性蕴藉于本体、本质、逻辑和价值之中,其中,本体的内在规定性昭示于“三者有机统一”,本质的内在规定性显示为“全过程人民民主”,逻辑的内在规定性展现为相互印证的“三大逻辑”,价值的内在规定性展示为“政治文明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制度理性融科技理性、人文理性和法治理性于一体,其中,科技理性凝练为“三个体现”,人文理性氤氲着“三重眷顾”,法治理性功耕于“三个筑牢”。
江国华
关键词:中国政治发展道路合法性基础内在规定性中国式现代化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实践探索与经验总结
2023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我国实际情况,也是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利益、共追求的一条道路。它是对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实践的科学总结,具有历史性和逻辑性的统一。从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对政治建设的总体部署,到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建设,中国的政治发展道路,经过中国共产党及其主要领导人长期的政治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发展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成功经验对于我国乃至整个世界都有着无可替代的借鉴意义。
高语嘉尹华
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中政治解放思想及其对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启示
在马克思的论域中,政治解放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重要范畴,甚至可以说具有基础性地位。政治解放是资产阶级政治革命,本质上实现的是资产阶级的解放。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中政治解放思想揭示了政治解放的意义和限度,既具有批判性意义,...
阳永刚
关键词:《论犹太人问题》政治解放政治发展道路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理性成长--兼论“两个维护”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文化渊源被引量:1
2023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何要明确“两个维护”?“两个维护”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与中外现代化的历史和文化的发生发展规律具有怎样的自然逻辑渊源关系?与世界现代化规律一样,近现代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一直在苦苦寻找其第一政治前提或曰第一政治推动力:国家理性成长。国家理性成长的核心要素是国家理性、权威政府和权威领袖的建构和维护。从“康乾盛世”后到抗日战争结束,中国共有五次实现国家理性成长的历史机遇,也有两次关于要不要国家理性的政治文化大争论,可是由于种种原因,现代国家理性没有真正确立,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政治能量非常有限。建设国家理性的历史任务落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身上。他们在根据地进行了初步尝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又经过了几次曲折的探索和讨论。党的十八大之后确认了“两个维护”并开展了配套改革,国家理性更加坚定地走在正确的轨道上,为近十年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政治推动力。
施雪华
关键词:经济社会发展政治发展

相关作者

包心鉴
作品数:508被引量:1,264H指数:16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政治体制改革 邓小平理论
王远启
作品数:103被引量:111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省社会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统一战线 民主党派 民主监督 政党制度 多党合作
房宁
作品数:155被引量:538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民主 民主政治建设 民主政治 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学
张树华
作品数:181被引量:500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民主 苏联解体 民主化 苏共 西式
聂月岩
作品数:48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研究主题: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 邓小平 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