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492篇“ 政治文化研究“的相关文章
- 纪念史与政治文化研究的力作——《国家纪念日与抗战时期政治文化研究》评介
- 2024年
- 纪念是操演仪式、保存记忆、表达象征的一种文化活动。作为新文化史的独特类型,纪念史以纪念活动的具体史事为研究对象,通过还原纪念活动的生成过程,显示纪念行为的价值与意义,挖掘纪念与仪式、记忆、话语、象征、符号等相互关系的内在意涵,进而在史学求真的基础上,实现文化实践的历史解释功能。目前,学界的纪念史研究呈现繁兴之势,有效地拓展了史学研究的疆域.
- 傅伟男
- 关键词:新文化史抗战时期史学研究
- 裴度故事与宋代政治文化研究
- 裴度,世称“裴晋公”,历仕唐朝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不仅是元和中兴主要的执行者,也是中唐时代杰出的政治家。裴度故事所蕴藏的君臣之道、拨乱中兴等内涵在宋代政治场域中被不断讲述。两宋时期在不同领域对裴度故事的讲述与利用...
- 崔一鸣
- 关键词:宋代政治文化
- 墨家“尚贤”政治文化研究——兼评“贤能政治”
- 2024年
- “尚贤”是墨家的政治文化特征和方法。基于战国初年的政治社会现实,墨家提出“尚贤”,力图冲破殷周以来的贵族政治传统,为新阶层参与政治权力分配提供方法和途径。从内容上看,“尚贤”提出了贤人治国的政治图景;从方法上看,“尚贤”基于墨家的三表法,与上古传说中的禅让制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尚贤”的施行,势必动摇殷周以来的政治体制,与周代奠基于农业文明基础之上的礼乐文明不相适应。不独墨家,孔孟儒学也把“贤能政治”作为重要的政治方法。战国晚期,法家汲取墨家的“尚贤”政治,并使之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方法的一种补充。“尚贤”本质上是“贤能政治”,即社会政治精英参与国家治理。但传统社会缺乏有效的政治体制来保障“贤能政治”持续发展。现代民主政治作为一种政治制度本质上是一种精英治国,选举政治为“贤能政治”提供了可能,法治为“贤能政治”提供制度保障。“贤能政治”只是一种政治方法和治理文化,离不开民主制度的社会土壤。民主为体,贤能为用,任何希望通过“贤能政治”来拒拆政治民主化的努力都是对“贤能政治”的消解。
- 解启扬
- 关键词:尚贤民主政治治理
- 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研究
-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形成良好的党风和社会风气、增强国家力量、提振民族精神具有重大意义,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研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 商志晓
- 中国政治文化研究的进步及其问题被引量:2
- 2023年
- 在西方行为主义政治文化研究方法的影响下,中国政治文化研究在过去三十多年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一科学研究的进步也带来了自身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概念问题上。西方的行为主义政治文化研究限制了文化这一概念的丰富内涵,同时也轻视了文化研究的解释机制。要克服这一概念上的问题,就需要回到文化研究的轴心文明传统、回到文化研究的历史主义传统。这就需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悠久的阐释学传统,要对这些阐释学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未来政治文化研究的进步与发展,就在于把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阐释学研究方法与行为主义的实证检验完美结合在一起,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政治文化理论。
- 卢春龙
- 关键词:政治文化阐释学
- 中华学术有道 春秋与汉道 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
- 本书深入细致地描述和分析了在儒家士大夫的推动下,以春秋学为主的经学如何诉诸“大一统”帝国的创制立法,如何影响汉帝国的实际历史进程,从而成就“汉道”,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确立了基本模式。本书贯通了从西汉立国至东汉一朝的全部历...
- 陈苏镇作
- 纪念史研究的守成与开新——评《国家纪念日与抗战时期政治文化研究》
- 2023年
- 目前,学界的纪念史研究已有较为丰硕的成果,总结和分梳其中的守成与开新之处实属必要。郭辉教授《国家纪念日与抗战时期政治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版)一书在吸收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恰当地总结了纪念史研究的既有良法,是创新纪念史研究的有益尝试,对后续纪念史的研究提供了有益指引。
- 秦勤
- 关键词:抗战时期守成
- 从话语理解法国革命的观念起源——基思·迈克尔·贝克的政治文化研究述评
- 2023年
- 基思·迈克尔·贝克曾是法国革命“政治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他在论文集《法国发明革命》中以司法、理性和意志三个“话语束”为核心,再现了旧制度最后数十年政治文化的演变和发展。贝克认为,旧制度政治话语场中的各种竞争和联动,不仅使得法国大革命在观念上成为可能,而且在革命即将到来之前创造出新的政治语汇,以赋予这场革命全新的含义。贝克的分析侧重“中层文本”,注意从文本修辞剖析作者的思想倾向,但他的研究并非脱离历史实际的“语言游戏”,而是基于不断变化的政治语境。在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方面,基思·贝克将剑桥学派的话语分析路径引入法国革命的政治文化史研究,并与以科泽勒克为代表的概念史存在交叠,三方研究都有对话和互鉴的可能。
- 黄艳红
- 关键词:政治文化话语
- 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研究:分析与展望被引量:1
- 2022年
- 目前党内政治文化研究多以政治学、管理学或文化学视角进行,围绕“什么是党内政治文化”和“怎样建设党内政治文化”两个基本问题,学者们对党内政治文化的基本内涵、生成逻辑、主要特征、价值和功能以及建设的目标、原则、路径、方法等八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内涵界定的视角、建设原则的严谨把握、建设目标的体系化建构、建设路径内在逻辑的全面认识、评价标准的制定等方面需要深化提高。鉴于党内政治文化的本质属性是政治思想性,未来需要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化研究。
- 邢振鹏周业勤
- 纪念、记忆与政治---读郭辉《国家纪念日与抗战时期政治文化研究》
- 2022年
- 近年来,政治文化史研究已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从纪念日、历史记忆等角度来探讨政治文化问题尤为热门。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郭辉教授长期以来从事纪念日、历史记忆研究,形成了独特的研究风格和模式,并不断探索纪念日、历史记忆研究的新路径。其中《国家纪念日与抗战时期政治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以下简称“郭著”,下引该书仅注页码)一书值得关注。盛大的国家纪念日活动是抗战时期一种重要的政治文化现象,也是政府和各政治势力传播历史记忆、表达政治诉求和进行政权建设的重要方式。郭著以抗战时期的国家纪念日为中心,考察了历史记忆、政治文化与国家纪念日的政治功效等问题,为我们呈现了国难之中纪念、记忆与政治之间的复杂关系。下面从国家纪念日与历史记忆、国家纪念日与抗战时期的政治文化、国家纪念日的功效等角度展开评述,以呈现郭著的不同层面和价值。
- 周游
- 关键词:历史记忆政治势力政治诉求抗战时期政权建设
相关作者
- 王卓君

- 作品数:4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政治文化研究 政治文化 文化人类学 政治信念 缘起
- 赵永红

- 作品数:9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 研究主题:国内政治 文化研究方法 文化大革命 政治文化研究 选区
- 康晨

- 作品数:11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基层党组织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农村基层党组织 政治文化研究 政治文化
- 李月军

- 作品数:30被引量:19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军事科学院
- 研究主题:政治文化 文化大革命 中国政治 制度主义 文化变迁
- 丛日云

- 作品数:41被引量:439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民粹主义 自由主义 民主 民粹 保守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