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43篇“ 政治社会化“的相关文章
- 数字技术下的青年学生政治社会化:一个政治传播的视角
- 2025年
- 数字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政治传播方式的革新,为青年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复杂性。变革亦伴生信息过载与认知分化加剧、政治参与效率低下与价值冲突凸显、信息茧房效应与群体极化风险加剧等挑战,深刻影响着青年学生的政治观念、价值取向及其政治参与。亟需政府、大众媒介及高校等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秉持“技术向善”的原则,构建完善的制度框架体系;强化数字传播能力建设,优化信息传播生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增强青年学生的政治素养与参与能力,引导青年学生在数字化浪潮中健康、全面、有序地实现政治社会化。
- 董西飞
- 关键词:数字技术青年学生政治社会化政治传播
-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的路径研究
- 2025年
- 当前高校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无法全面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应当从红色文化内核特征及其政治社会化功能的角度,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的意义。在融入的过程中,着力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提升高校政治社会化过程的可控性,营造良好的思政育人环境,发挥第一课堂教学优势等措施,将高校政治社会化教育过程中的挑战化解于无形。
- 宋晓霞吴冠磊
- 关键词:红色文化政治品格
- 政治社会化视角下小学少先队仪式教育研究
- 儿童政治社会化是少年儿童与政治文化交互的过程,少先队仪式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少先队员的政治社会化,通过营造特殊的教育氛围,利用多种教育形式帮助少先队员学习基本的政治知识,培养队员积极的政治情感,规范队员的政治行为,引导队...
- 王鑫仪
- 关键词:政治社会化
- 少先队活动促进少先队员政治社会化的现状研究
- 少年儿童时期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的形成初期,这个时期的政治启蒙教育尤为重要。少先队是我国少年儿童的群体组织,其最根本的属性就是政治性,少先队员的政治社会化是少先队组织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国家十分重视少先队员的政...
- 杨惠麟
- 关键词:少先队活动政治社会化少先队员
- 话语视角下符号自我与政治社会化的交互作用
- 2024年
- 米德的符号自我理论提出了自我的社会特性,他从实用主义出发,梳理了自我与社会的交往关系,并提出社群自我与道德自我的相关论述。在自我的社会化过程中,语言作为重要的“姿态”,可以成为“有意义”的中介符号。党和政府主导下的语言将转变为政治话语,通过修辞、隐喻等语言技术手法的处理,可促进言语间共识性的达成,进而推动社群自我、道德自我的形成。现代国家作为大型政治社群,更加强调自我形成过程与个体政治社会化过程的相互勾连,社群的发展将直接关系到公民的身份归属,这种身份归属与自我的创造性可助推个体的政治社会化进程;同样,政治社会化也可以通过“共同的善”引起道德自我的反思与创造。
- 王林
- 关键词:自我话语政治社会化道德自我
-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关系研究
- 2024年
-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引导、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符合既定政治秩序和要求,形成正确的政治信念、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过程。青年大学生是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社会群体,他们的政治社会化具有显著的个性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基于这些特征发挥功能,才能使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达到良好的效果。
- 张祖仁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 政治社会化理论视角下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逻辑研究
- 2024年
- 社区是我国基层治理的第一线,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治理关系到城市发展的全局。在社区治理过程中,社区居民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社区居民的政治社会化程度又决定着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水平和积极性。因此,厘清在政治社会化理论视角下社区居民与社区治理间的逻辑,有助于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同时也为完善我国社区合作治理机制路径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
- 高鹏宇
- 关键词:政治社会化社会化程度
- 网络时代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现状分析——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
- 2024年
- 网络时代背景下,各种网络社区的兴起,使得网络成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新平台.通过问卷调研,实证研究发现网络政治的参与形式使得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出现了积极表现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表现: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容易跟风、社会舆论导向容易影响大学生对主流政治文化的认同、行为上消极对待等.究其原因主要有网络自身存在的负面性、我国对网络信息监管力度不够、大学生政治认知有待加强等.因此,我们应该从优化网络资源、完善网络监管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三个方面来推动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
- 张淑淇
- 关键词:政治社会化网络政治参与大学生
-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关于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及实践:一项基于政治社会化视角的考察
- 2024年
-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国民党“党化”教育残余、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鱼龙混杂的状况,毛泽东对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关切有诸多思考。就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定位而言,毛泽东认为,一方面,应当促使青年从旧有的政治偏离或政治冷漠转变为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同情和支持;另一方面,将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治文化通过青年的代际影响传播到广大社会成员。在实践中,毛泽东立足党的中心工作把握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航向,以榜样教育增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引领力,以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路径扩大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价值。基于政治社会化视角,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关于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与实践,有助于深化对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在青年教育与政治发展的密切关联中营造适合当代中国制度的政治文化。
- 代玉启张哲晖
- 关键词:毛泽东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政治社会化
- 全员学习型平台建设:政治社会化传播视角下“学习强国”功能演进研究
-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构一个服务于全民的终身学习教育体系,致力于营造一个全民参与、终身学习为主流的学习氛围,以此推动每个人的全面成长和发展,这不仅是一个教育领域...
- 张佳颖
- 关键词:政治社会化政治传播
相关作者
- 匡和平

- 作品数:81被引量:14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政治社会化 农民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诉求
- 苗红娜

- 作品数:30被引量:125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政治社会化 行政效能 协商民主 政治支持 政治参与
- 鹿军

- 作品数:14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交通学院
- 研究主题:大学生 政治社会化 网络文化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当代大学生
- 金家新

- 作品数:90被引量:206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
- 研究主题:大学生 政治社会化 公民道德教育 教师专业化发展 团体心理辅导
- 马振清

- 作品数:74被引量:310H指数:9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政治社会化 思想政治教育 公民 道德治理 公民政治社会化