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50篇“ 政治意识“的相关文章
历史虚无主义对党员干部政治意识的侵袭及抵御对策
2024年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危害意识形态安全的隐性挑战,利用其隐蔽性和误导性特点,通过新媒体的隐蔽传播、观点碎片化和裂变化效应,对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构成严重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动摇政治信念、干扰政治判断、消解政治忠诚等方面,可能导致部分党员干部对党的历史和价值观产生疑惑,影响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有效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对党员干部的侵袭,必须采取加强四史教育以坚定历史自信、坚持唯物史观提高辨别能力、增强法治思维铸牢思想阵地等对策。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党员干部可以更好地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增强免疫力,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确保党和国家事业的健康发展。
高慧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政治意识社会思潮
少先队员政治意识培养机制建设现状与改进路径——以全国1356名少先队工作者为研究对象
2024年
基于对全国东、中、西部19个省市1356名少先队工作者的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少先队员政治意识培养机制的建设情况整体良好,在价值和目标定位方面的表现最佳;阵地与平台的建设和评价激励体系的建设等表现基本良好。少先队员政治意识培养机制未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东部和中部的建设情况略优于西部。少先队工作者的政治面貌、受教育程度、任教阶段、职务和工作年限等因素均影响少先队员政治意识培养机制建设效果。未来应创新培养方式方法,发挥新媒体重要作用;结合日常生活,将抽象概念具象化,让政治意识培养实现可敬又可亲的效果;充分发挥“校—社—家—政”协同机制的作用,让全社会为少先队员政治意识的培养提供支持;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少先队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
朱园园卜玉华
关键词:少先队员
算法文化参与下的网络政治意识形态建构逻辑
2024年
随着智能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算法逐步介入文化生产要素,开始以算法文化的形式参与网络政治意识形态的建构。在算法运行中权力主导者通过利用人类生活中普遍应用、依赖颇深的算法技术来完成对占据统治地位的网络政治意识形态的价值内涵的转换,并试图穿过虚拟网络空间,影响现实社会中政治意识形态的建构逻辑。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展的关键时刻,关注算法文化参与下的网络政治意识形态建构,提高政治安全防范意识,警惕政治规训与文化入侵,不仅关乎国家未来网络政治安全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更是实现现阶段网络政治意识形态多元建构所必须思考的关键问题。
张爱军贾璐
关键词:权力
《野性的呼唤》与杰克·伦敦的政治意识
2024年
《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以动物为主人公的最著名的小说,描述了主人公巴克从文明走向荒野的故事。很多评论家把它当作“动物小说”来解读,但杰克·伦敦在其中所投射的政治意识鲜有人论述。文明和荒野不仅代表了主人公巴克生活空间的变化,也深刻反映了伦敦的政治意识。文明成为桎梏的代名词,而荒野成为他构建帝国想象的载体,成为美国帝国欲望的投射地。巴克的返祖折射了当时美国人的边疆焦虑,表达了他们对获得新边疆、恢复男性身份和活力的渴望;巴克对印第安人的屠杀是美国暴力史的文本阐释,映射了美国人对边疆的征服,强化了伦敦所信奉的种族优越论;巴克争夺领导权的过程则是伦敦帝国话语的表现,揭露了美国实现帝国霸图的野心。
杨丽
关键词:《野性的呼唤》政治意识
生成式AI时代机器翻译译后编辑中的政治意识培养?
2024年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兴起的当下,ChatGPT、DeepL等机器翻译工具正在重塑语言服务行业的格局。这些工具不仅带来效率的飞跃,也引发了人们对翻译技术应用和伦理问题的广泛关注。机器翻译结果可能含有不易察觉的政治偏向,这为使用者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政治风险。翻译从业者以及翻译教育领域的学生对于机器翻译的政治倾向存在认知偏差。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机器翻译译后编辑中培养政治意识,以识别和规避这些风险。文章建议通过增强翻译技术教育、提升风险意识、构建具有政治敏锐性的师资队伍等方式,来强化翻译人员的政治意识
高玉霞
关键词:机器翻译政治意识
左右之争:巴西基督教福音派的政治意识形态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在拉丁美洲,人口庞大的基督宗教信众及教会是重要的政治力量,在巴西尤其如此。与传统上占主导地位的天主教相比,近年来新教福音派信众人数显著增加。福音派教会具有强大的政治动员能力,积极参与制度化政治,甚至直接推选宗教领袖参加政治竞选。许多人认为巴西新教福音派更支持右翼政治意识形态。2018年大选中,福音派教会和信众是右翼总统博索纳罗得以胜选的重要支持力量。本文分析认为,巴西福音派教会及信众在政治意识形态上具有异质性,分别存在支持右翼和左翼政治意识形态的宗教势力;支持右翼的福音派大多在与宗教价值观相关的道德伦理议题上持保守态度,但同时注重对现实利益的考量,因此也从自身利益出发支持不同意识形态的政党。
周燕
关键词:基督教福音派政治意识形态
“00后”大学生政治意识现状实证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评价3个维度调查湖北省6所省属高校千禧年前后出生的大学生的政治意识现状,结果表明:大学生形成了忠诚于党和国家的政治意识,较明显地分化为政治自觉性高、低两个层次;政治情感、政治认知、政治评价依次降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的认知相对薄弱;爱国爱党,但约半数学生逃避公共事务或校园活动,认为其意见不太受各级部门重视等;政治立场好,但对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认识不足,民主诉求未得到较好满足,功利观较普遍等;群体因政治面貌、性别、年级、专业和是否学生干部存在显著差异。为此,应研究和把握政治意识的协调与共生规律,使其协调和全面发展;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和生活化,引导和融入大学生的政治生活;根据大学生群体分化特点因材施教,推动政治意识由自发走向自觉;拓展政治实践参与范围、程度和力度,弱化功利意识,培养法治观念。
张怀英
关键词:政治意识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评价
当代青年群体网络政治意识表达与引导
2023年
当代青年是受互联网深刻影响的一代.青年群体网络政治意识表达有着鲜明的泛娱乐化、圈层化、形象化特点.从话语表达高度进行分析,青年群体网络政治意识表达的话语特点与青年自身特征和时代背景有着密切联系.受主客观条件限制,青年政治表达并不指向现实,而是指向自我表达与获取认同,产生了过度娱乐化、与现实脱节、非理性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探究青年群体政治表达特征和形成根源,可以更清晰地了解青年群体独特的政治表达方式的逻辑与规律.要应用大众传播思维,从新视角构建引导路径与提出具体方案,为青年群体构建合理的话语体系提供参考.
刘昕
关键词:政治表达青年群体话语特点政治观念
失业和实际工资:争议性政治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
2023年
一、引言工资变动在工业资本主义中具有双重作用。更高的工资意味着更高的生产成本,但也通过给工人提供更大的购买能力而刺激了需求。在作为(可变)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和作为需求主要来源的两个对立作用中,工资率的变动对就业和产出水平的影响是复杂的,甚至不明确的。正因如此,工资和失业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争议,同时,这也为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管理的不同政治意识形态的持续存在提供了经济基础。本文的核心目标是建立一个宏观经济框架,用来分析与这些争议性政治意识形态相关的工资和失业的关系。
阿米特·巴杜里斯蒂芬·马格林秦蒙(译)骆桢
关键词:工资变动工资率政治意识形态实际工资经济基础
关于党校教师增强政治意识的思考
2023年
党校教师姓党,首先要增强政治意识。只有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才能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增强党校教师的政治意识,不仅需要组织上的从严治校,还需要党校教师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一看家本领,才能承担好党校教师重任。
顾小璐
关键词:党校教师政治意识勤于思考

相关作者

李朝祥
作品数:29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邮电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公民政治意识 国家意识形态 逻辑 政治稳定 政治文明
黄颂
作品数:65被引量:163H指数:9
供职机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自然法 政治文化 政治发展 政治意识 公民政治意识
胡艳辉
作品数:28被引量:77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农民工 政治意识 毛泽东 政治 新生代农民工
曹慕源
作品数:18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黄河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女性意识 政治意识 高校 丁玲创作 生态文明教育
应国良
作品数:26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法兰克福学派 政治意识 政府行为 公共领域 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